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牧之野:今天的一点想法 |2024-05-27

写昨天文章之前也认真想了一下,要不要写。
因为知道中国农村土地问题涉及国本稳定,各种观点、学派、利益复杂交织,可以说,可能很难形成一种压倒性的观点。
但是,最终拍板的还得是国家。
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了,因为这四年我也做了一些功课。
但,很多热心读者发来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浙江的读者告知丽水的事情其实争议极大,并不适合拿出来做例子,就像那时湖南的“实事求是大讨论”类似,我意识到很多事情应该还是应该等待国家的正式决策和解读,自己的分析也简短不成体系,容易被断章取义,所以也就删去了文章。
想表达的是,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大多数的事情都不会以很单纯的方式出现,对于很多事件的理解、思考,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很难及时形成全方位的判断,很多时候,让子弹飞一会儿是最好的方式。
但事情总归是有两面,往往也只有在困境之下,原来很难推动的事情才可能突破。
中国是个很大很复杂的国家,与美国的复杂程度不相上下,治大国如烹小鲜,年纪越大,才越明白其中的不易,自己也就慢慢变得没那么极端和激动。
也是因为今天的讨论,我发现原来读者里还有很多关心和深刻思考中国农村、中国未来的人士,他们不仅会去讨论形而上的理论,而且还能投钱投身农村,真正挥汗如雨在田间地头燃烧自己理想的火把,去验证理论,非常不易。
图片
所以我也才慢慢理解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的原因。
关于农村问题,我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有很多专家都在尝试为集体经济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路,包括去分析华西村分析南街村的经验教训,并没有放弃。
路虽艰难险阻,挫折失败是几十年的常态,但仁人志士并未放弃。
虽沉默无声,但并不代表没有份量。
在中国,能人很多很多,所以,只要是时机成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是。
和之前并未交流的读者聊起来,一个共识却是肯定的:
当下的我们的内外处境比较艰难。
内部堵点亟待疏通,外部压力没有缓解的趋势,反倒可能愈演愈烈。
最近发生的深圳出租车事件,大学里学生轻生,一些地方的恶性事件这些,都是经济下行高压和科技变革之下的副产品。
而俄乌战场上北约下场的可能以及中东复杂局面,也有很大可能会引发我们周边的联动。
与此同时,也会发现很多可喜的变化,比如美国发现现在好莱坞大片在世界没那么受欢迎了,可乐饮料的市场也逐渐被中国自己茶饮料取代,中国人的新能源车和tiktok都是现象级的产品,五六年就能改变世界的底层逻辑。
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留学生在回流,中国年青一代的自豪感、爱国情绪随年高涨。
从我们这几天对台湾形成的军事威慑和民间舆情的排山倒海就能看出来,有一股巨大的能量正在聚集。
欧洲的态度,也在我们的实力和积极争取中有所改变。
而在大洋彼岸,那股能量却明显呈现出耗散和四面出击的特点。
所以,只要我们能克服中期的困难,就这样走下去,相信一定会有个好的结果。
但是,就像上面读者分析的那样,我们看当下世界的角度,的确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资本与权力的缠绕,并不完全是以国别的形式展现的,这个我会专门写一些分析。
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盲区,但始终秉持一颗爱国的公心,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探寻问题的实质,大家就能在观点的交换中得到更多。
就这些。
赞(14)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牧之野:今天的一点想法 |2024-05-27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