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和卿:央妈生气了|2024-06-03

央妈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5月31号,央妈旗下的金融时报头版头条借助专业人士之口说:“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相反,如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央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这段话信息量真的非常大,明面上就有两个。


其一,仍然在口头警告市场别炒作国债,而且这次警告不是一般的严厉。


关于这部分内容,之前多篇文章已经追踪过了,背景大体是这样的:


现在经济急需要通过银行放贷支持实体经济,但是央行给银行放的水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系统空转,转来转去跑到了最热闹的国债市场。结果,把国债收益率打的很低很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甚至到了2.3%,低于央行给银行放贷的MLF利率2.5%。


此刻,国债市场真有点儿管不住,央妈既希望老百姓积极参与国债市场,又担心买的太疯狂。


为何?


站在央行的角度:


第一,银行竟然拿着手里的钱去买收益率只有2.3%的国债,这让我2.5%的MLF怎么给你银行放贷,怎么影响你去给实体经济支持,这不是打我脸吗?


第二,银行你这么一搞,把国债收益率曲线都搞平坦了(下图框框的)——相当于把汽车的速度表盘搞坏了,那么经济这辆汽车接下来的行驶状况拿什么判断,那什么应对?


图片


真是不省心的犊子!


所以,这次央妈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口头警告不行,接下来央行可就要下场抛国债了。


在央行看来,你不是喜欢买嘛,不听我话嘛,光靠嘴说你不行,那我就把我手里持有价值1.5万多亿的国债向市场抛出去一部分。


国债多了,价格也就会回落,我就不信,你还贪图那点便宜买买买。


比较贴心的是,央妈这次还专门给普通老百姓打了一剂预防针,苦口婆心地用“久期的经济学知识”、用“5月22日国债炒国债翻车的案例”告诉老百姓:国债也有风险(价格波动),切勿无脑炒作!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告诉想买国债和已经参与国债的朋友:


第一,买长期国债锁定长期收益,逻辑没有问题,别无脑、不计成本地二级市场买就行;


第二,如果你已经买了,并且买的价格并不是很高(单张100多点),而且只是想长期持有每年拿到票息收益,那么所有的警告、提示都跟你无关。




图片



央妈之所以这么着急、这么严厉是因为央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短时间,央妈换赛道有点难。


市场炒作国债,刚好碰到央妈的“痛处”!


4月份高层把“央行买卖国债”定位成一种新货币工具,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又为什么说短时间没法弄?


5月初,我在“保卫中产行动派——米宅大咖的圈子”更新过这个问题,实质上“央行买卖国债”就是在尝试换赛道:


“以前咱们央行靠跟银行做生意来控制货币流向,支撑经济。然而,这种单一的方式效果越来越差,只见钱多经济增长缓慢。所以,高层通过“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跟银行以外的金融主体(包括券商、保险、基金等)做生意,扩展一条新的放水路线,从资本市场出发瞅一瞅效果。”


现在通过银行这个赛道越来越乏力,金融空转的太厉害了。


前段时间一个银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为了把贷款放出去,给到某大型国有企业几十亿,利率2.8%,该企业转手放到另外一个银行的池子里收3.2%的利息。


妥妥的无风险套利。


这个过程只见钱被创造了出来,却根本没有用到实处,站在央行的角度,这能受得了吗?


不能,连老百姓也受不了!


所以,央行要换赛道。


但是,赛道的核心——国债,却极度不活跃,极度缺乏流动性。


看一下下面这张二级市场的某国债走势图(这还是最活跃的了),跟得了大病的心电图一样。


图片


对央行来说,换赛道的工作就变得很难。


因为我随便买一点,或者卖一点,它的收益率就能上蹿下跳的很高。就像踩油门一样,因为油箱连着的发动机有问题,轻踩一下下,车就抖动,产生剧烈的推背感。


所以,央行要想换赛道,二级国债市场必须稳定,有足够的人参与买卖,价格不至于剧烈晃动。


然而,现在这一条路根本达不到。


此外,手里掌握着巨量国债的银行又不愿意把手里的筹码卖出去,更愿意持有到期,这就让国债市场活跃的目标更难实现。


图片


所以,二级国债市场波动没有稳定之前,央行很难通过“买卖国债”来调节经济。然而,现实是银行等金融系统空转的太厉害了,又必须加快这一步伐。


这是当前央妈最头痛的事,也是为什么央妈针对国债炒作那么生气的根本原因。


关于央妈和国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故事,主要围绕两点:


1,加大国债供给,帮助央行实现赛道更换VS财政有意约束发债,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


2,银行持有国债不放VS二级市场国债不足。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赞(9)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和卿:央妈生气了|2024-06-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