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猫哥:原创 | 彭德怀军事生涯中最凶险的一场败仗 |2024-05-26

彭总因为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一系列伟大的胜利而名震天下,但是这位伟大统帅的军事生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在彭总的回忆录里就自承打过4次败仗,其中最凶险的一次当属西府战役——

在这场战役的后期,因为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战场变化,西野主力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今天我们来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国民党军队并非像某些影视剧描述的那么不堪。

即使有彭总这样的名帅指挥,有广大人民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我们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场惊心动魄、充满曲折变化的西府战役。

1  窘迫的陕北解放区

1948年3月,西北野战军取得了宜川瓦子街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歼灭胡宗南部3万余人,缴获甚多,让缺枪少弹的西野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当时西野野战部队有5个纵队,总兵力达到7.5万人。

为了获取更大的胜利,西野以优势兵力围攻洛川,准备围城打援。

图片

围攻洛川(来源:搜狐网)

胡宗南收到洛川告急的电报之后,立即命令在豫西的裴昌会第5兵团去解洛川之围,但是裴昌会所部是被西野打怕了的对手,虽然有胡宗南严令,但是裴兵团磨磨蹭蹭停留在合阳、白水等地,不敢北上。

无必救之军者,则无必守之城。

按道理来说,没有援军的洛川应该很好拿下。

但是,洛川却很特殊。

这个城市地势极其险要,从清末开始,无论何方守卫这座城市就没丢过,西野围攻洛川一个月同样久攻不克。

那么西野能否长期围困洛川,等待它粮尽之后投降呢?

不能!

原因很简单,西野比洛川守敌还缺粮!

陕北解放区看上去面积很大,其实总人口只有150万人,在经历一年多战争反复拉锯之后,解放区经济已经遭受极大的破坏。

当时西野有7.5万人,加上地方部队与机关人员,超过10万,黄土高原贫瘠土地上的150万人口要养活10万部队与机关人员已经是不堪重负。

所以,宜川战役后,西野虽然通过缴获解决了武器弹药的问题,但是同时也面临着缺粮少衣的窘迫局面。

整个西野在1947年只发过一次服装——

这还是5月打下蟠龙之后缴获了国民党物资的成果。发放的衣服也少得可怜,每人一件黄衬衣,一条军裤,连内裤与袜子都没有,至于过冬的棉衣,全靠部队与战士自筹。

到了1948年4月,西野连一件衣服都发不出来,战士们个个衣衫褴褛,不折不扣地属于穷得快要当裤子了。

缺衣还可以凑合,缺粮就很要命了。

在宜川战役之后的几个月里,彭总与中央军委电文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缺粮”。

经济上的窘迫自然就会制约西野战略上的选择——

本来在裴兵团不敢北上的情况下,西野可以从容打洛川或者延安这些孤立的据点,但是缺衣少粮的西野却没法作出这样的选择。

1948年4月20日彭总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解释放弃攻打洛川的原因时就这样写道——

“黄区缺粮……且吕梁、太岳粮食均缺。中、宜打援,敌徘徊不前,我无粮不能久待……”

没有粮食,再精妙的战略设计也是无本之末。

对于西野而言,现在迫在眉睫的事情是转战外线,到国统区捞一票,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

那么,向哪里出击呢?

当时胡宗南主力(裴兵团)主要集中在西安以东的洛河地区,西府地区兵力十分薄弱,大多数地区只有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守卫,特别是宝鸡驻军才2000余人,战斗力也不强。

宝鸡是胡宗南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同时也是补给马步芳所部的后勤转运基地,那里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堆积如山,对于缺衣少粮的西野而言,确实是一个极有诱惑力的目标。

所以,彭德怀决定集中西北野战军主力,对胡宗南的战略后方作深远突击,直插西府——

第一步是建立麟游山、千山山脉根据地(包括麟游、旬邑、长武、咸阳、灵台、千阳、陇县、凤翔、宝鸡、永寿、乾县、兴平、武功、岐山、扶风等15个县),并从外线的进攻中达到收复延安,夺取洛川,巩固黄龙新解放区的目的;

第二步即是依靠麟游山、千山山脉根据地北出平凉、固原,速达收复陇东,逼退三边之敌。

图片

从彭总这个设想来看,西野不但要转战外线,拿下宝鸡,还要在西府地区建立一个囊括15个县的根据地,其中还包括甘肃马家军的地盘。

这个设想固然有就粮于敌,减轻陕北解放区负担的客观原因,但是西野在兵力对胡宗南与马家军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却设定如此宏大的目标,显然有点急于求成,过于轻敌。

