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暗影小队:万寿千秋|2024-05-22

    不知不觉,一岁华年又将过去,在蹉跎人生中告别旧岁而迎新岁,既有欣喜,也觉悲伤。人过中年,对于生日已然没有少年时的期待,惟愿父母安泰、家庭安和、子女安康,至于己身,倒是没有太多的期许和祈念。不过,既然为生日,总是要过的,与其纵酒狂歌,不如沉心作文,或许若干年后回望今朝,总有可怅可感之事。故而,由己度往,浅谈明代帝王之寿,也算古今辉映,为生日之记吧…
    稍研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明代有三个最重要节日,分别为正旦节、冬至节和万寿圣节。正旦节是指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农历春节,而冬至节则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也被认为“阳气起,君道长”,故而亦为大节。而万寿圣节则是大明皇帝的生日,不过每一位皇帝的生日不同,所以万寿圣节的时间也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皇后的生日称为千秋节,皇后的生日不加“圣”字,只有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后,生日可以称“圣节”。元1368年,吴二年,正月初四,自封吴王的朱元璋在金陵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的生日是九月十八,不过在洪武元年九月之时,明军刚刚攻占了元大都,无数繁杂的事务使得朱元璋忙得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日,因此直到次年洪武二年,《明实录》中才出现了朱元璋生日的记载。但此时朱元璋的生日还只是称为“圣诞日”,并未定为节日,据说朱元璋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做梦时,梦见自己的父母和他“聚庆之欢,一如平生”。但可惜的是,他们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儿子成为开国之君。
    直到洪武三年,随着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在应昌崩殂,当年九月朱元璋的生日才被正式记录为“天寿圣节”。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朱元璋自己的主意。根据史书记载:丙戌,敕谕韩国公李善长等曰:“卿等董工大祀殿,已有日矣。尚当善抚工匠,令早完之。明日实朕父母劬劳之辰,旧称万寿节日。近年庆贺之礼有司率皆因此扰民,已下令止之。卿等来日勿以此废事而离役作之所。当谨之毋怠!”到了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李善长多次上表请贺“天寿圣节”,朱元璋才答应接受群臣朝贺,但明确规定“不受献,不赋诗,不赐酺,不斋醮。”从史料记载来看,“天寿圣节”当天要举行大朝会,不过在接受百官朝贺之前,皇帝要先在宫中接受太子、亲王及太子妃、亲王妃等家人的朝贺。这个仪式很简单,叩头称贺即可,但等到日后宫中出现皇太后、太皇太后以后,皇帝就要先到母后和圣祖母宫中行礼,然后才出来接受百官朝贺。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崩逝,朱元璋在当年的天寿圣节下旨不受朝贺。次年马皇后小祥,皇太子、亲王服玉色常服,驸马浅色常服到朱元璋面前行八拜礼,百官具朝服到奉天殿行礼结束之后,在华盖殿赐宴,但不举乐。
