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虚声:一觉醒来,阿根廷和伊朗杠上了 |2024-04-26

阿根廷和伊朗相隔万里,但彼此之间的恩怨却震动了舆论界。
424日,阿根廷外交部宣布:阿根廷政府已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伊朗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发布通缉令,并请求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将其逮捕。
据塔斯社报道称:“阿根廷要求国际社会协助逮捕应对1994年袭击阿根廷犹太人文化中心事件负责的人,其中一人为艾哈迈德·瓦希迪,他是受到阿根廷司法部门通缉的袭击犹太人文化中心事件的凶手之一,是目前访问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政府代表团成员。阿根廷已要求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按照国际刑警组织规定的机制逮捕他。” 
图片
舆论圈很多吃瓜群众一脸懵逼,这算哪门子的事儿啊?
事情的起因涉及到一件陈年惨案:1994718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犹太人文化中心遭到恐怖分子实施的汽车炸弹袭击,共导致8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大多数是犹太人。
该案至今没有组织宣布对此负责。阿根廷和以色列指控伊朗政府主使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动了此次恐怖袭击。但伊朗政府否认参与其中,称相关指控“出于政治动机”,基于“毫无根据的指控”。
顺便说一下,以色列认为黎巴嫩真主党的骨干穆格尼耶参与策划了那场袭击。中东极端主义分子排行榜上,穆格尼耶也是一个狠角色。他似乎天生就为搞恐怖袭击而生,他袭击过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和军营,还劫持过客机以及其他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911事件之前,穆格尼耶曾经占据美国通缉犯榜首的位置。
穆格尼耶生性谨慎,行踪飘忽不定,从来不上电视、不出境,不讲自己的人生经历;据说每天直到最后一刻才确定自己的休息位置。美国和以色列找了几十年,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直到2008年,摩萨德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追踪,终于通过穆格尼耶一个老乡的嘴里得知,穆格尼耶曾经悄无声息地跑到欧洲去改变了自己的容貌。摩萨德翻遍了当时欧洲的整形医院,终于得到了穆格尼耶整形之后的容貌,并通过汽车炸弹的方式将其击杀。
由于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关系紧密,经常给他们提供支持,所以阿根廷和伊朗的关系因此闹得很僵。2006年,阿根廷法院要求引渡八名伊朗人,其中包括时任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的瓦希迪。伊朗没有答应,认为阿根廷的要求不合理。
后来左翼的克里斯蒂娜总统在位期间,阿根廷和伊朗在2013年搞过“谷物换石油”的计划,两国关系一度有所改善。但是很快,克里斯蒂娜下台,遭到反对派清算。
图片
2015114日,主持调查犹太文化中心爆炸案的检察官尼斯曼说,克里斯蒂娜政府与伊朗“谷物换石油”的协议,是在帮助涉嫌策划爆炸案的原伊朗官员躲避清算。4天之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尼斯曼中弹身亡。警方调查发现,尼斯曼并非自杀、而是他杀。
时间来到201835日,克里斯蒂娜在阿根廷政治斗争中已经落入下风,阿根廷司法机关宣布,她涉嫌在犹太文化中心爆炸案调查中包庇涉案原伊朗官员。
联邦法官克劳迪奥·博纳迪奥说,前外交部长黑克托尔·齐默尔曼等11名曾经在克里斯蒂娜政府内任职的卸任官员或关联密切的人员将同样受到包庇和滥用权力等罪名指控。
米莱上台之后,阿根廷政坛完全右倾,放弃了加入金砖组织的机会,把和美国的关系放在首位。
对于地球村政客来说,想和美国搞好关系,首先要和犹太人搞好关系。米莱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站队乌克兰,在巴以危机方面站队以色列。
为了表示对犹太人故乡以色列的友好,米莱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阿根廷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由于巴以矛盾尖锐,耶路撒冷归属问题争议极大,主流国际社会都把驻以色列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如果设在耶路撒冷,就意味着承认耶路撒冷的主权属于以色列)。美国也是在特朗普时代,才把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米莱有样学样,目的就是跟着美国亲犹太人。
