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卢克文:俄罗斯是个怎样的国家(中) |2024-05-23

1547年,伊凡四世改莫斯科大公为沙皇,这个特有的名号一直保留到1917年。

从摆脱蒙古人统治到18世纪,被蒙古人教育过的后世沙皇,扛着大砍刀带头砍人,像蒙古人一样去教育别人,先后兼并了喀山、西伯利亚、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各个汗国,把原先蒙古人的地盘全给吃了。

为了安抚蒙古人留下的后代(已经不算蒙古人了),今天俄罗斯还有图瓦、阿尔泰、布里亚特、卡尔梅克、鞑靼斯坦五个共和国。

2024年在鞑靼斯坦溜达时,那边也不全是蒙古后人,大毛也约有一半,就是东正教教堂比清真寺少一些。

在俄罗斯历史上,虽然到伊凡四世才正式称沙皇,但因为伊凡三世不向蒙古进贡,四处征服使俄国面积扩大三倍,有种种伟大历史功绩,俄罗斯人默认沙皇是从伊凡三世开始算的。

伊凡三世还干了件极重要的事情,就是娶了拜占庭公主。

在正式做掉蒙古政权前,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十一世的弟弟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逃到罗马,这三个孩子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罗马的政客们为了借俄罗斯力量硬扛奥斯曼,便把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俄罗斯那时是穷苦之地,又因为做过多年金帐汗国的舔狗,常常被人瞧不起,取了个东罗马正牌公主,腰杆子都直了几分,八杆子打不着的事,也硬凑起脸皮说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继承人,我们的沙皇是“凯撒”传人,我们就是第三罗马。

就是为了长点脸面。

这真的就很无聊,纯属硬蹭,就好像我哪天走在大街上跟石原里美打了个招呼,我就非跟别人说这是我前女友一样,都是硬蹭,不讲道理的那种蹭。

西欧那边看到俄罗斯居然自称罗马正统,就更来气了,觉得他们是粗鄙加暴发户,我们日耳曼人亲手灭了罗马,都不敢称罗马,你斯拉夫野人也敢称罗马?你也配姓赵?

就骂他们是东正异端、白皮鞑靼,两边上千年来,就更加互相看不起。

1584年,从三岁开始就在权力斗争中长大,因而冷酷无情、残暴狠戾的伊凡四世挂了。

伊凡四世人格极端,有个外号叫恐怖伊凡,曾经暴怒时失手用权杖打死了自己的大儿子,他死后王位只好交给性格内向的儿子费奥多尔。

图片

恐怖伊凡打死大儿子油画

费奥多尔打小体弱多病,权臣们预估他死得早,备份了Plan B,随时准备让他弟弟迪米特里继位,但15915月(中国万历十九年),迪米特里被人割喉而死,死得不明不白的,到现在都没有结案。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真的病死了,他没有子女,弟弟也被抹了脖子,留里克家族死绝了,俄国突然陷入了权力真空大混乱,权贵们为王位杀成一团,波兰人趁乱还占领过莫斯科。

俄国人打了半天,意识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重要性,于1613年召开选举大会,选出六名侯选人,由数百名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的人投票,最后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得票当选,开创了罗曼诺夫王朝

其实俄罗斯社团选话事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比美国人的一人一票还早几百年,真要跟美国比选票,那情形就像是:

“人家和联盛选话事人,比香港选特首还早一百年呢。”

俄罗斯历史贼简单,就两个王朝,一个留里克一个罗曼诺夫,也不是中国这种旧王朝三百年崩盘,新王朝造反接盘重来三百年,就是简简单单的留里克家里人死光了,罗曼诺夫被迫上。

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的人生,想要对冲风险,还是得多生几个娃靠谱。

这个罗曼诺夫王朝传了300年,出了两个巨牛逼的人物,一个是彼得大帝,一个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彼得大帝他爸是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结过两次婚,生了一大堆孩子,彼得生于1672年,他爸去世时才十岁,皇室里的强权派是他同父异母的索菲娅公主,索菲娅立彼得跟另一个傻子弟弟同时为沙皇,自己实际像慈禧一样幕后把控政权。

帝王家就这样,权力具备天然集中性,人人都从小被迫参与政治游戏,什么兄弟姐妹,大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彼得为了夺权,拉了600名少年伙伴天天搞军事训练,真刀真枪上,甚至一次演习弄死二十个人。