    洪武十七年马皇后禫祭之后,朱元璋才在奉天殿受朝贺,并在谨身殿大宴群臣。此后皇帝、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小祥、大祥之期,历代大明皇帝都会免百官朝贺。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建文帝。由于靖难的缘故,建文朝的史料被大量销毁,朱允炆本人在洪武朝的记录也被大量删除。比如朱允炆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五,可是《实录》中从未有皇太孙千秋节的记录,史书中也找不到有关建文帝生日的记载。而到了永乐元年四月十七,是靖难胜利后朱棣的头一个生日,《明实录》将这一天记为“万寿圣节”,不过到底是朱允炆还是朱棣把“天寿圣节”的名称给改了,现在已无可考据。和洪武朝相比,除了皇帝本人接受百官朝贺之外,官员的命妇们还要进宫朝贺皇后。癸亥,万寿圣节。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赐宴。而到了永乐三年,可能是看到入宫的命妇人数太多,朱棣大笔一挥,改为自今以后三品以上的命妇才能进宫。永乐五年七月徐皇后崩逝之后,朱棣在次年的万寿圣节依然在奉天殿接受了朝贺,只是免去了奏乐。
    永乐七年,朱棣巡狩北京,当年生日就在北京度过,也成为明朝头一个在两座京城都过了生日的皇帝。永乐八年,朱棣北征,这一年的生日在禽胡山度过。壬子,车驾次禽胡山。上制铭刻石曰: “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赐其泉名灵济。以明日万寿圣节,敕免文武群臣贺。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伐之时,朱棣的生日在龙沙甸度过,虽然条件艰苦,朱棣还是没有忘记给从征文武群臣赐宴。永乐十五年朱棣自南京迁居北京,途经茌平时,朱棣在此度过了自己五十八岁的生日。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北京紫禁城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发生火灾,朱棣下诏大赦天下之余,也免去了本月万寿圣节的庆贺之礼。己酉,万寿圣节。先期礼部奏行庆贺礼,上敕文武群臣曰: “比者上天垂戒,奉天等三殿灾。朕心勤惕,寝食不宁。方反躬省愆,遑遑夙夜。而礼部谓朕初度请行贺礼,此岂所以相朕恭承天意?盖益重朕之不德也,其止勿贺。”永乐二十年,朱棣第三次北伐,本年的生日则在龙门度过,念士卒从征艰苦,朱棣下旨免贺。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伐,这一次在赤城过了生日,同样也免去了百官所行的贺礼。
    然而,在第五次北伐班师途中,朱棣于七月十八在榆木川驾崩,扈从大臣秘不发丧,让大学士杨荣赶赴北京向皇太子朱高炽报丧。一行人紧赶慢赶,这才在八月初二赶到大内,此时朱高炽的七月二十三的生日早已过去。次年,也就是洪熙元年五月十二,仁宗朱高炽驾崩,成为明朝唯一没能过上万寿圣节的皇帝。宣宗朱瞻基在位之时,宣德七年开年天久不雨,朱瞻基本人一直在斋戒求雨。结果二月初九万寿圣节当天“大雨竟日,田野沾足”,朱瞻基大喜之下还写了一首《题甘雨歌》。而英宗朱祁镇在位之初,生日并无特别,倒是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之变后,朱祁镇成了瓦剌人的俘虏,当年十一月十一的生日该怎么过,一时成了难题…最终礼部建议当天的时候,朝臣一起到朝天宫行遥贺礼,并得到了景泰帝朱祁钰的同意。壬子,礼部奏十一月十一日恭遇太上皇帝圣节。是日早,在京文武百官应诣朝天宫行遥贺礼。仍预行各王府并在外大小衙门至期亦行遥贺礼,其庆贺表宜令暂且停罢。从之。次年,景泰元年八月初三,是朱祁钰登基后头一个万寿圣节,由于太上皇尚未回宫,他也只能下旨免文武百官行贺礼。当年八月十五英宗回京,百官奏请万寿圣节当日诣延安门行朝贺礼,被朱祁钰一口回绝,此后几年太上皇生日,均不行贺礼。
