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关于“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报告。
二战结束后,乔治·凯南在1946年第一个提出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主张,刚好迎合上意,从而受到重用,一时炙手可热,到1948年美国政界已就反共达成共识,在欧洲建起了柏林墙,德国被一分为二;在亚洲,为了“防范共产主义深入中南半岛”,美国决定接手被越南人打懵了的法国,插手越南国内事务。
1959年北越就开始痛揍南越,眼看南越被打得哇哇叫,美国一看这不行,不管管的话共产主义会顺着中南半岛一直搞到东南亚,最后全亚洲都得姓苏,会威胁到整个美国的势力范围,便于1961年派特种兵进入越南,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美国早先只派出军事顾问、特种兵和部分支援部队参战,叫“特种战争”,规模不大,有点像今天俄乌战争里,俄罗斯管自己叫“特别军事行动”。
但到了1964年8月,美国第七舰队的马多克斯号驱逐舰,在北部湾打着“水文地理研究”的旗号搜集情报时,被北越鱼雷艇袭击,马多克斯号还击,击沉一艘,另两艘逃命逃得快没追上,两天后马多克斯号跟特纳·乔伊号说又在同一海域被北越鱼雷艇袭击,于是美军正式带着一堆小弟出兵登陆岘港,撸起袖子自己上场亲自跟北越干仗。
后来很多资料都说北部湾事件是美国自导自演,是不是其实不重要,反正拳头大的说话就有道理,你爱信不信,信不信都得揍你。
越南战争自此全面爆发,10年时间,北越军民伤亡170万,失踪33万,美国死亡5.8万,受伤30万,南越死伤70万人,把整个越南打成了焦土。
北部湾事件对我们冲击很大,我去攀枝花三线博物馆参观时,开篇就介绍北部湾事件的重要性,我们当时十分重视,觉得可能真要跟美国再打一次,全国都在加紧备战。
1964年的中国,在北边和苏联的关系闹得很僵,在南边又担心美国从越南攻过来,因此中央定位国家安全,在“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料敌从宽的战略判断下,掀起了耗资巨大的三线建设,深深影响到了今天中国中西部城市的工业发展史。
我的家乡就是在1965年,以此获得了大量三线工业建设的红利,一直到1990年代,这批工厂几乎全部衰败消亡,家乡经济才开始日益艰难。
1960-1978年,是新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为了保卫主权,我们同时与美苏两位大佬为敌,无法获得外部资源输入,经济发展被迫中断,一直到度过了这段时间,中国才迎来了正常发展。
越战也使美国痛苦不堪。
美国跟其他国家拉开天大的军事差距,真正威震蓝星,是在1990年代的伊拉克战争,打得全世界各国一片目瞪口呆,打越战时,还没有那么多亮瞎眼的高科技,没跟苏联拉开代差,越南有中苏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援,加上热带雨林密布,地势复杂,本来就十分难打,中方面又划下“不准过北纬17度线”的规矩,否则将派志愿军参战,使越战对美军来说就是一个越陷越深的沼泽。
65万美军在越南前后忙活了十年,直接开支是2000亿美元,间接开支难以统计,开销最高的1969年,占到国防开支的36.7%,战后老兵安抚麻烦不断,从肉体到心理都出了问题,像史泰龙的成名作《第一滴血》,讲的就是老兵回国后无家可归受人欺凌的故事。
当然越南那边更加惨到没朋友,但越南人没有宣传机器,想哭都找不到地方倾诉。
真正底层人的苦难,永远是无声无息的,他们的生死如虫蚁一般,向来无人过问。
越战叠加高福利竞赛致使美国财政亏空,于是政府就加税,一加税老百姓就着急上火,又碰上电视普及,媒体为了收视率,将战争的残酷性毫无保留地传回美国本土,美军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的录像让民众大受刺激,就纷纷上街游行反越战。
就在反越战的过程中,兴起了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好了,下面要进入本文的重点了。
看过《阿甘正传》的,应该记得他女友珍妮就做过一段嬉皮士,看起来又有爱又有点不太正常,他们通常穿着喇叭裤或波西米亚的衣服发饰,反对战争、不工作,常聚在一起弹吉他、吸毒、滥交,喜欢民谣和摇滚,热爱浪漫自由的乌托邦生活,经常喊着“要做爱,不要战争”(Make love not war)、“在一起”“各干各的事”等 ,在全世界一边搞文艺一边东游西荡,空余之余就拉人头一起搞性解放。
