我在早年创业的时候曾和一个做皮鞋生意的大哥合作过。
这位大哥的人生经历在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我看来颇为传奇,他在卖皮鞋之前是个厨师,给国家领导人做菜的那个级别。
所以我特别喜欢听他聊天,他总是能蹦出很多跟他的职业不相称的政治智慧出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过的这么一句话:
你看“政治”这两个字哈:“政”字,一正一反,没有中间位置可以站;“治”字,水面上漂着一个台,今天风和日丽,明天就可能狂风暴雨。
他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是想告诫我以后不要掺和政治上的事。
不过很显然,他纯属是多虑了,这种高端局压根就不是我们这种小老百姓有资格去考虑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比喻非常巧妙,所以这句话至今仍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迷雾中的车祸
今年2月初,美国华人圈曝出了一个重磅新闻:
美国时间2月12日凌晨,福茂集团(Foremost Group)董事赵安吉因车祸去世。
福茂集团是美国著名的航运公司,由赵安吉的父亲赵锡成在1964年创立。
赵锡成膝下有六个女儿,人们对这六姐妹印象最深的是身为大姐的赵小兰。她曾担任过美国的交通部长,经常出现在国际新闻中。
赵安吉的年纪最小,其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大姐,但也是家族企业的顶梁柱。
她在2018年接手福茂集团,至今已执掌该公司达6年之久,是典型的美国上东区华人名媛(上东区:纽约曼哈顿最昂贵的区域之一)。
赵氏家族在美国政商两届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所以也被称为“华人第一家庭”。而赵安吉作为家族企业的新任掌舵人,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这种重要人物的突然离世注定会让人们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更何况该事件本身确实存在着诸多疑点。
根据各大媒体在3月8日发出的通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赵安吉在驾驶车辆时不慎挂错倒挡,把车倒进了自家牧场的池塘里,不幸溺亡。
原文是这样的:
车辆急速倒车,翻过堤坝坠入一个池塘。
…
朋友接到了赵安吉的求助电话。赵安吉说,在进行三点转向(在狭窄道路掉头)时,她没有正确地挂前进挡,而是挂了倒挡…
这篇通稿的叙述还是比较详细的,只是它发出的时间离事发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在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公众接收到的信息充满了各种矛盾与混乱。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会记得媒体最开始报道这个事件的时候,说的是一辆违规的卡车在十字路口撞上了赵安吉乘坐的车辆。
当时美国的很多媒体都用了”car crash”这个词,这个单词本身就有“碰撞类车祸”的意思。
现在这个消息的源头是哪里,已经不可考,也没有人追查。
更令人疑惑的是警方在该事件上的态度变化。
2月29日,美国著名媒体CNBC曾爆料称:
布兰科郡的警长办公室表示该事件并非一场“典型事故”,警方正在进行“刑事调查”,为此他们还给得克萨斯州检察长写了封信:
“尽管初步调查显示这是一起不幸的事故,但警长办公室仍将这宗事故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直到他们有足够的证据排除犯罪活动。”
一般来说,如果警方认为这个事故“非典型”,那就说明他们至少是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
按常理,受害人家庭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会非常希望警方能够彻查。
然而赵家的反应却有些“意外地平静”,他们除了通过官方渠道表达哀悼外,就没有再向外界传达过更多的信息。
结果到了3月6日,警方突然改口,表示车祸的调查结论没有任何改变,一直都是意外事故,他们也没有计划过要进行所谓的“刑事调查”,媒体之前对那封信的理解是错误的。
媒体说那好,麻烦你们公布一下信件原文给我们看看。
这时候警方表示对不起,这个不能公布;同时被拒绝公布的,还有所有与案件相关的进一步的信息。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该事件尽快以意外事故的结论来结案,而包括赵安吉家人在内的所有相关方似乎都在配合这股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就是那些认真办案的美国基层警察。
即使现在已经发出了通稿,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疑点:
-
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通稿出的时间太晚。吃瓜群众有理由怀疑有人利用这个时间安排好了包括“对口供”在内的各种事情。