在西野高层会议上,彭德怀描述了自己的思路——

即将开始的西府战役是调虎离山。我们威胁胡宗南的战略后方,搞他的补给基地,他就顾不上延安了,可以迫使敌人不战自退,撤出延安。只要能把敌人调动起来,我们就可以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各个歼灭,并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和武器弹药,解决给养,改善我军装备。

对于出击西府的决策,绝大多数西北野战军的将领都非常支持穷得叮当响的西野对于宝鸡的物资实在难以抗拒。

只有时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颇有疑虑——

从战场态势来看,出击宝鸡就是在胡宗南、马步芳两大军事集团的夹缝中虎口夺食,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赵寿山建议第一步占领麟游山地后,应当停下来观望,待局势稳定后再向宝鸡方向发展。

图片

赵寿山将军(来源:新浪网)

赵寿山的建议是老成持重之言,不过因为他是起义将领,担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才3个月光景,在西野威望不高,因此他的意见没人认真考虑。

所以,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西野总部作出了进军西府,夺取宝鸡的最终决策。

2  彭总的设想

1948年4月13日西野向各部正式发布作战命令:

1、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率2纵王震部、4纵王世泰部共5个旅为左路兵团。4纵在左防御裴昌会兵团,2纵在右,取道高王镇南渡泾河,夺取监军镇、乾县,得手后一部夺取礼泉、兴平向咸阳佯动,主力迅速夺取武功、扶风、岐山,相机攻占宝鸡,并彻底破坏兴平附近铁路。

2、1纵贺炳炎、廖汉生部2个旅为中路兵团,攻占旬邑后,经张洪镇渡泾河,夺取彬县,向麟游、凤翔挺进,协同2纵相机夺取宝鸡。

3、6纵罗元发、徐立清部2个旅为右路兵团,在消灭职田、大峪、世店三镇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后,强渡泾河,占领彬县、长武、灵台一线,切断西兰公路,抗击可能来援的青、甘、宁“三马”——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保证主力侧后安全。

4、3纵许光达部2个旅仍在洛川地区佯动,牵制敌人。

5、西野总部随中路兵团行动。

6、全军于4月16日统一开始行动。

从这个部署不难看出,不但赵寿山的意见没得到充分考虑,而且彭德怀实际上也改变了原先先建立麟游山、千山山脉根据地,再相继夺取宝鸡的设想,变成了全军马不停蹄直扑宝鸡。

这个作战计划后来受到了广泛质疑。

原因就是宝鸡守敌只有2000余人,西野却让实力最强的1、2纵(1纵兵力1.7万,2纵兵力2.5万,总兵力约4.2万人)去攻击宝鸡,而对胡宗南与马步芳可能的增援,却安排实力较弱的4、6纵(各自兵力约有1万人)负责阻击。

所以后世有人认为彭总过于轻敌,应该安排1、2纵负责阻击与打援,安排4、6纵去攻击宝鸡。

我们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可以对当时西野这个作战计划提出质疑,但是彭总为啥这么部署其实也不难理解。

彭总出击宝鸡的计划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解决全军给养;

二是调动胡宗南所部在运动战中歼灭。

所以,彭总让占主力部队2/3兵力的1、2纵去打宝鸡,拿下宝鸡1、2纵马上就可以换装提升实力,然后打胡宗南援军才有把握。

如果计划反过来,让4、6纵去打宝鸡,拿下宝鸡,只有1/3部队能够换装,实力最强的1、2纵却在远离宝鸡的广阔地域里阻击打援,一时半刻很难换装补充给养,届时彭总手里只有4、6纵2万人解决了给养问题。

这样要打歼灭战就很难了。

当然,彭总作出用较弱的部队去阻击的部署也基于两个判断——

其一,西野出击宝鸡基本是在陕西省境内作战,西北马家军所部在没有触动自己地盘(甘肃)时,一般是不会出省卖力作战的,所以6纵占领彬县、长武、灵台一线不会受到太大的马家军压力。

其二,裴兵团是西野的老对手,也是被多次痛击的对手,所以,即使西野攻击宝鸡,彭总判断裴兵团增援也会与过去一样小心谨慎齐头并进,推进速度不会很快,所以前期4纵阻击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彭总这两个判断都出了问题。

