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了铡刀,往12家美国军工企业落下,制裁这12家企业以及10名高管。除了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国总统那天,中国对多名美国特朗普时期的高级官员发出制裁令外。这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制裁家数最多的一次。
中国既然拾起了制裁的大棒,不吝于对美企业制裁。那么,中美当世两大国是否从此走向相互制裁的恶性循环?中美关系是否会走向更激烈的对抗?
此项制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自2024年5月22日起实施。
被制裁的对象是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标枪合资公司、雷神导弹系统公司、通用动力军械与战术系统公司、通用动力信息技术公司、通用动力任务系统公司等,总计12家企业。
中国将冻结这些企业在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
对企业高管方面,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董事长、总裁等多名高管,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多位高管。对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其入境。
不过,上述企业都是国防相关企业,这还是因为这些企业对台军售的缘故。
除了2023年针对美光产品的网络安全进行调查外,中国几乎没有针对国防以外的企业动手。可见中国还是很客气,含蓄了一些。当然,这也显示中国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对美国企业“逐一”制裁。
前阵子,美国发布对俄罗斯的制裁名单,涵盖了300家企业,中国有30家企业在此名单中。那么,中国宣布对美国12家企业的制裁,作为回应,那也是应当的。
还不仅仅如此,拜登政府于其后又宣布,提高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包括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光伏,钢材等,大幅提高关税,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关税要提高到100%。
美国连番对中国企业制裁,提高关税,中国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反应呢?中国如果没有对美国进行反制裁,那才奇怪。
重点在这里,中国会不会对美国非国防类别企业实施制裁?
在进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美国对华制裁的布局。
两个月前,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前夕,耶伦在美国国内先引爆了一个话题,她说:“她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过剩的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她认为中国过剩的产能打乱全球价格,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
当时有许多人不认同耶伦的说法,也有一些人不认为耶伦对中国的产能过剩说法,能够发挥什么效用,对中国造成什么伤害。
不过,杨风在当时提出另一种观点,耶伦在访华前夕提出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固然是在访问中国的时候,作为对华施加压力的筹码,但耶伦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这里。
耶伦去中国商谈,当然会谈这码事。但耶伦也清楚,中国不可能会答应美方的条件。
耶伦的目的只是要炒热这个新闻,让美国的盟友觉得,中国真的是借由产能过剩,向全世界倾销中国商品。耶伦想要告诉盟友,中国政府是故意的,借由对产业的补贴,向全世界倾销。
接着,耶伦回到国内后,拜登政府宣布,针对多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就有电动汽车产业和太阳能产业。
耶伦真正的目的是,偕同盟友,一起对中国制裁,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
果然,美国接下来要在G7会议中提出来。5月23日,耶伦说,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将讨论,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耶伦并且强调,如果中国不改变政策,七国经济将受到中国廉价产品如洪水般的冲击。
耶伦这番说法,正是我们在3月31日的文章所做的推论《美欧阴沟翻船,大战略被中国截胡!》。耶伦将会把这个议题带到盟友,特别是欧洲盟友。这就是耶伦身为美国财长,为拜登政府所做的布局。
问题来了,当耶伦在G7财长会议中提出来,中国要如何应对?这才是重点。
耶伦23日的时候扬言,G7将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作出战略回应。
一些人可能觉得不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假议题。这完全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产业竞争不过中国,哪里有什么产能过剩问题呢?
