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马英九要来扫墓了。
国台办近日发布消息,“马英九先生将率台湾青年于4月1日至11日到广东、陕西、北京等地寻根、交流,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活动并参访。”
这个动作属实蛮有意思的。
黄帝陵,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桥山,自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都会派要员赴桥山谒陵祭祖。
而黄帝陵的清明祭祖,对于国共两党又有一层非常深的含义。
1935年,面对九一八之后日本不断制造事端,逐步蚕食中国。
在于右任、戴季陶等国民党元老的努力下,国民政府将4月5日命名为“民族扫墓纪念日”,带头在桥山扫墓祭奠,希望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将各方团结在国民党的旗帜下,减少华北分裂势力的冲击。
1936年12月,在我方的主导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随即,国共两党先后开启多次会谈,商讨合作抗日。
1937年3月,杭州谈判期间,周恩来和蒋介石一致同意,当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同赴祭拜黄帝陵。
这是无神论的我党第一次拜祭黄帝陵,对此也非常重视,派遣”延安五老“的林伯渠主祭。
与国民党之前主导的拜祭活动一样,意义早已超出了仪式本身,毛主席亲自撰写祭文,并竭尽全力在全球的报纸上发布该祭文。
我们希望抛开意识形态之争,用祖宗血缘这个纽带,将刀兵相向的两党和各组同胞团结起来,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一同抵抗日寇的铁蹄。
在那场祭奠的三个月后,全面抗战爆发,两党军队携手共赴抗日战场。
之后,由于国共在皖南地区的摩擦,祭祖一度中断,高同志成为最后一个我方出席祭奠的代表。
直至1948年,解放战争中我军解放陕西,这年的清明节,我党派刘景范,也就是刘同志的胞弟祭奠黄帝陵,对国民党在西北的余部进行统战工作。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之后,黄帝陵祭祖再次回归镁光灯的中心。
2008年,马英九赢得选举,敲定次年亲自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台湾地区领导人。
同年年底,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大三通“全面开启,国共进入“新一次合作”的蜜月期。
这背后的推动,自然离不开2008年的那场次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