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言的范仲淹。
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宣布捐出他一生的全部积蓄,在苏州购置了1000多亩良田,专为范氏宗族所用。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家族基金会了,今天欧美富豪玩的那一套,近千年前范仲淹就发明了。
范仲淹将这千亩良田,划归给“范氏义庄”,并亲自制定范氏义庄的规章制度。
一、口粮:五岁以上的范氏各房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给白米三斗。
二、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给冬衣衣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儿童各给半匹。
三、婚姻补助: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女儿若改嫁,给钱二十贯;族人娶媳妇,给钱二十贯,二婚不给钱。
四、丧葬费:族人身亡,按其辈份大小,给予二贯至二十五贯的安葬费。
五、路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路费补助。
倘若乡亲、姻亲、亲戚陷入贫困,或遇饥荒不能生存时,诸房共同核实后,可用义庄粮米“量行济助”。
为确保义庄土地不会被后世子孙所糟蹋,范仲淹规定义庄的田地屋舍不得出售,平时由人独立掌管,全族监督,但即便是族长,也不得干预掌管人依规办事,为杜绝贪污,范仲淹甚至不允许族人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
范氏义庄不得使用本族族人作为义田的佃户,不得典买本族族人的土地。
有了范氏义庄后,可以说所有范氏的族人都有了一个保底的生存条件和基本的婚嫁体面,然后族人们通过源源不断的教育不断的诞生新的精英。
在千年时间里,周边的宗族消失了一个又一个,但范氏宗族始终长盛不衰。
宋朝,范氏宗族中进士者22人,明朝中进士者30人,清朝仅顺治时期就出进士12人。
到了清末,因为每一个优秀族人不断的捐赠,范氏的义田规模已经达到了5300亩的巅峰。
每一个进士的出现,都让范氏宗族成为了周边都不敢惹的霸主存在。
但偏偏范氏一族的进士可谓是连绵不断,让宗族得以辉煌千年。
宋朝有很多人比范仲淹有钱,也有不少人比范仲淹官大。
千年时光实在太漫长了,没人能保证自家不出败家子,哪怕皇帝都没这个本事。
因为义田的所有权属于宗族,不属于任何人,所以义田又被称之为族田。
利于一切族人,但因为是接近于平均分配,对穷苦族人更为重要,对于富贵族人而言用途很小。
历朝历代,耕读世家都是传递血脉的不二法宝,利用土地做保底收入,利用大量后代博概率出精英。
但不管你把祖田传给谁,都一定会在某一代产生一个败家子,禁是禁不住的。
但范仲淹的这种族田方式,全族共有,没有人拥有实际所有权。
有人想卖田,需要说服全族所有人,卖的钱也不归自己拿,而是归全族所有人共有。
这种极度困难且自己没啥好处的事情,就没人愿意干了。
而只要族田义庄能保留下来,族人们就能有最低的生活保障,时光不再是磨灭宗族的敌人,而是朋友。
1949年,徽州耕地面积是118万亩,其中属于各宗族的族田就有16.9万亩,占徽州总耕地面积的14.32%。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解放前各地区宗族的影响力那么大,宗族规矩的威慑力甚至比法律还要大。
因为宗族拥有如此巨大规模的族田,给所有族人提供低保,那影响力自然很巨大。
所以违反了族规,被驱逐出了宗族,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比违反当时的法律后果要严重的多。
置办族田,几乎成了一个宗族的标志物,没有族田就不配称之为宗族。
后人还在族田的基础上,发明了祭祀田、学田和书田等。
而学田和书田,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产出专供给族人进行读书所用,相当于宗族举办的免费义务教育。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