3  马家军的闪电攻击

1948年4月16日,西野主力兵分三路开始向西府出击。

17、18日,右路6纵占领职田、太峪;中路第1纵队攻占旬邑、张洪;左路2纵、4纵在常宁围歼国军青年军203师第1旅第3团和第2旅第6团1600余人。

19日,右路6纵克长武、灵台;中路1纵占彬县、麟游;左路第2、4纵队攻乾县不克转而攻取扶风、绛帐,截断了铁路交通。

西府战役的第一阶段,西野顺风顺水连续攻克多个县城,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战役第一阶段目标。

图片

西府战役第一阶段示意图

本来在这个时候,西野应该观望一下马家军的动向,但是近在咫尺的宝鸡确实诱惑太大,西野各部除6纵按照既定计划坚守长武、彬县——就是看住西野的退路(注意这两个要点),其余西野各部毫无停顿的直扑宝鸡。

西野南下西府,兵峰直指宝鸡,西北国民党军队均为之震动。

胡宗南急忙令裴昌会带领五兵团进击宝鸡,直扑西野左翼。同时电令陇东的青马(马步芳)整82师自西峰、庆阳等地出发,向长武、彬县兼程速进,企图东西夹击,围歼南下宝鸡的西野主力部队。

接到胡宗南命令之后,青马部队迅速动员准备南下,与彭总判断——马家军前期不会全力南下完全不同。这里有两个原因。

其一,宝鸡是胡宗南接济马步芳部队的后勤基地,马步芳唯恐这个基地被西野攻占,马家军未来就断了给养来源;

其二,青马主力整82师师长是马步芳儿子马继援,这个标准的军二代年轻气盛、锐气十足,一心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对于胡宗南的命令一般都能很好的执行。

图片

马继援(来源:腾讯网)

所以,接到胡宗南的命令之后,马继援迅速调集部队,4月22日整82师几乎倾巢出动,直扑长武

因为马家军以骑兵为主,所以部队行军速度极快。

4月23日清晨,整82师前卫部队整骑8旅在整82师副师长马全义和整骑8旅旅长马步銮带领下,沿长庆公路经长庆桥越过泾河,其前锋已经逼近西野6纵教导旅2团在长武的前沿阵地。

23日,整8旅向长武教导旅发起攻击。

彪悍的青马骑兵手持马刀,以多路纵队连续向长武教导旅发起冲锋,双方激战2日,教导旅击退了马家军多次进攻,守住了长武。

但是,到了24日晚,情况突变。

教导旅发现整82师整100旅也赶到战场,并且从长武县城北向东迂回,企图截断教导旅东撤彬县退路。

6纵急忙将此情况上报西野野司,同时紧急决定连夜放弃长武县城,沿西兰公路向东撤退到长武东南的冉店桥一带抗击。

当日晚,6纵收到西野的指示:“给以必要之抗击,不坚决死守某一阵地,也不轻易放弃一个阵地。”

按照这个指示,4月25日教导旅开始在冉店桥一带构筑野战工事,准备在这个地势险要的西兰公路咽喉之处抗击青马骑兵。

这里必须要单独说几句。

西府地区地形特点以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到处是沟渠纵横,这种地形对纯步兵的西野非常不利,但是对于骑兵为主的马家军非常有利。

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平原地带,虽然骑兵机动性强,但是没有山峦遮挡,骑兵调动一眼可知;如果是险峻的山区,骑兵运动又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偏偏在丘陵地带,既不利于步兵运动,对骑兵却没多大限制,而且有山丘遮挡,很难看到骑兵调动——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地形作战,青马骑兵可以发挥最大的机动优势,而解放军稍有不慎就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在丘陵地区步骑对抗是最吃亏的。

偏偏青马骑兵彪悍异常,不但能快速机动,而且善于钻隙渗透,一旦发现解放军战线空隙,青马骑兵立刻就能渗透进去,在我军战线内部搅得天翻地覆,让我军腹背受敌,直接导致战线崩溃。

图片

青马骑兵(来源:网易网)

冉店桥战斗教导旅就是吃了大亏。

在长武攻防战中教导旅有城墙防御,青马骑兵难以发挥出其善于钻隙渗透的特点,一到野外,教导旅对青马骑兵这个特点缺乏准备,很快就尝到苦头。

本来正面战线教导旅打得很出色,整8旅多次进攻都未能得手,但是整8旅第一团却绕开教导旅正面防线,从侧翼一条深沟神不知鬼不觉摸到冉店桥东侧二厂以北地区——

这里不但是教导旅1、2团结合部,还是6纵司令部与教导旅旅部所在地,守军也只有2个连,不折不扣是我军最要害也是最薄弱的位置。

结果整8旅第一团就一下子杀入二厂,猝不及防下,虽然我军奋勇抵抗,但是以步对骑,又寡不敌众,最后失败。

6纵纵队部(司令部)与教导旅旅部基本被包了饺子,只有6纵司令员罗元发等少数干部突围出去,然后整8旅1团马不停蹄向冉店桥正面战线守卫的教导旅1、2团背后发起进攻,在前后夹击之下,1、2团战线也被突破。

