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陈云同志抄底了黄金? |2024-06-06

前些年开始网上就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黄金的大牛市里,中国金融军团曾精准抄底,为国家大赚了30亿美元。

传言中,这次行动的操盘者,是时任中国外贸部长的李强同志。
这件事的确存在。但这件事的真正决策者不是李强,而是另有其人。

这个人就是有“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同志。

1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哥,坐拥全世界近六成的黄金储备。它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元跟黄金挂钩,其他货币跟美元挂钩,任何国家都能用3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随时找美国兑换黄金。

在这个体系里,美元和黄金是响当当的硬通货。

所以余则成会跟他的站长讲,只有美元和金条才叫得响。而什么斯蒂庞克原理、玉座金佛原理,说到底都是美元+黄金定律。
这个定律运行了很多年,黄金一直保持着35美元的稳定价格。直到1960年代末,事情起了变化。
美国要搞霸权、要打越战,要跟苏联军备竞赛,不得不疯狂印票子。票子多了就要通货膨胀。各个国家都不是傻子,纷纷找美国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凸显出来。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大量流出。
美国人一看不对劲,再这样流出华尔街的金库就要搬空了,可还了得了。于是,1971年的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
随后,长期被压低的黄金价格接连上涨。注意,这轮上涨的起点就是35美元。如果说抄底黄金,那35美元就是这个底。
那中国抄到底了吗?答案是抄到了。
1968年和1971年,中国曾两次增持黄金,数量加起来共计400万盎司,使得中国的黄金储备从500万盎司来到了900万盎司。
这两次抄底几乎都抄到了35美元的价格,可谓是闷声大发财。
但这跟陈云同志没什么关系。他那时正在江西“蹲点”。这两轮抄底是银行系统的自发行动。
其中,最成功的一票是中国银行干的。
1968年2月,中行的同志提出购买20吨黄金的计划,报给了时任副总理李先念同志。李先念一拍板,中银立即电令伦敦分行,迅速从自由市场上购入了黄金20吨。
时间就是黄金啊!仅仅十几天后,美国宣布黄金实行双重价格:只对外国中央银行维持官价,而对自由市场金价则任其波动。此举使得黄金的市场价格应声上涨,中银的20吨黄金瞬间获得了丰厚的账面盈利。

这里可以看到即便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金融活动也并不是一潭死水,不光有人干活,还有人挣钱。

2

只可惜还是买少了!是不是可以再追一点呢?
这个时候,陈云同志从江西“蹲点”归来。中央安排他进入国务院业务组,协助周恩来考虑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
图片
图为1970年代陈云在打算盘。
闭关已久的陈云迅速进入了状态。什么状态?调查研究的状态。
根据《陈云年谱》的记载,仅在1973年的五六月间, 陈云就找了外贸部下属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等八个公司负责人,以及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负责人,听了他们十几次汇报。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很多同志怕犯错误不敢提意见。陈云鼓励他们说话,甚至鼓励他们“抬杠”,他说:

赞(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陈云同志抄底了黄金? |2024-06-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