索菲娅以为他玩物丧志,还给他弹药去玩,一时没留神,17岁时彼得率少年团突然夺权,把索菲娅关进了修道院。

彼得和康熙生活在同时段历史空间,俩人各方面都很像。

彼得虽然不是第一个沙皇,但他在1721年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因此我们其实也可以叫他俄太祖。

太祖高皇帝彼得接位时,俄罗斯又穷又土,整个国家90%的人口是农奴,只有一点可怜的手工业,人人都穿长袍留着大胡子,跟已经工业革命的西欧不在一个世界,在欧洲人见人嫌。

彼得的国家战略,是赶紧给俄罗斯找到出海口,要么入黑海,要么入波罗的海。

夺回实权后第五年,彼得率三万军队征土耳其控制的亚速夫,因为没有舰队被击退,彼得回去就建了座造船厂,第二年在舰队掩护下拿下亚速夫。

亚速夫只是彼得事业的起点。

拿下亚速夫,是为了进入亚速海,而进入亚速海,是为了进入黑海,进入黑海,则是为了进入地中海,进入地中海,是为了进入大西洋,彼得大帝的通关路实在太漫长了。

图片

这一战虽然打赢了,但彼得知道俄罗斯海军几斤几两了,于是在他掌握实权的第七年,即1697年,彼得刚25岁,他就以一名下士的身份,组织了250人的学习团前往欧洲学习,一会在普鲁士学射击,一会在英国学造船,一会在荷兰当船长。

彼得身高2.04米,是世界历史上身高第一的君主,比当时欧洲普通人1.65米平均身高高出一大截,走到哪都特别引人注目,在荷兰造船厂学习的时候,人人都说这里来了个俄罗斯傻大个,不去打NBA真可惜了。

彼得可不是傻大个,他动手能力特别强,喜欢做家具、摆弄机器,爱做外科手术,也爱给人拔牙,但他拔牙水平很差,周围人都不敢在他面前说自己牙疼,谁牙疼他就拔谁的牙,痛得别人嗷嗷叫。

彼得也没什么沙皇架子,常常跟普通工人坐一起喝酒,但他喜欢劝酒,自己喝的少,别人喝得多,而且他不走席就不能散,一喝喝半宿,大伙也挺害怕跟他一起喝。

彼得去欧洲一边学习造船和军事、政治,另一边是想联合欧洲各国一起跟他打奥斯曼土耳其,想把黑海出海口拿下来。

但当时欧洲各国都在关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欧洲各国正撸起袖子准备群殴法国,以防止法国吞并西班牙独霸欧陆,大伙正忙着呢,没空搭理俄罗斯这个小弟弟,就没人跟彼得商量对付奥斯曼的事,彼得回去后就觉得奥斯曼那么强,没盟友的话,往黑海扩张的事暂时就别提了,但欧洲要打法国,没空理会俄罗斯,那可以往北跟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于是彼得转而去联合丹麦和波兰,一起打瑞典。

在北欧国家里,瑞典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瑞典是北欧唯一差点成为大帝国的国家,人称北欧雄狮,到现在你去瑞典,还能看到一些帝国残余气象,有大气魄,一看就跟芬兰、挪威、丹麦这些平庸国家的气质不一样,就像你看完中国再看日韩,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瑞典成为大帝国的期望,就是被彼得大帝活生生弄死的。

彼得从欧洲回来后,先镇压了2300名因待遇问题到莫斯科闹事的射击兵,这时候的彼得就不再是亲切的木工和拔牙师傅了,因为射击兵在他小时候就搞过一次政变,这次政变还曾去找索菲娅求过情,彼得对他们很是厌恶,展现出政治家残忍的一面,将射击兵全部活埋、斩首、绞刑,再将他们的尸体吊在索菲娅公主的修道院外,以警示姐姐不要再搞事。

镇压完反叛后,彼得先跟奥斯曼签订和平协定,一转头就于17008月对瑞典宣战,这一战足足打了21年,千辛万苦战胜北方豪强瑞典,使俄国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大部分,为了守住胜利成果,俄罗斯还在1712年,早早将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

彼得统治下的俄罗斯,还在1715-1720年,一边跟瑞典打仗,一边向中亚细亚和外高加索扩张,一打完瑞典,1721年又侵占里海地区,逼迫波斯割让巴库、杰尔本特及里海沿岸。

赞(14)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卢克文:俄罗斯是个怎样的国家(中) |2024-05-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