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两件事最火。
第一件事是小米su7一上市,就成了舆论顶流,订单火爆,大定将近9万辆,差不多能顶上其他车企卖一年了。
第二件事是美国财长耶伦在访华前,放话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
按照她的说法,这些“过剩产能打乱全球价格,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
一边是小米su7供不应求,另一边是美国指责中国电动车“产能太大”威胁美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
1 小米为什么能成功?
相信很多猫哥的读者,都经历过2010年代之前中国山寨机狂魔乱舞的阶段。
在2000年左右,中国市场上销量前五的手机,基本都是外国品牌,诺基亚、三星、索爱、摩托罗拉包揽前四名。
国产机呢?无非也就是TCL、波导、联想等等,在外国品牌面前,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随着联发科的Turnkey Solution(交钥匙)模式全套解决方案问世,一些国内小厂纷纷开始造手机。
反正只要设计个外壳就行,不用辛辛苦苦去做软硬件集成开发了。
因为拿不到手机生产牌照(入网标),所以这些手机被称为山寨机。
尽管社会对山寨机百般嘲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便宜的山寨机带来了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大爆发。
到了2006年左右,国产手机(大部分是山寨)市场份额,终于超过了洋品牌的份额。
咱们实话实说,群魔乱舞的山寨机市场,对中国手机产业并不是好事,一味赚快钱也不是一个产业长久发展之道。
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山寨机,谁又能填补低端市场空缺呢?
要知道,哪怕当时诺基亚最低端的手机,也要1500元,这是啥概念?
在那个平均工资不到1000元的时代,北京西三环的房价也就3000块钱一平米。
如果折算成现在9万一平的房价的话,这部低端手机差不多要45000块钱,这是多恐怖的一个概念?
看到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后,你就知道当年几百块钱一台的山寨机有多香了。
所以,人民群众对低价手机的渴求,才是山寨机流行的原因。
你洋品牌哪怕再厉害,功能再多,我买不起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洋品牌不愿意降价,去占领庞大的低价手机市场呢?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顾客就是上帝”一直被品牌们视为金科玉律,在洋品牌眼中,顾客也分三六九等的。
欧美国家的顾客,自然是一等人;日韩的顾客,是二等人;中国、巴西、印度的顾客是三等人。
至于非洲的顾客嘛,在欧美品牌眼中根本不是人。
我们纵观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几十年,哪个的崛起之路不是充满了傲慢?
三星手机爆炸全球都召回了,就是不召回中国的。
加拿大鹅的“30天内无理由退货”的服务范围不包括中国,还有杜嘉班纳,直接开始辱华了。
这就是洋品牌的心理优势。
我就是这么贵,低价会损失我的格调,你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滚!
包括带来了智能手机革命的苹果,其实也是如此,甚至变本加厉。
苹果的iPhone系列的开创性,不仅是把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智能终端,更关键的是,它创造了一种把大众消费品“奢侈品化”的技术路线。
咱们都知道,对很多女性而言,挎着一个国际品牌包包,所带来的心理优势,和挎着一个普通品牌甚至杂牌包包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是奢侈品带来的价值。
苹果的产品定位,就是手机界的奢侈品。
近年来虽然苹果在挤牙膏,但仍然搞出了一些不怎么实用但能炒作的卖点——灵动岛、毫米波雷达等等。
在营销方面,苹果聘请英国老牌奢侈品牌Burberry(巴宝莉)CEO安吉拉·阿伦茨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苹果的零售业务,用奢侈品营销那种手段去卖手机。
在价格方面,苹果也是当仁不让。
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定价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元)起,苹果的定价就没便宜过。
到2023年发售的iPhone15 Pro Max顶配版售价高达1699美元(合人民币12000多)。
通过定价,苹果成功把iPhone做成了一款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划分界限的产物,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
就是靠着这一系列操作,苹果才能以全球仅20%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攫取了全球手机市场85%的利润。
苹果赚得盆满钵满,但问题在于,这公平么?
凭啥一个学生想要用iPhone4s,就要卖掉自己的肾才能换取?
凭啥一个低收入消费者想用手机,只配购买山寨机?
凭啥世界低收入国家的民众,只配用仰望的目光去看苹果?
难道只有发达国家的人才配用智能机,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只配用功能机?
连体验一次wifi上网都是一种奢侈?
苹果要盈利可以理解,但苹果你是不是利润率太高了?
这个问题,苹果已经用如今的万元定价,给出了傲慢的回答。
似乎在这个世界科技巨头、创新技术的宠儿眼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是不配使用智能机的,更不配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还好,中国人站出来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米。
小米在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和苹果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
苹果是追求把本应服务于大众的电子消费品“奢侈品化”,而小米,是追求将其“平民化”。
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将是服务于人民。
小米的追求,就是做出人人都买得起的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光靠低价,生产出的产品性能肯定不行,那和那些山寨机有啥区别?
毕竟消费者购买手机除了考虑价格,还要考虑性能的。
小米的做法是,先把性能做上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把成本压缩到极致。
比如,小米从一开始,寻求的供应商就是顶尖的国际大牌。
比如处理器必须是高通的,屏幕必须是夏普的等等。
但小米就要以一个行业新人的身份,说服像高通、夏普这样的顶级供应商,谈何容易?