杨风曾经提过,美国会做一些没本钱的买卖。美国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只要说的次数多了,有些国家会相信的。
就算不相信,也多多少少会变成一个“议题”。更何况。耶伦充分把握住了欧洲汽车产业,也竞争不过中国,遭受中国汽车产业的侵蚀。G7国家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电动汽车产业和太阳能产业可以同中国竞争。
耶伦就是把握住这一点,认为有机可乘,把假的(假议题)说成是真的。
只是,按照过去的经验,中国往往会被动应对。不论是中兴通讯和华为被制裁,或是在芯片产业上遭受美国的限制、封锁。
过于被动的结果,只能够亡羊补牢,做事后的补救。然而,一旦事情发生了,这时候再对那些国家施压、反击,就晚了,而且事倍功半。
中国不能够一直落于这样的被动状态,需要适时地反击。
如何适时反击呢?可以在对方祭出制裁措施之前,也放出风声,中国有意针对美欧一些产品,进行调查,审核,或是提高关税等。
西方人跟东方人的处世哲学不一样,如果你不反击,人家对你的制裁措施就会出来,只有当对方也感到痛,觉得有压力,才会考虑,是否停下对你的制裁。
例如,2023年4月,中国网信办启动对美光的网络安全审查,中国先说会调查,然后“真的”调查,一两个月后宣布调查结果,禁止或限制采购美光的产品。
这个模式是对的,但时机的选择可以安排得更好一点。例如,在听闻美方有新的制裁动作之前,就放出风声,作为震慑。
回到G7财长会议将讨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这时候,中国宣布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进行制裁,就是一个时间点。
不过,由于这12家企业都是国防相关企业,显得不够力,可惜了。
好在,这两天又有一则消息。据欧盟中国商会(CCCEU)2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国政府可能考虑,将欧盟和美国的大型引擎汽车临时关税,提高到25%。
这个理由就用得好。然而,真正的理由应该是,赶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的结果出来之前,先丢出这一个风声,对欧盟产生震慑效果。
当然,现在更有理由在G7财长会议之前。对外释放消息,中国不会坐等美西方的制裁,会出手反击。
这个时间点抓得非常好,有手段,也抓住了时机,中国的做法远比几年前老是被动要好。
其实,中国或许还可以更主动一些,更积极一些。例如,除了针对美欧大型汽车提高关税外。手上还可以有另外两三个方案,作为备用,特别是对美方。因为美方是始作俑者,而欧盟才刚刚进行反补贴调查。
2023年1月,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计算机企业宣布,于2024年实现其所有产品不再使用中国芯片,同时也要求戴尔的供应商,在产品中大幅减少使用中国制造的零组件,目标是在2025年把五成的产能移出中国。
戴尔公司的决定,符合自由市场经济吗?也合乎经济效益吗?或是说,中国制造的芯片和零部件质量不好吗?答案当然都不是。
那么为什么戴尔还是决定,要弃用中国制造的芯片,将50%的产能移出中国呢?这是因为戴尔呼应美国政府的要求,才做出违反经济学原理的决定。
一个私人企业,却做出违反经济学原理的决定,岂不怪哉?
因为戴尔在美国联邦政府有庞大的合约,从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服务器、到网络存储器等。戴尔不可能抛下美国联邦政府的庞大合约,只能做出选择。
然而,戴尔没料到,弃用中国的芯片和零部件,会导致戴尔丧失中国的市场。
原先戴尔以为, 弃用中国的芯片和零部件只会导致一些成本的增加,但这些增加的成本可以从美国政府部门的销售来抵消。虽说会丧失部分的中国市场,但戴尔可以想办法降低这方面的损失。
很不幸的,这只是戴尔的如意算盘。2023年中国PC市场销售数据,华为逆势上升,但戴尔的销量大减44%。这只是第一年的功夫。相信接下来,戴尔计算机在中国的销售还会再下降一些。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商业上,本来就是你用我的产品,我也用你的产品,大家互相帮衬,这也算是一种行规。
戴尔之前也是这样做的。1998年,戴尔一位高管和IBM的高管达成协议,这两位高管可能在大学时期是相互认识的,彼此的协议是,戴尔购买IBM一些产品,例如硬盘,IBM则是购买戴尔其他产品,这是相互采购协议。
虽然细节没有对外披露,但两家公司股价都上涨了1%~2%的幅度。这是美国人常说的WIN-WIN situation,双赢。股市投资人也没人去理会协议的细节到底是什么。
然而,戴尔在中国却不讲江湖道义,弃用中国的芯片和零部件,却还想着毫发无伤,这怎么可能?当然得要脱一层皮。
按照杨风之前的估计,戴尔第一年会损失30%~40%的市场份额,第二年还会再降一些。我的估计稍微保守,这是因为不确定中国商家和个人消费者,是否会“配合”?结果是戴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减少44%。
重点来了,如果戴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是降低10%~20%,其他美国厂商可能会效法戴尔的做法,也弃用中国的产品或零部件。
这里要说的是,中国可以有公开的做法。例如,这次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制裁,也可以有非公开的做法,由国人和国内厂商“自发性”的不采购戴尔的计算机。
至于什么是自发性?大家可以去体会。透过这种自发性的方式,不违反WTO的自由经济原则,而中国还是欢迎外来投资。这是一种:一切由“市场机制”去决定,自发性的结果。
中国或许需要再释放出一些风声,检讨一下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出口商品。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大个人计算机市场,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外政府,国外厂商要做任何决定,都可以径行去做。
只不过,中国也有中国的做法,国外政府,国外厂商理解这一点就好。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