-
二是出现“挂错倒挡后再加速冲刺”这种操作的概率实在太低,让人难以理解。
-
三是按照通稿的说法,赵安吉误操作的过程是她在落水后通过电话向友人介绍的。但人在那样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心情介绍自己误操作的过程,这其实是非常奇怪的。
值得一提的是,事故车辆是特斯拉的model x,目前还没有看到特斯拉的相关回应。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太喜欢阴谋论的,因为这类论调只是单纯的理论推导,缺乏证据支撑,主打的就是一个信不信由你。
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事情是注定不会有证据的。
比如说四年前同样是富翁的爱泼斯坦,就是在一次疑点重重的“自杀”中说没就没了。
而且不要说富翁的命案了,就算是几十年前的那起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所以在一些敏感事件中,阴谋论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而如果仅是从理论上去推测的话,这场车祸背后的原因就有四种可能:
-
单纯的意外。
-
婚姻矛盾,可能涉及到财产的争夺。
-
家族内部矛盾,可能涉及到家族权力和利益的博弈。
-
美国政治漩涡,受害者可能不幸成为了美国高层斗争的牺牲品。
考虑到赵家现在这种完全不想彻查的态度,第四种可能的概率并不小。
不过在讨论这个可能性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赵氏家族在美国政坛的生态位。
美国梦的天花板
赵锡成和他的家人无疑是“华人美国梦”最成功的典范。
1958年,职业是远洋货轮船长的赵锡成只身从台湾前往美国。
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64年建立了福茂航运公司,并在几十年的打拼后成长为行业巨擘。
他的家族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为美军的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美国政客朋友圈的重要一分子。
2001年1月31日,在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的提名下,赵锡成的大女儿赵小兰宣誓就职美国劳工部长。
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个华裔部长,可以说是海外华人的巅峰。虽然还比不上印度人统治英国的成就,但毕竟也是进入了西方大国的权力中枢。
2017年1月31日,赵小兰再次入阁,这一次是担任特朗普的交通部长。
一个华裔女性两次入阁,世所罕见。
赵小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除了因为其自身的优秀和家族的实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的婚姻。
她在1993年与比自己大11岁的共和党肯塔基州参议员麦康奈尔结婚,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在这之后,麦康奈尔就得到了来自岳父家的大力支持。据媒体报道,赵氏家族光是给麦康奈尔的私人捐款就超过了100万美元。
权钱协作,相得益彰,喜获“聚宝盆”的麦康奈尔在从政的道路上如虎添翼,最终在2002年选上了参议院的共和党领袖。
从这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赵氏家族是共和党的铁杆,而赵小兰的这段婚姻就是该家族最重要的政治筹码。
事实上她能在2017年再次入阁,就跟特朗普意图安抚麦康奈尔这位党内大佬有很大的关系。
而赵安吉的婚姻对家族也很重要。
她在2009年嫁给了大自己26岁的华尔街犹太富翁布鲁斯·瓦瑟斯坦,成为了他的第四任妻子。
不过该婚姻仅维持了9个月,这倒不是因为双方的感情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在结婚9个月后,这个大富翁就因心脏病归了西。
2012年,赵安吉又嫁给了大自己12岁的华尔街金融巨头吉姆.布雷耶,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布雷耶是科技圈的投资大佬,他投过的项目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facebook。扎克伯格见了他都得喊声大哥。
看下来我们会发现,赵氏家族通过这两个婚姻同时聚集了政商两界的大量资源。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个局面堪称繁荣。它符合人们对“成功”和“豪门”的所有定义,“华人第一家庭”可谓实至名归。
但繁荣之下,却是一个凝视着所有人的深渊。
政治的水一直都是很深的,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家拿刀分蛋糕的游戏。
在蛋糕足够分的时候,大家无论再怎么争执,刀都是切在蛋糕上的,无非是切多一点还是切少一点的区别。
但当蛋糕不够分的时候,这刀就指不定会切到谁身上了。
那么蛋糕什么时候会不够分呢?