不仅如此,米莱还跑到犹太教的圣地哭墙旁边,虔诚地把脑袋抵在墙上,哭得稀里哗啦,表现得比很多犹太人还虔诚。这里多说一句:犹太人和包括巴勒斯坦人在内的阿拉伯人,历史上曾经是同一个祖先(《旧约》中记载的亚伯拉罕)、闪米特人分支、希伯来人的后代。他们在历史上创建了古老的犹太教和古以色列王国(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以及约旦等国的部分领土),信奉《旧约》。耶路撒冷由此而成为犹太人的圣地。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两座圣殿,如今的哭墙就是当年圣殿遗址的一部分。
图片
既然米莱亲美亲以色列亲犹太人,那么自然而然就要把“199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犹太人文化中心爆炸事件”拿出来,找伊朗搞事情。早在412日,阿根廷法院再次对伊朗政府发难,认定伊朗对上述袭击事件负责,并将其称作“反人类罪”。
这次公开要求通缉瓦希迪,米莱政府有以下几个目标:
目标1、替以色列转移舆论焦点。
由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做了很多过火的行为(包括杀死了中央厨房的7个厨师),让其在舆论界非常被动。最典型的案例便是3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要求在加沙立即实现停火的第2728号决议5个安理会成员和10个非安理会成员投票过程中,中国等14个安理会成员赞成,一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国选择弃权。
随后以色列又在4月初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领事馆,斩首了伊朗以色列革命卫队的高级军官,险些引发新一轮中东战争。
这种情况下,阿根廷抛出“199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犹太人文化中心爆炸事件”,相当于帮助以色列转移了部分舆论焦点。因为那个案件中,犹太人是受害者,而且很容易在西方舆论界引发对犹太人的同情。
目标2、米莱需要转移阿根廷的矛盾。
米莱上任之后,说过一系列令人震撼的言辞,做过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改革。他的做法争议很大,同时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奶酪。
支持者认为,米莱必然会带领阿根廷涅槃重生。
反对者认为,米莱会把阿根廷带入深渊。
支持者和反对者不仅在舆论领域,而且在现实层面也针锋相对。米莱上任之后的阿根廷,经常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这种情况对执政党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系列焦点,转移反对者的注意力。拿“199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犹太人文化中心爆炸事件”找伊朗讨要说法,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一方面,伊朗在西方声誉不佳。另一方面,阿根廷和伊朗没有太多现实利益纠缠,闹掰了损失也不大。
目标3、吸引犹太资本
阿根廷和犹太人的故事颇为复杂。
现阶段阿根廷的犹太人数量大致全球第六,仅次于以色列、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阿根廷的犹太人主要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东欧和中东移民,他们主要聚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战前,由于曾经被西班牙殖民的原因(阿根廷的官方语言也是西班牙语),阿根廷与西班牙关系密切。当时的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府是德国与意大利扶持的,所以二战过程中,西班牙和阿根廷虽然名义上打着中立旗号,但实际上倾向于德意,战后甚至部分纳粹战犯逃往阿根廷避难。有传言甚至说,希特勒其实没死,也逃到阿根廷去了。所以二战前后那段时间,阿根廷对犹太人并不是很友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二战之后的全球化思潮中,犹太人由于善于经商、投资、搞舆论,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米莱上任之后要搞极端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其实很符合犹太人的胃口。一方面,阿根廷需要犹太资本去投资。另一方面,犹太资本很善于在那种经济模式中捕猎。
所以米莱讨好美国、以色列就容易理解了,其实也是想拉拢犹太资本去阿根廷投资。但最终的结果,究竟是米莱利用犹太资本带动阿根廷发展,还是阿根廷被犹太资本分食,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
绕了一大圈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最会玩的那批人仍然是政客群体。他们才是地球村最好的演员,非常善于用精彩绝伦的表演,掩盖唯利是图的本质。
赞(16)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虚声:一觉醒来,阿根廷和伊朗杠上了 |2024-04-26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