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戎平:深度|中国连续干翻八个国家后,美国踩过的巨坑,我们也中招了 |2024-04-10

最近中国汽车厂商在墨西哥的投资活动,饱受坊间争议。起因是美国电动车补贴法案大幅拔高了中国电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和门槛,于是一些中国车企就跑去墨西哥投资修建厂房和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换取低价打进美国市场的机会,而且力度还非常大。
根据墨西哥联邦经济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还没有跻身墨西哥十大投资国之列,但由于来自中国车企的投资活动加剧,今年前三个月,来自中国的资本连续超越八个国家,成为墨西哥第四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
图片
2024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墨西哥FDI来源国占比
对此,一部分网友认为企业出于盈利的目的,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去海外投资无可厚非。但也有网友认为,墨西哥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去那里投资等同于强化美国制造能力。两边的观点都没错,这其实反映出一个很深刻也很棘手的问题:对抗时代下企业利益和国家战略的不一致性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出口到美国,但最优的方法必然商品的供应链和生产环节都在中国,因为这意味着除了贸易盈利归属中国外,就业和税收也在中国,利益能够最大化。
但在墨西哥投资就不一样了,就业和税收在国外只是小问题,重要的是在当今中美双边关系越来越以对抗为主旋律的趋势下,任何跟墨西哥有往来的投资活动都要考虑到地缘政治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止是对企业的,同样也是对国家的。
原因很简单:墨西哥是美国不可动摇的势力范围,而这个势力范围在美国设定的新冷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何为新冷战呢?
相较于以意识形态为沟壑的旧冷战,新冷战的特点是以所谓的技术安全为楚河汉界,从而强行划分两大阵营。美国现在动不动就出台技术限制或出口管控的禁令,究其原因,无非是把中国元素剥离出来,然后在国际上形成以中美为首两大供应链阵营,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利用技术制高点复制旧冷战时代的胜利。
图片
美国制造高科技冷战的工具:美欧技术和贸易理事会TTC
但在新冷战中,美国有一项不容忽视的短板:制造业空心化
关于制造和技术的关系,戎评一直有个观点,非国防军事技术如果不能通过制造业进入市场盈利的话,那就不具备任何价值。美国面临的正是这个问题。
所以,在2022年的科技政策峰会上,美国按照重要性对其掌控的供应链进行了三个等级的重塑,第一等级为在岸制造,指攸关美国战略安全的产业必须回归美国本土生产;第二等级为近岸外包,指影响美国战略安全的产业必须在北美洲生产;第三等级为友岸外包,指重要的零部件或原材料产业必须在盟国生产。
其中,近岸外包对美国补齐短板,重塑供应链掌控力至关重要,影响美国战略安全的产业大多数为低附加值产品,比如钢铁。因为美国人工成本太高了,这些东西回归本土并不现实,但放在其他地方又不安全。
想当初美国不辞辛劳的把技术和产业链转移到万里之外的东亚地区,间接为中国崛起创造了机会窗口,以至于酿成了今日美国因丧失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控制,而在大国对抗中频频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
因此,美国在痛定思痛后认为,这些至关重要的产业就算不能回流到美国本土,至少也得放在周边地区,从而在北美当地形成一套以美国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体系。
图片
站在经济产业的角度来看:在自己周边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依托物流衔接快的优势完成更高效的闭合循环。
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自己周边就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那么美国就可以凭借着靠近的地理位置和绝对的军事力量辐射,牢牢控制住产业链的地缘政治主导权。
戎评把产业链的主导权分为两种,一种是产业链本身,即谁对商品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终端制造影响最大,谁就掌握了产业链本身的主导权。另一种是地缘政治主导权,这属于物理层面的主导权,即谁在产业链相关区域内拳头最大,谁就拥有产业链的地缘政治主导权。
在全球化的时代下,产业链本身的主导权大于地缘政治主导权,但在大国对抗不断推动全球化向区域集团化转型的背景下,地缘政治主导权要大于产业链本身的主导权。
基于此,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在产业高度决定大国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全球范围内正在中心国家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下逐渐形成三大互相竞争的区域集团: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制造业集团、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制造业集团、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制造业集团
东亚集团面临着技术高度的问题,西欧集团面临着能源供给的问题,而北美集团面临着制造匮乏的问题。
图片
美国如今的工业能力显然无力支撑对墨西哥中低端产业的塑造,所以他们对环太平洋国家中的大部分中国供应链都加征了关税,却唯独留下墨西哥这一个口子,很难说没有故意的成分在里面。
随着中国产业资本大量投资墨西哥,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中低端制造业将日渐趋于完善,如此一来,中低端产业链就成功回归到由美国掌握地缘政治主导权的北美地区了。只要时机成熟,美国有一千种方式控制在墨西哥的产业链,这样北美制造业集团的短板就补齐了。
届时,美加墨一体化得以成型,美国负责高端产业,加拿大负责能源原材料和重要零部件供应,墨西哥负责低端制造业。我们有能力在东亚和美国掰腕子,但能跑到墨西哥湾和美国打擂台吗?远交近攻,古巴导弹危机的前车之覆殷鉴不远,地缘政治早就决定了越南只要聪明,以后只会越来越靠近我们,而墨西哥只会越来越靠近美国
但从企业层面来说,投资墨西哥只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打进美国,毕竟美国可是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再加上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内卷非常严重,但凡是有点全球化雄心的企业都不可能放过进入美国市场以寻求新增量的机会。
图片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美国曾经也遇到过,没错,就是特斯拉入华。
2018年之前,特斯拉有两个很显著的问题,一是产能不足,年产能卡在10万大关有好几年了;二是单价太高,10万美元是起步价。这两大难题不仅限制了特斯拉全球扩张的步伐,还使其在2017年亏损超过20亿美元。
为此,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
当时正值中美经贸战如火如荼的时刻,推动国际供应链去中国化以及中美硬脱钩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国家战略,而特斯拉作为美资企业在此时去中国投资明显与前者背道而驰。
但这笔投资又的的确确给特斯拉带来了天大的好处: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产业链集聚效应,特斯拉产能在大部扩张的同时,将单价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累计交付量达到94.7万辆,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超过一半。价格方面,2017年,进口的特斯拉Model3基础版落地价40万,高性能版落地价60万,但国产化后,基础版和高性能版分别降低至23万和33万。
但饶是如此,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仍然高达两成以上,堪称全球最能赚钱的汽车厂商。
由此可见,对华投资给特斯拉带来的好处有多么惊人。
图片
当然,任何合作都是基于双赢的前提,我们的收益同样不小,通过引入特斯拉这条外来的鲶鱼,国内新能源厂商在不断内卷中,已在规模和技术上成为世界级巨头,就连马斯克都承认,如果没有壁垒,中国电动车早就称霸全球市场了。
另一边,得益于特斯拉供应链国产化的好处,中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在行业内的地位也伴随其在全球的扩张进程而愈发牢固
特斯拉收获了市场和利润;中国收获了就业、税收并强化了产业链。
但对于此,显然不符合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国家战略。
随着全球化向区域集团化逆转,对抗时代下企业利益与国家战略的不一致性的矛盾将会持续扩大,美欧也好,中国也罢,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在商言商,企业的首要任务自然是盈利,合法合规就行,而且又不是什么涉密产业,赴外投资难以用法规的形式强行限定。
然而,当任何事件上升到地缘政治的高度后,国家战略就不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了,比如产业不止是产业本身,更是维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所以,如何弥补分歧,将企业利益和大方向统一起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需要极高的智慧。
赞(23)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戎平:深度|中国连续干翻八个国家后,美国踩过的巨坑,我们也中招了 |2024-04-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