身在局外的普通人很难看懂大佬圈子内部的利益纠葛,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外在的现象来推测出他们内部的真实情况:
当各个阵营里的“中间派”越来越难有立足之地的时候,就说明蛋糕已经越来越不够分了。
那么赵氏家族所属的共和党阵营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呢?
“四分天下”
共和党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在2015年的时候分成了较为明显的两个阵营:
“建制派”和“茶党派”。
所谓建制派,就是主张维护现有体制的政治势力,一般由各个组织的精英阶层组成。
简单的说就是一群位高权重,同时又比较保守的官僚。
这些人的理念是:斗争是可以斗争的,但要有底线,不能破坏了规矩。
茶党是什么意思呢?
“茶党”这个名称听起来像是个搞茶叶的,而实际上他们确实是搞茶叶的。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他们的起源。
“茶党”并非一个政治团体,而是一种民粹主义运动,它的起源是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当年美国还没建立,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1773年,波士顿的民众为了反抗英国对殖民地的高税收政策,一鼓作气把英国东印度公司船上的茶叶全给倒海里去了。
该事件间接引发了两年后的美国独立战争。而因为当时主要干的事是倒茶叶,所以参与该事件的人就被称之为“茶党”。
这本来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名词,但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人因为反对奥巴马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就把这个压舱底的“老古董”又翻了出来。
这一年“茶党”再次建立,不过它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主要作用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发泄不满的平台。
而反对奥巴马的人自然大多是共和党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党派”就成了共和党内部的一大派系。
和建制派那些以维护现有规则为己任的高层官僚不同,茶党派的主要构成就是一群对现实失望,整天想着推到重来的底层掀桌大佬。
一开始,共和党高层觉得这些底层茶党“民气可用”,可以把他们动员起来为共和党的竞选添砖加瓦。
结果这帮人被动员起来后,不仅添了砖瓦,还添了尊大神出来,他就是:
让美利坚再次伟大的梦想家,没人比他更懂的懂王,特朗普。
随着深受底层白人支持的特朗普在2016年正式入主白宫,共和党内部变得更热闹了。
围绕着懂王这个中心点,共和党从此二分为四。
以下就是目前共和党内部的四大门派:
-
反对特朗普的温和保守派。
这个派别在“保守”的立场上并不激进,他们不仅明确反对特朗普,而且在很多立场上跟民主党接近。
-
自由主义保守派。
这个派别基本上就是刚才提到的建制派。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合作状态。
-
MAGA派。
即“让美国再次伟大”派。这个派别看名字就知道是特朗普的死忠。这些人没有什么特定的意识形态,主要的诉求就是“紧跟特朗普,寻找新出路”。
-
国家保守派。
这是共和党中最激进的保守派,他们虽然也支持特朗普,但一旦他们觉得特朗普在保守的立场上还不够激进,就会踢开特朗普自己重开一局。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他们的区别就是跟懂王的远近亲疏。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
站在懂王对立面的、和懂王貌合神离的、和懂王抱在一起的、比懂王还懂王的。
那么这个局面跟赵氏家族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的政治靠山麦康奈尔是建制派的代表人物,跟懂王的关系就是属于貌合神离的那个状态。
这类人可以说是共和党内部的中间派,既支持懂王为共和党冲锋陷阵,又防着他把共和党变成“特朗普党”。
在2016年的时候,麦康奈尔还是特朗普的盟友,他们共同维护着共和党在美国的领导地位。
但是到2020年美国选举时,双方就出现了裂痕。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特朗普拒绝承认拜登获胜的选举结果,他想掀桌。
这就触及到建制派的底线了。
你们争归争闹归闹,但不要掀桌啊,规则还是要维护的嘛,咱老爷们的游戏还是要长长久久地玩下去的嘛。
麦康奈尔的立场自然也就是赵氏家族的立场。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选举风波达到顶峰,他号召粉丝们大闹了国会山。
麦康奈尔对此的评价是:“试图破坏我们的民主”。
仅一天后,赵小兰就宣布辞职,成为了骚乱后首个辞职的特朗普内阁成员,也是所有辞职的美国官员中级别最高的那一个。
至此,两派算是彻底闹掰了。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会发现赵氏家族选择的政治立场其实颇为符合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局势稳定的时候就像个好好先生一样尽可能谁都不得罪,局势陷入混乱时就像个裱糊匠一样尽量去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那么问题来了,站在这么一个中间立场上,有没有风险呢?