    宪宗朱见深继位后,生日本来中规中矩,唯有成化三年出了点意外。当年十月二十六日,英宗朝宸妃万氏去世,注意,不是有名的万贵妃,而是英宗的朝宸妃万氏。这位万宸妃诞育了德王、吉王、忻王以及淳安公主、广德公主,故而宪宗为其辍朝五日,谥曰靖庄安穆。而到了十一月初三万寿圣节之际,礼部竟然忘了这件事,以至于没有裁减庆贺礼仪,让朱见深感到很尴尬。时英庙宸妃万氏在殡,贺礼宜从减节而备仪如故,人皆咎礼部失于举奏云。孝宗朱祐樘在位之时,万寿圣节并无特别,但等他儿子武宗朱厚照继位后,却有不少故事。首先是在正德九年九月二十四万寿圣节时,由于英国公张懋缺席,为了谁能够站在百官朝贺的头一位,太子太傅、成国公朱辅和太傅、定国公徐光祚闹得不可开交。二人中朱辅认为自己袭爵在前,徐光祚则觉得自己是太傅,谁也不肯相让,甚至还遭到了言官的弹劾。最终朱厚照只能下旨以朱辅为首,但对二人处以夺禄二月和五月的处罚,其他礼部官员也都罚俸三月。上以辅等爵同,辅袭在先班次已定,元旦庆贺又已致词祝赞。光祚不谙事体,妄相争论。该部不能据礼定议,俱罚之。
    到了正德十二年,朱厚照率师巡边,万寿圣节当天驻跸阳和城,文武群臣只能具朝服在奉天门行遥贺礼,正德十三年朱厚照人在宣府,百官只能再次于奉天门行遥贺礼,正德十四年朱厚照率师南征,万寿圣节当天正好途经德州,但却“不泊而行”,百官只能于舟次望拜,正德十五年朱厚照从南京返回北京,万寿圣节当天在临清镇守太监府第度过。世宗朱厚璁的生日是八月初十,当朱厚熜千里迢迢从湖广安陆进京继位时,他的堂兄武宗朱厚照的梓宫尚未发引入葬康陵,故而新天子下诏万寿圣节当天群臣不得称贺。然而礼部随即指出当天是孝慈高皇后的忌辰,希望群臣能够提前一天行礼。礼部言:“是月初十日恭遇万寿圣节。因武宗皇帝山陵未毕,已奉旨免行庆贺礼。至期百官各具青素服、黑角带,于西角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但是日为孝慈高皇后忌辰。仰惟皇上孝心纯笃,同日行礼诚恐未安。臣等议拟先期一日行。”从之。到了嘉靖二年,站稳脚跟的朱厚璁不愿意再忍气吞声,指示礼官上奏称“先忌祭而后受朝,亦不妨同日”,意思就是不想再提前一天过生日,于是八月初十当天,朱厚璁在祭祀完奉先殿之后,出御奉天殿受朝贺。
    嘉靖二十年四月初五夜,太庙发生火灾,成祖朱棣和仁宗朱高炽的神主牌位被烧毁,这种事情在古代一般都被认为是皇帝不德所致,因此朱厚璁决定在本年万寿圣节之时“青衣御门”。大臣们认为朱厚璁这样做“贬损太过”,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于是一起上奏请朱厚璁“常服御门”,群臣不朝贺,只行八拜礼。眼看皇上有了台阶,却没想到了八月初八,他最痛恨的伯母、明孝宗皇后、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崩逝,于是常服也穿不上了,万寿圣节当天只能穿孝服过生日…不过次年嘉靖二十一年的时候,朱厚璁只在孝康敬皇后小祥当天辍朝一日,万寿圣节当天则依然到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不过当年十月,宫女杨金英等人联手刺驾,差点将嘉靖帝活活勒死,幸亏皇后方氏闻讯赶到,才救了世宗一命。于是次年嘉靖二十二年万寿圣节之时,朱厚璁表示文武百官“协心和气,各共乃职”即可,不必朝贺。壬午,万寿圣节。命成国公朱希忠摄行拜天礼于玄极宝殿,上不受贺。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五拜礼,仍各上表称贺。免文武群臣宴。并官吏军民人等各赐节钱钞。宴赉天下诸司进表官及王府进贺人员、四夷朝使有差。由于壬寅宫变的影响,朱厚璁开始不上朝,自嘉靖二十二年起,包括万寿圣节在内也不再接受朝贺,百官只在奉天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
    不过呢,为了防止官员们敷衍了事,朱厚璁于嘉靖二十五年下了一道明诏,称“不恭者罚”,就是叩头不诚心的话小心挨罚。到了嘉靖三十三年,眼看皇上不但不上朝,连仅剩的两个儿子裕王和景王都不肯见,群臣内心都焦躁无比。所以当年七月礼部请求在万寿圣节当天,让裕王和景王到乾清宫前行拜贺礼,然而不出意外遭到朱厚璁的拒绝。直到朱厚璁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驾崩,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始终未曾在万寿圣节当天接受百官朝贺穆宗朱载坖继位后,由于大行皇帝梓宫在殡,隆庆元年正月二十三万寿圣节之时,只能免百官朝贺。隆庆二年,穆宗到皇极门接受文武群臣朝贺,这也是百官二十五年来头一回在万寿圣节当天见到皇帝,甚至不少人连怎么行礼都要现学…隆庆六年万寿圣节时,山西布政司参政孙枝、左参议查铎两个人找理由不想进宫朝贺,御史对其弹劾之后,二人被罢职闲住。罢山西布政司参政孙枝、左参议查铎闲住。时当入贺万寿圣节,铎及枝皆辞不肯行,为巡抚都御史杨彩所劾。上以其欺肆不敬,并黜之。看看,不想给皇帝祝贺生日,是连官都当不成的…