冉店桥战斗教导旅惨败,2个主力团被青马骑兵冲散损失大半其中被俘人员就达1200人),最后每个团剩下人员不足原来编制的1/3。

很多年之后,6纵司令员罗元发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沉痛总结了冉店桥战斗的教训——

“战前我们以为,只要不涉及青马的地盘,青马主力部队可能不会积极增援的估计,是很不切合实际的。遗憾的是,我们当时对此还认识不深……”

“战斗中,敌人发挥了骑兵运动快的特点,惯于从侧翼迂回。在当时,我们还没有打骑兵的经验,从而研究出一套对付骑兵的办法。而我们的部队,仍沿用过去抗击胡宗南使用的节节抗击的战术,兵力部署也缺乏纵深配备。指挥上的失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6纵下辖两个旅,一个是教导旅,一个是新四旅,分别驻守长武、彬县。

现在长武丢掉,教导旅又被重创,6纵司令员罗元发手里只剩下一个新四旅。

26日清晨,也就是冉店桥战斗第二天,罗元发又接到一个坏消息——4纵在宝鸡东侧阻击裴兵团失利!直接导致西野侧翼洞开,西野紧急调动6纵新四旅去宝鸡东侧堵缺口。

现在罗元发手里就只剩下一个残破的教导旅,这点兵力是守不住彬县的。

没办法,罗元发只能收拾残部向宝鸡西野主力靠拢,很快彬县也被整82师占领。

长武、彬县是西野南下出击宝鸡的关键要点,这两个要点丢失,西野就被切断了直接退回陇东根据地的退路,西府战役才开一个头,就丢掉了后路通道,这是一个不详的预兆。

4  裴兵团的侧击

4月24日,也就是教导旅在长武与马家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西野主力1、2、4纵队才刚刚赶到宝鸡外围。

在得到青马主力整编82师已经开始对长武发起攻击的消息之后,彭总对于青马闪电般行动深深震惊。

这时候,西野最好的应对措施是主力回头迎战整82师,至少也要重创其主力,确保自身后路安全。

但是面对垂手可得的宝鸡,彭总又有点舍不得。

犹豫中彭总试探的给1纵政委廖汉生打了一个电话:“宝鸡,还打不打?”

廖汉生想都没想就回答:“先头部队358旅下午就出发了,已经渡过了千阳河,到达攻击位置,为什么不打呢?打吧!”

最后彭总一咬牙,下定了决心:“那就先拿下宝鸡!”

4月25日,西野攻克宝鸡,击毙国民党整编76师师长徐保,歼敌2000余人。宝鸡确实是一个宝库,这里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堆积如山,光是军火就堆满整整24个窑洞,枪械都是新枪,连凡士林都还没擦掉,其它军需物资足够西野全军使用2年以上!

军需极度匮乏的西野干部战士个个眉开眼笑,还编了一段顺口溜:“打开宝鸡,营级干部穿咔叽(服装),连级干部背‘烧鸡’(手枪),战士七五大枪扛起。”

图片

我军攻占宝鸡县政府(来源:腾讯网)

但是西野高兴得太早了!

仅仅一天之后风云突变!

突变首先是裴兵团的侧击。

为了救援宝鸡,胡宗南下了最大决心。

先是下令驻守延安与洛川的部队放弃据守的城市,迅速回防西安。

然后调集主力,集中裴兵团整65、30、36、1师,沿西安—凤翔公路和陇海铁路快速西进,另有整38师由乾县北上亭口、彬县与青马整82师会合,封堵解放军返回陕甘宁的退路。

胡宗南转告裴昌会国防部命令:“彻底以大军轻装尾匪穷追,不使稍有喘息之能力,尤应不分界域越境追击……勿因补给与疲劳迟滞行动”。

最为关键的是,此番国民党军队在内线作战,情报收集与部队调动均有优势,所以,这次裴兵团一改往日在解放区小心翼翼畏首畏脚的作风,大军挥师急进,与以往在陕北的谨慎行径判若两人。

在西安—宝鸡公路岐山地区负责阻击裴兵团的是4纵,4纵下辖2个旅,但很奇怪的是,真正在岐山地区投入战斗的只有4纵警3旅2个团。

另外一个警5旅我查遍资料也没找到这个旅准确位置(我估计应该是跟随1、2纵去宝鸡捡洋落)。

警3旅本来有3个团,但是1个团却被派到西安附近去破坏陇海铁路线,这个地区有国民党军队重兵驻扎,结果这个团一无所获,自身还损失不小。

也就是说,实际在西安—宝鸡公路阻击的4纵部队就只有2个团(约3000人),却要面对裴兵团4个整编师整整8万人的攻击!

