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我们说的话,到底怎么才算是真的国际化? |2024-03-26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为什么那些润人,无论是走线去美国的内地润人,还是那些拿着BNO护照跑去英国的香港润人,在没有当地亲友接纳的情况下,他们普遍都出现了“中产变无产,谋生靠刷碗,饥饱随缘分,无着野外躺”这类阶级倒退的现象呢?

图片

而相比之下,同样是远赴异国他乡,为什么来中国生活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日子过得普遍都还行呢?而且吧,这些来华美英人士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没有什么特别吃香的专业技能,在自身领域也不拔尖,在自己的国家也就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而已。结果,一来到,就因为会说英语,可以当外教,所以他们在中国普遍还都活得挺不错,有些甚至还实现了阶级跃升。
不谈政治、社会这类宏大话题,仅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对于这样的对比结果,最为直观的结论我想应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普通人,我们中国人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中国的英语市场之庞大,远胜于美国人和英国人对于学习中文的热情,以及美英的中文市场规模。
换句话来说,英语比中文强势许多,而这是一个已经客观存在了很长时间的现实问题。
用什么语言进行交流,重要吗?当然,很重要。
单从经济角度来说,仅英语教学这一项,就为五眼联盟和英联邦国家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啊?全球各国的人,要想去五眼和英联邦国家留学,想申请那儿的工作签证,除了一些特殊岗位之外,英语这道门槛都是绕不开的。要么雅思,要么托福,这俩你高低得选一个,仅一个英语考试,就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
而经济红利,只不过是强势语言所能带来的最浅层的利益。
语言的本质当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但在语言的背后支撑着它的,却是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今天,我们将它们统称为软实力。

图片

一种语言强势与否,本身就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高低的一种体现。一个国家想要扩张其对外文化影响力,那就必须先提高自身语言在其他国家的普及率。
为了在世界上推广中文,我们过去这些年来是钱也没少花、苦也没少吃、人也没少派,结果搞到现在依然是成效甚微,至少和我们的付出不成比例。我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外交等领域的对外影响力,现在都已经要比之前的大很多了,唯独文化影响力这一块,和另外几项一比,还是显得很不够看。
问题出在哪儿了?关于这个大问题,我想把它拆分成三个小问题来和大家探讨。
首先,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对中文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了吗?
我和一个在顶尖美资企业的中国分公司工作过的朋友聊过天,他提到了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两件事。
一是公司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其实是一个美国人都没有的,但公司内部发的邮件却还是全英语的。
二是他的公司有一次和韩国SK集团谈合作,对方的韩国高层个个英语流利,其中还有两位甚至会说中文,但他们在开会的过程就是坚持使用韩语,明明会说英语和中文,但却就是要靠翻译来开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和韩国的企业高管,可以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和生意伙伴沟通交流?我们中国公司的高管在去国外开会的时候,也会坚持使用中文吗?对于开在国外的分公司,我们的母中国公司有规定或引导他们的员工在交流时使用中文吗?
其次,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强势的文化产业,来推动中文的国际化了?

图片

语言和文化产业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举个不怎么讨喜的韩国的例子。
在过去许多年来,韩国人搞文化产业,试图扩大韩国的文化影响力,从客观上来说是有成绩的。
“韩流”中一些文化概念,我们知道它们并非韩国原产的。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在“韩流”里,要么就是韩国人主动偷的,要么就是被日本人潜移默化影响的。但不管怎么说,韩国的的确确搞出了强势的文化产业,并且借此获得了不小的对外文化影响力。
无论是K-POP还是韩剧,在欧美都有为数众多的拥趸。至于东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这些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年轻人深受的“韩流”影响,张口“欧巴”,闭口“思密达”的韩语学习者大有人在。
比起韩国,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简直不知道深厚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对外影响力这块反而表现得比他们还弱势呢?为什么我们的文创作品,就不能像“韩流”一样激起国外年轻人学习中文的热情呢?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是怎么看的,反正我是觉得,这说到底无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还不够自信罢了。
迎合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T台和商业广告里的登场人物动辄就长着一副“眯眯眼”,老百姓看了不爽,在网上发了两句牢骚,有些人反过来还责怪我们“太民粹”了。
人家学你是因为你强,不是因为你擅长反思。你连你自己的审美价值观都不敢捍卫,自己都对自己没信心,其他国家的人为什么还要消费我们的文化作品呢?人家又哪来的动力学习我们的中文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光依靠中国经济吸引力这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人家学中文要只是为了方便和中国人做生意这种功利性目的,那这到头来就会变成一小撮国外精英的狂欢,这和我们想要的文化影响力就不是一回事了。
再者,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信息语种问题。

图片

我记得以前追美剧《生活大爆炸》时看过一个桥段:谢耳朵灵光一闪,突然想出了一个科学理论,而要证明这个理论的原创性和可行性就得查重。结果谢耳朵一帮人查完了才发现,原来这个理论早就被苏联的科学家用俄语给证伪了。
谢耳朵这帮人普遍精通几国语言,其中就包括俄语。他们身为美国的科学家之所以要学俄语,就是因为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苏联曾经是非常强的,掌握俄语对他们的科研工作有利无害。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举这么个例子,就是想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不光是某种科学知识,同时还有记录了这种科学知识的语言载体。
所有人都认同我说的话是对的,他们认同的不光是我话里的道理,同时还有我在讲述这种道理时所使用的语言。
现如今,70%的国际商贸沟通了使用英语,全球70%的邮件都使用英语,全球60%的广播电视节目使用英语,正因此,一直以来,我个人都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英语确实很重要。不是我有意要拔高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客观现实就是如此。
大部分记录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信息,都是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记录下来的。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英语的强势地位更是夸张到无以复加。
如果我们中国自己的科研成就,都必须走SCI才能获得认可,往小了说是语言载体的问题,往大了说那就是话语权问题了。
所以我个人一直都主张,我们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科学期刊,这类期刊可以是多语种的,但是中文必须要占主流地位。
或许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记录哪怕是自己的先进生产力信息的时候,也还是会使用包括英语在内的诸多语言,但这种状态不该永远持续下去。否则,英语在科研领域的强势地位只会越来越强大。
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题内话。纵观英语的全球化历程,我们能从中找到可以帮助中文国际化的方法吗?
又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中文国际化的上限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

图片

总的来说,英语之所以变成如今的“世界通用语言”,其实是过去5个多世纪以来,历史上的种种机缘巧合,在碰撞交织之后产生的偶然结果。无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还是后来的殖民扩张,抑或是英美霸权的交接,所有这一切偶然因素,如今几乎都不具备复制的可能。
就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会把中文当成一门重要语言来学习和推广的国家,大概也就是五常,再加上日、韩、德、印等在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和中等强国了。而且即便如此,中文也未必成为他们教育系统里的第一外语,毕竟我们的前头还有个英语呢。
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这些中国的普通人,我们在国外也能靠教中文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那么我想,我们的文化输出才算是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才算是在国际上拥有了足够分量的文化影响力,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理直气壮地给西方一元论画上句号。
这肯定不会是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但越是如此,我们才越应该朝着它不懈努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赞(17)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我们说的话,到底怎么才算是真的国际化? |2024-03-26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