嬉皮士的诞生,跟美国二战后生活富裕有莫大关系。
194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普及读物,叫《婴儿与孩童抚养常识读物》,在贫穷年代孩子能养活就靠造化,只要日子一富裕,每家每户都把孩子当宝贝养,美国父母都照着这本书养娃,注重子女个性自由、随心所欲,这种放纵式的教育,致使这波娃长大了不喜欢服从权威,也讨厌按规矩出牌,加上音乐文学思潮涌动,催生了1960年代的嬉皮士人群。
反越战是嬉皮士运动的催化剂,反战歌手Bob Dylan、Arlo Guthrie、Joan Baea的音乐使嬉皮士的文化飞速传播,巅峰时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有50万人参加,据说还有100万人被堵在过来的高速公路上,三天时间的摇滚节日,从8月15日到18日,嬉皮士们尽情享受音乐、大麻、性爱,被称为嬉皮士们的终极狂欢。
但这波运动在欧美来得快也去得快,传统派怒斥嬉皮士们就知道成天瞎搞,堕落不负责任,许多州干脆立法禁止举办同类音乐节。
嬉皮士在欧美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毕竟一帮小年轻不工作,天天聚在一起抽大麻玩摇滚,社会人怎么看怎么别扭,而几乎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的同时,在好莱坞比弗利山庄,发生了狂热嬉皮士“曼森家族杀人案”。
曼森老妈是一名职业妓女,老爸压根不知道是谁,由于老妈常年蹲局子,归阿姨和姨父养大,他姨父又常年虐待他,使曼森从十岁就在外流浪,靠小偷小骗过活,跟老妈一样常年坐牢,人生观基本已经毁了。
33岁时曼森在旧金山街头打流,遇到一群无知的年轻嬉皮士,他用丰富的江湖老油条经验,压制这帮年轻人幼稚的小脑瓜,年轻嬉皮士们被他那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智慧言辞震惊到了,大家视他为心灵导师,男的贩毒、女的卖淫供养他。
这个组织越搞越大,搞成一个60人的小邪教团体,曼森给年轻信徒吃迷幻药,高喊爱与和平,然后在赞美声中开始飘了,要带着信徒们搞事情,在1969年8月9日曼森家族集体上头,冲进洛杉矶著名导演波兰斯基的家里,残忍虐杀了4个上门的朋友,又将波兰斯基怀孕8个月的大明星妻子莎朗·塔特捅了16刀再活活勒死。
看着是不是很眼熟,没错,昆汀的《好莱坞往事》讲的就是这件事。
这回惹到干传媒的人,影响力可不小,事发后经传媒发酵,整个嬉皮士人群的口碑算是彻底毁了,社会上没法混了,走到哪都被人吐口水,这些年轻孩子本来就大多出生于中产家庭,胡闹完这阵子,都老老实实被父母拎回家上班去了,有钱的继承家族事业,没钱的成了打工人,嬉皮士就这样从欧美主流慢慢消失。
是从欧美消失了,但并没有在全世界消失。
虽然大部分嬉皮士开始挣钱成家,但还有少部分嬉皮士一直坚持了许多年。
他们在欧美不受待见,就开始降维打击,去对欧美文化盲目崇拜、刚好生活成本又极低的发展中国家。
开始的时候,他们成群结伙,聚集在东南亚,后来,他们又顺着中南半岛,来到了大理。
如果你光看官方描述,会这样写:欧美嬉皮士喜欢大理温暖的气候和友好的原住民,因此常年在此定居。
其实这些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大理曾经盛产上好的大麻,嬉皮士们是奔着大麻来的。
大理有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气候温暖,风气纯朴,这些都是事实,但真正吸引嬉皮士定居的,肯定不止这么简单。
云南各少数民族,一直将大麻当成经济作物种植,苍山上的大麻质量尤其好,大家用它做麻衣,拿火麻籽当零食吃,还用籽来炼油,甚至拿来制药治疗便秘。
起先云南本地人不怎么抽大麻,一直到欧美嬉皮士到来,才兴起了这股妖风。
“那时候云南旅游业刚刚起步,1983年才有洋人背着双肩包过来,”一位大理老人家,跟我坐在大理一处小院暖洋洋的阳光下,一边伸手抚摸脚下的小土狗,一边眯着眼睛聊起往事,“他们看到大理这边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大麻,苍山上也到处是野生大麻,喜出望外,就一个接一个地从东南亚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