4月25日上午8时,阻击战打响。

面对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凶猛的攻击,经过一天的激战,到了4月26日中午,4纵负责防御的岐山被裴兵团占领,4纵在没有向西野司令部请示的情况下将损失惨重的警3旅撤退到岐山以北地区。

这样刚刚占领宝鸡的西野主力侧翼就露出一个巨大的口子。

4纵这次转移,长期为人所诟病。

半月后的土基会议上,彭德怀严厉批评了4纵指挥员——

“有电台,完全可以请示报告,是敌人力量大抗不住也可以报告。既不抗击于岐山以东,又不抗击于岐山以西,你撤,既不通知友邻部队,又不告诉我们,总该打个招呼吧!……你的组织纪律性到哪里去了?!”

客观地说,4纵的擅自撤退有其错误的一面。

但西野总部截断西兰公路后,没有停息,急于攻取宝鸡;对于裴兵团来援缺乏准备,致使4纵以区区两个团对抗来援的裴兵团整整4个整编师——这种战略错误不应该都算到4纵头上。

4月26日,彭德怀在攻克宝鸡后才高兴了一天,就连续收到两个噩耗——

一个是侧翼岐山被裴兵团占领;

一个是教导旅惨败,后路要点长武、彬县都被青马整82师占据。

图片

4月26日西野形势图

现在西野面临的局面空前险恶——

东边气势汹汹的裴兵团已经兵临宝鸡;后面是整82师占领了长武、彬县并且得到整38师的增援,西野不仅侧翼洞开,而且还背水背敌(长武、彬县都是泾河边上城市)!

怎么办?

刚刚攻占宝鸡的1、2纵部队正在分散换装以及组织人力抢运宝鸡物资,现在调动肯定来不及了。

于是匆忙之间,西野下令正在向宝鸡进发(准备换装)的2纵独6旅回防阻击国军第五兵团援军,同时调动6纵新4旅配合独6旅封堵缺口。

彭总从远在长武一代的6纵调动新4旅来堵缺口说明西野这个时候兵力已经颇感不足。

总体来说,西野在战役设计时心心念念就是要拿下宝鸡,对于青马来援以及裴兵团增援速度都出现误判,现在开始品尝到恶果。

独6旅和新4旅坚决贯彻西野总部命令,不顾疲劳兼程赶到宝鸡近郊,以重大牺牲代价勉强挡住裴兵团攻势,为西野主力撤出宝鸡赢得宝贵的时间。

西野主力攻克宝鸡才刚刚过去一天就要紧急撤离,大批缴获的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无法及时运走,只能原地爆破销毁。

好不容易吃到嘴里的肥肉被迫吐出大半,这让西野各级干部都痛心无比。

由于来时后路长武、彬县被整82师占据,撤出宝鸡的西野就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

回去的路怎么走?

5  马继援猜到彭德怀的计划

西野出击宝鸡后连番受挫,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普通将领现在考虑的问题就只能是将西野主力安全撤回根据地。

但彭总不是寻常之辈,他不仅要将西野主力安全撤回解放区,同时更要在回程中很狠打击一下整编82师

这只彪悍的骑兵部队在过去给西野制造了太多的麻烦,不找个机会痛打青马一顿,彭总怎能甘心?

于是彭总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西野主力撤出宝鸡后,直接向北绕一个大圈,从泾川西边渡过泾河,然后在屯字镇、肖金镇、荔堡镇等地区布下一个口袋,派出一只部队佯攻平凉、西峰(这是青马过去驻扎两个要点),吸引在长武、彬县的整82师主力回援。

整82师不管是回援平凉,还是回援西峰,屯字镇、肖金镇、荔堡镇都是必经之地,西野就可以以逸待劳,在整82师回援路上将其歼灭之。

图片

彭总作战构想

这是一个设想周密并且异常大胆的计划。

赞(1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猫哥:原创 | 彭德怀军事生涯中最凶险的一场败仗 |2024-05-2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