在历史故事里,争夺王位向来是你死我活的大工程,动不动就给你来个血流成河。
而美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代表,它的政治博弈往往给人们一种“君子之争”的感觉。
投个票而已,不至于闹出人命。
但这种祥和的局面是有前提的:
蛋糕总体够分。
现代社会之所以比古代社会更温柔,本质上不是因为现代人更高尚,而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更强,做出来的财富蛋糕更大。
在蛋糕够分的情况下,各派之间确实有一些讨价还价的妥协空间。
但随着全球范围的经济不景气以及越来越高的“霸权维护成本”,美国国会餐桌上的蛋糕已经开始不够分了。
既然不够分,自然就需要吃掉对方的那份才能活下去。
所以现在的美国无论是总统竞选还是议会斗争,都早已不是什么君子之争,而是生死博弈。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派就非常尴尬了,“谁都不得罪”很容易在一夜之间变成“谁都得罪”。
各让一步?你是想害死我们吗?
那么在赵安吉遇难的前后这几天里,美国的国会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极限党争
2月6日,麦康奈尔在美国国会宣布了一个事:民主党推动的一项法案“完蛋”了,它将不会被参议院通过。
这是个什么法案呢?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乌克兰和以色列进行援助,总金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
这个法案要在参议院通过,当然需要获得参议院中足够数量的共和党人的支持。
所以作为共和党领袖的麦康奈尔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那么麦康奈尔本人对这个提案是个什么态度呢?
作为一个传统的精英政治家,麦康奈尔认为美国理所应当地要干涉世界上所有跟美国利益相关的事务。
所以他对这类对外援助的项目一直都是支持的。
但在国会山的外面,共和党的“意见领袖”特朗普就完全是另一个立场了。
特朗普奉行的是孤立主义,其他国家的事情能不掺和就不掺和,因为太浪费钱。如果一定要援助,除非是以贷款的方式,反正不能白给。
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在看到这个法案的时候,一般会从“该法案对战争的影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比如说有的人认为就乌克兰这个水平,给再多的援助也没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这笔援助,乌克兰就可以反败为胜…
不管观点如何,这类看法都属于“局外人视角”。
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觉得对外援助法案是一个跟美国内政关系不大的项目。
它顶多关系到泽连斯基和内塔尼亚胡的生死存亡,并不会影响美国国内政客的日常生活,所以自然也就不应该和美国国内的事情存在多大的联系。
但如果从“局内人视角”去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什么叫“局内人视角”呢?
这1000亿美元,我能分到多少?
这就是“局内人视角”。
曾有共和党议员对长期的援乌项目说过这么一句话:
“事实上,只有20%的资金是通过直接预算援助的形式直接交给乌克兰政府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援乌资金,是先进入到美国国内某些大佬的口袋里,然后再以装备和物资的形式送去乌克兰的。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就无需多言了,毕竟这是一个军队采购一个普通咖啡杯能花700美元、热水壶能花1280美元、马桶圈1万美元、手推车17万美元、9只山羊600万美元…完事了审计员的飞机还能坠毁的国度。
不过这毕竟是国家的钱,所以分配方案必须要得到足够多的人同意才能落地。
这要放以前,两边互相勾兑勾兑,妥协一下,约好这次我吃,下次你吃,基本上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一起搞钱嘛,不寒碜。
只是现在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了34万亿美元,今年仅利息就需要支付8700亿美元,占到了GDP的3.1%,比他们自己的国防预算都还多了。
蛋糕已经所剩无几,每多切一块出来都极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