    神宗朱翊钧登基后,当年隆庆六年八月十七因“梓宫在殡”,按惯例下旨暂免朝贺。次年万历元年,朱翊钧在万寿圣节当天出御皇极门,百官吉服行五拜三叩头礼。万历二年万寿圣节,朱翊钧正式在皇极殿接受文武群臣朝贺,此前还专门赐内阁首辅张居正寿面和长春酒。随着张居正的声望越来越高,朱翊钧对他的赏赐也愈发隆重。万历六年万寿圣节之际,朱翊钧先是赐给张居正金万寿字及黄符、黄绫符,再赐给他膳酒、寿面,烧割一份、酒饭一桌烧割是古代的一种食物,将禽畜肉整体烤熟后,吃的时候用刀进行割切此后万寿圣节赐大学士礼物就成为惯例。万历十一年二月,朱翊钧的亲弟弟潞王朱翊镠已经成年,需要离宫出居王府。此前他在宫中的时候,三大节礼仪都在宫中举行,现在则于八月十七当日清晨进宫,候于中极殿门外,等神宗升座之后行八拜礼。自万历十四年起,朱翊钧便减少了上朝的次数,万历十七年元旦大朝会之时,朱翊钧更是以日食为由免去元旦朝贺。不过当年万寿圣节之时,大学士申时行请皇帝出面接受百官朝贺,朱翊钧还是答应了。庚寅,大学士申时行等以万寿届期,请御殿受贺。允之然而次年万历十八年起,直到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驾崩,都不再接受百官朝贺。
    神宗朱翊钧七月驾崩,继位的光宗朱常洛虽然是“一月天子”,但他的生日在八月十一,也算赶上了自己的万寿圣节,但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接受朝贺。熹宗朱由校继位后,于天启元年十一月十四,在文华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这也是三十多年来百官在万寿圣节当天见到皇帝。而崇祯帝朱由检的生日在二月二十四,崇祯十七年最后一个生日过完不久,李自成大军就攻进了北京城。至于南明诸帝的生日,则由于战乱的缘故,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过,所以不作赘述。实话说,明朝皇帝过生日,更多的是礼仪性的节日,娱乐性就差的很多很多了。但对于百官和民众来说,皇帝生日这一天是能够放假休沐的,也算是多了一天假期,像洪武朝前期,一年只放三天假,其中就有朱元璋本人生日这天。与如今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所不同,当年即便是贵为君王,过个生日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乐,除了应付繁复的礼仪活动之外,连后宫的勾心斗角也要操心,所以实在是劳累不已。要不怎么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呢?登天子之位,就注定了此生孤独寂寞,即便是生日也需要考虑各种现实因素,真心不如现在的普通人逍遥自在啊。
    所以说,在新时代生活还是幸福啊,长寿面我能煮两碗,吃一碗,再吃一碗,想吃几碗吃几碗,还能就蒜…但要是皇帝的话就得事事尊礼制,不敢逾其规,实在是不快活啊…当然,百姓有百姓的难处,皇帝也有皇帝的快乐,可仅就生日而言,我觉得现如今还是作为平头百姓最快乐。少了那么多烦心事,也没有过多的杂念,过好当下,谋划未来,一年比一年有新的进步,便是对生日最好的纪念吧。
赞(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暗影小队:万寿千秋|2024-05-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