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汉上老平:震撼人心的法国纪录片,反思西方的个人主义|2019-05-02

适逢五一小长假,全国人民很忙。要不走亲访友,要不游山玩水,也有部分人不喜欢凑热闹,宅在家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总之,大家在这个好春日,都有空闲时间。

这里,老平给大家强烈推荐一部纪录片,绝对比那个正在热映的《复联4》值。

 

这是一部耗费了导演3年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位不同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汇集而成的纪录片,名叫《人类(Human)》,

——这样的事情,通常只有法国人才干得出来(比如当年拍摄《迁徙的鸟》),你懂的。

中文配音【周迅】说:“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我在配音的过程里哭了好几次。我就觉得一定要为这个电影做些什么。”

各位,老平为什么要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盛名啊!除了这部电影《人类》很不错(文末有视频),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家园(Home)》也非常赞,相信有不少人看过了。

那是一部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动用88000名员工,21个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已被翻译成14种语言,非常美、非常棒。

当年,老平曾经爱不释手地看了N遍(蓝光碟)!

没错,作为一个骨灰级的摄影爱好者,老平被电影极致美丽的摄影惊呆了,震撼了!——这个世界最美丽的景致,一定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成,绝非人类所能及。

地球,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她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使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各位,可曾见过视觉如此唯美震撼的地球?

 

【美国黄石公园温泉】

【澳大利亚大堡礁】

《Home》的导演,是著名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Yann Arthus-Bertrand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他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

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鸟瞰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

他的同名免费摄影展,在全球110个城市展出,观众达1.2亿人次。

而《Home》,便是【贝特朗30年空中摄影和环保工作的一次动态精华荟萃。

由于《家园(Home)》这部电影,目前腾讯视频还暂时没有免费链接,只有VIP可在线观影(豆瓣9.2分);这里,老平简述一下这部纪录片,带着大家看看美景,一饱眼福。

故事线条是这样展开的——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

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

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被蚕食的森林】

【印度拉贾斯坦等候取水的人群】

【融化的冰川】

【码头拥挤的船】

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

拍摄的范围,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中东的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的上海、深圳工业城镇。

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为了展示各地广阔的风光,《家园》采用了各种不同拍摄方式,导演【贝特朗】跟一名摄像师、一位摄影技师和一位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直升机,飞跃了世界上55个国家,历时18个月。

拍摄过程中使用了”Cineflex”高清摄像机!知道么,这种摄像机原本是一种军事器械,能够有效减轻振动从而获得高清画面。

2009年6月5日,一天内,《家园》在181个国家同步发行,打破了历史上电影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家园》在YouTube上发布后,在头24小时里即获得了400,000的点击率,在世界各地的电视台也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

在法国电视2台首映时,仅在法国就有超过800万观众收看。

导演【贝特朗】的航空影像,既是对地球直观真实的再现,又美得令人吃惊;粗看恢弘大气,仔细又能观察到被清楚展现的细节,画面极具震撼力。

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 Luc Besson)】,电影 《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灯片的导演,担任《Home》的制片人。

【贝特朗】和他的团队耗费了一年半时间,遍历整个地球,才得以完成此片。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这些影像,给人类带来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残酷掠夺,应当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

另外,让影片增色不少的电影配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创作,并由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绎。

影片音乐中融汇了蒙古、亚美尼亚、伊朗等国的吟唱和器乐,使影片犹如冥想般舒缓又带着淡淡的哀伤,以另一种方式,传达了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

那么,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和一个空中摄影师,导演在忧伤什么?其实,他忧伤的正是《地球的故事》。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她孕育出来的万千物种长期一直相互依存。但只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却快速掌控了这个星球,并为所欲为,过度索取资源,打破了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

在《Home》一片里,我们了解到——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饲养提供肉类的牲口,生产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万3千升的水;

为了生产纸浆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种植桉树,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为破坏,快速生长的桉树,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资源。

过去的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令这个美丽的蓝星球千疮百孔——

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减少,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

影片中,还列举了纽约、拉斯维加斯、洛杉矶、深圳、孟买、东京和迪拜等城市,能源、水及食物被大量消耗的例子。

整个纪录片,表达了“相互联系”的主题:所有生物以及地球,互相处于一个“微妙却至关重要”的自然平衡,任何生物都无法自给自足。

这是一些资料,可以供我们来了解我们的星球: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

全球的军费开支,多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经费的12倍 !

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 ,10亿人在饱受饥饿 。与此同时,全球超过50%销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与生化燃料上(比如美国用玉米制造乙醇汽油) !

全球40%的耕地质量在下降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被毁灭;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 !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正如《Home》影片最后所传达的信息:“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各位,应该是环保理念最为深入人心的是欧洲,但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拿环保来抹黑、诋毁中国,背后是期望以环保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于是多年来,我们中国备受西方指责,说世界工厂的碳排放,已经与美国相当,双双冠绝全球!

而且,在我们申辩排放权就是发展权,要求按人均计算碳排放(美国人均是我们的四倍)时,有谁会注意到,全世界人造林最为成就斐然的,是中国!全世界唯一沙漠、荒漠化面积在缩小的国家,也是中国!

就是说,我们在主动改造自身环境的同时,客观上对世界环保事业的贡献很大,不该受到那些无端指责!所以,中美主导的《巴黎气候协定》得以签署。

但是,为了讨好那些石油化工集团,特朗普政府又无耻地退出了!

而这次,2015年9月12日上映的《人类(Human)》,法国导演【贝特朗】用了3年的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位不同肤色、种族、性别的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

电影的主角,从乌克兰的自由战士到马里的农民,再到美国的死囚;大家坐在镜头前,讲出他们自己一生中最隐秘的故事,集结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

电影用了133分钟,通过几十个人的叙述,主要阐述了贫瘠、犯罪、战争、恐怖主义、女性平等、同性恋、政治暴力、难民迁徙、失业等话题,最后以“爱是什么”收场。

纪录片中,受访者只站在纯黑色的背景中细诉自己的故事,没有花巧的剪接,甚至不多赘述受访者的身份。但每个人的经历,足以给观众带来震撼。

该片在豆瓣得到了8.8的高分。

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太多的反思。一个影评人写到——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互相交互影响的;我们并非独自生活,而是对彼此都负有责任。

然而,这种源于高度道德自制的责任感,以及对世人怀有敬畏之心的善意,即使放在标榜文明的现代西方社会,也会被认为是理想主义。

所以,真正让我们沉默心痛的,是本片摄制组通过这部影片,通过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的独白,客观地呼吁公平与正义!

然而,完美的公平与正义是不存在的,从来就不存在的。社会的进步,几乎都建立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之上的(也就是老平常说的动物兽性),就连上帝也无法让人间重新洗牌。

那么,我们如何越过隐形或显性的障碍、偏见与歧视,圆融于一个“用微笑面对所有“的和平世界?给贫穷以尊严,给弱者以底气,给狂徒以善念,这将是人类以及人性臻于更高层级的漫长修行。

电影里的一位父亲说,我们必须爱,学会爱,懂得爱的意义,因为只有人们的爱,才可以拯救这个世界(上帝都无能为力)。

各位,显然这是西方语境下的叙事。电影要表达的人类反思,不就是更注重群体化生存的秩序与规则,讲究个人主义服从于集体主义的东方文明么?

最后,抽空来好好欣赏这部经典纪录片。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汉上老平:震撼人心的法国纪录片,反思西方的个人主义|2019-05-02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