顶级供应商产品供不应求,基本不可能看得上毫无制造经验的小米。
所以,小米接洽了100家供应商,有85家都把小米拒绝了。
对此,小米高管在5个月内,与供应商开了1000多场会。
哪怕在2011年3月福岛地震后,小米高管仍然不顾核泄漏风险,飞到日本夏普敲定显示屏供应的相关事宜。
通过高管层持续不断的努力,小米突破了最初被顶级供应商拒之门外的局面,也成功与三星和苹果的部分供应商达成了合作关系。
但在2015年,小米遭遇了三星卡脖子,不再供应小米屏幕。
于是雷军几次通过中间人联系三星中国的高层说情,还亲自飞往韩国三星总部道歉。
也许是被雷军及小米表达出的诚意所打动,最终三星恢复对小米的供应。
这个故事,被记载了《一往无前·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里面,据说小米在道歉的晚宴上,雷军被迫喝了5瓶红酒。
搞定了供应商之后,剩下的就是压缩成本。
小米追求的是把利润率控制在5%,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尽量把价格做到最低。
为此,小米借鉴了“按需定制”的戴尔模式的供应链管理。
比如,小米初期产能不够的时候,采取预约模式。
在每周二中午12点之前,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都需要提前填写信息、进行预约,才能在当天进行抢购。
这个预约量,就是小米重要的生产计划制定指标之一。
基于这个指标以及当周销售额、百度指数、论坛帖子数量等等,小米会计算出三个月之后的产量和开放购买的数量,并制作出相应的生产计划表。
之后就是根据计划表进行零部件的采购。
如向夏普采购屏幕、向高通采购芯片、向索尼采购摄像头等等,共计采购600多种元器件。
最后再由英华达和富士康代工生产。
这样一来,小米就不会有大量资金沉积在供应链的商品上,通过零库存,最大限度减小成本。
除此之外,小米还开创了通过线上渠道直接销售产品的新模式。
排除了中间商环节,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更加亲民。
正是靠小米超强的供应链管理和不顾一切也要拿下顶级供应商的拼命精神,小米最终成功造出了性能达到当时主流水平,但价格只有主流洋品牌手机一半的小米1手机。
定价1999,成为很多人拥有的第一台智能手机。
小米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之一。
小米在市场上的成功,让山寨机几乎全部倒闭。
罗永浩将小米称为功德无量,因为小米良币驱逐劣币,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
由于小米的影响,消费者不再购买山寨机,转而选择小米或其他大品牌的手机。
虽然现在小米也开始走高端化路线,但仍然推出了平价的红米品牌,仍然是千元机市场的销量冠军。
乃至于市场上能买到便宜的荣耀、iQOO、 Realme,其实都离不开小米的功劳。
可以说,小米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中国人购买手机的成本。
这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小米还开始在海外市场扩张。
先后进军印度、东南亚等地,让广大低收入国家,也可以享受智能机带来的快乐。
这就是小米最大的功绩,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乃至世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是要给小米计一笔的。
小米这条路线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
说必然,是相比苹果来说,大众更需要的是平价产品,而不是奢侈品。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以不差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占住这个市场,就能赢。
说偶然,是小米恰好诞生在中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有无数配套厂商,有庞大的市场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压低成本,此外还有国家产业的扶持。
如果小米诞生在其他国家,比如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在几乎所有零部件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成本怎么可能压得下来?
就算想走平价路线也不具备啊!
所以,苹果和小米的路线分歧,如果上升一下,就是科技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科技到底应该服务大众,还是服务资本巨头?
显然,苹果是为资本服务,而小米的性价比战略,是为人民服务。
2 中国与西方国家制造业的区别
其实,小米与苹果的路线分歧,就是中国制造业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区别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记得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人宁可倒掉牛奶也不降价或者送给穷人。
因为一旦牛奶降价,自己的利益就会受损。
但如果把牛奶倒掉,人为制造一次“供给不足”,就会抬高牛奶价格,自己卖出的牛奶虽然少了,但也能赚取和以前一样的利润。
这是资本的本性,也是西方人搞制造业所追求的“紧供给”本能。
一开始,西方国家玩的是垄断生产。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企业共同签订协议或联合起来,对某一部门的大部分产品生产、原料来源、销售市场以及产品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之后,西方国家就可以通过限制产量,借此提高价格,赚取更多利润。
其实说实话,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产品,无法持续提高产量以降低价格。
绝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工业品,哪怕是高科技工业品,也没有产量做不上去的道理,只有想不想做的道理。
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男性,为了一张4090显卡,要省吃俭用几个月,还要求着女朋友/老婆同意买?为什么显卡就不能降价?
英伟达的解释是,其制造成本高、研发投入大、生产设备有限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说实话,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产来解决。
为什么不增产?
其实还是想维持显卡高科技产品的定位,借此获得更高利润率。
这个道理,和三星的固态硬盘厂动不动就着火,尼康在泰国的工厂动不动就被洪水淹,是一样的。
人为控制产品供应量来抬高价格。
后来,随着西方国家的产业链转移,控制产能的手段开始弱化之后,又有了新的玩法。
那就是控制核心技术。
几十年的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去工业化。
把高耗能、效益低、劳动力集中、污染大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却把尖端技术和零部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
禁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尖端技术。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理由不存在了,于是这个组织又摇身一变,变成了《瓦森纳协定》,仍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握住尖端技术和零部件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攫取暴利,二是可以通过抬高价格,抬高终端价格,使终端价格无法“平民化”。
我们举个例子,彩电。
自从1984年中国实现彩电国产化后,彩电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到90年代末,彩电总生产能力突破4000万台/年,彩电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千家万户。
但是等国外的LCD液晶电视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中国这些CRT电视在一夜之间就落伍了。
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中国电视机厂倒闭了80%。
于是彩电业赶紧转产液晶电视,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产液晶彩电的投产。
但问题是,哪怕国产货,价格也太贵。
在2000年代的时候,谁家有一台液晶屏电视机,那真的是妥妥的有钱人。
动辄上万的售价,可以说是一户人家几个月的收入。
为啥液晶彩电这么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