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align=”justify”>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怎么会出现这么离奇的战果对比。
核心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中美军队刚刚在朝鲜战场上交过手。
朝鲜的38°线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军势如破竹,将南朝鲜军压制在小小的釜山区域,再加一把劲,就可以把整个南朝鲜军给赶下大海。
这时候,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了,一个月之内,装备了大量苏制武器的北朝鲜军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毛主席直接向美国发出警告,联合国军可以参战,但是不得越过38°线进入北朝鲜区域,否则中国将出兵参战。
但是以当时中国的国际威望,这句话并没有引起美国人的重视,在美国眼里,中国就是个半殖民地的农业国。
联合国军的总指挥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总统保证,中国军队不会参战。
“即使赤色中国真的愚蠢地出兵,那将只是为他们创造了打回到石器时代的机会。”
麦克阿瑟宣称,自己将在圣诞节前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结束朝鲜战争,然后带美国士兵们回家过节。
在美军士兵越过38°线的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了鸭绿江,秘密入朝参战,把联合国军给包了饺子,骄横的麦克阿瑟被迫进行了大撤退,美军重新回到了38°线。
随后的五大战役里,中美双方屡屡交手,美国动用了其1/5的空军,1/3的陆军和大部分的海军,以及除核武器外的所有新式武器。
结果,美军震惊的发现,这个落后农业国里出来的军队,居然如此能打,怎么都打不死,自己还损失惨重。
中美双方,在朝鲜38°线上胶着,互有胜负,谁也无法奈何谁,最终,骄傲的美国人被迫谈和。
而迫使美国人坐到谈判桌前的最终一战,就是上甘岭战役,因为这一战,直接打碎了美国人全部的骄傲。
在五大战役后,中美双方实际上已经摸清对方的实力和作战习惯,彼此谁都无法奈何谁,中国军队曾试图扩大战果,突击37°线占领了汉城,甚至还攻入过36°线,但是很快被联合国军打了回去。
而联合国军也曾试图突破志愿军的阵地,一样也是损失惨重。
双方都不想打了,但是都开不了这个口,谁先开口,谁就失去了谈判的筹码。
所以,双方都想拿到一点战果,从而获得谈判的有利条件,而美国选择了五圣山作为目标。
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如果丢掉了五圣山,后面200公里皆为平原,无险可守,只要能拿下五圣山,就能让中国军队陷入被动,从而被迫在谈判中让步。
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拟定了庞大而细致的作战计划,试图一举攻克五圣山,美军把这一次的作战,称之为摊牌行动,要用此战,和志愿军做一次最终较量,迫使中国在和谈中让步。
攻克五圣山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拿下五圣山前面的二个小山包,也就是鼎鼎大名的597.9和537.7高地,这两个高地后面有一个小山村,叫上甘岭。
所以美军攻克这二个高地的战斗,就称为上甘岭战役。
中国军队在上甘岭区域,仅部署2个连,按范弗里特的计划,美军可以在一天之内,以伤亡200人以内的代价,占领这两个高地,然后在这里修筑工事,攻击一公里之外的五圣山。
没想到的是,联合国军在上甘岭的损失,是原定计划的100倍。
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是火海战术的忠实粉丝,他曾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范弗里特弹药量,什么意思呢,他自己是这么解释的: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范弗里特很迷恋他的弹药量:“没有什么阵地是十万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十万发不行,那就再来十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