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通过长短镜切换、非正常角度拍摄以及后期调色等等,就能呈现出一个阴郁、冷清、压抑的画面。
再加上悲天悯人的旁白解说,观众就会觉得犹如身临其境,并信以为真。
众所周知,这几年来,我国是享受阴间滤镜待遇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而且长期以来遭受来自西方阵营的排挤和打压,多得让人麻木。
新闻领域的典型就是BBC、CNN等“权威媒体”,由于他们的卖力抹黑,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从去年开始,BBC的这套强力技能,渐渐开始失灵了。
比如今年发布的一个视频,内容讲述的是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视频中,记者虽然有提及中国绿色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但是只占了很少的篇幅,更多的是围绕产业升级带来的阵痛,和造成东西方关系紧张等方面大加阐述。
“中国正在帮助全世界捕获太阳,但代价是这一壮举无法拯救劳动力,而且还引发了贸易紧张局势,再次让东西方关系蒙上阴影……”
该埋的雷全都准备完毕,接下来就是像往常一样,引起西方网民的共鸣,顺便引爆就行了。
但是,视频出来的效果没能如他们所愿,在视频讨论区,甚至可以看到外国网友毫不留情的实力回怼。
“中国将世界从末日小行星中拯救出来,但代价是什么”
可以说,BBC已经尽力了,它站在地缘格局的高度,努力把想事情引到东西方关系对立面。
但架不住西方网友们的觉醒,他们不想再当傻子了,尤其是一部分人在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以后。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各个国家代表队都从一个大门里走出来,这是我国向世界发出的信号,“北京对所有人都开放”。
尽管由于特殊原因,游客规模受到了限制,但是运动员和观众拍摄的视频却在外网引起了轰动。
无论是光影特效、绚烂烟火还是节目效果,北京冬奥会都堪称历届之最,吉祥物冰墩墩还收割了大批外国粉丝。
有部分媒体想从铺张浪费、大气污染方面下笔,试图降低冬奥会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影响。
没想到我国为了减少碳足迹,采取的减排措施已远远超过了往届冬奥会,这点得到英国《自然》杂志和路透社的承认。
但是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依然给他们来了个暴击。
开幕式的精彩程度是一方面,只是按照外媒的套路,关于这方面的措辞早已轻车熟路。
如果不够震撼,可以说中国就是不如外国;效果确实没得掰扯,就说你不够节俭,大搞面子工程;实在不行,大不了集体噤声,总可以了吧?
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亚运会,参赛运动员和随行人员数量将近18000人,而且亚运会期间,杭州涌入了超过2000万外地游客,其中有不少外国人。
跟随着普通人的镜头,外国网友看到了与西方媒体笔下截然不同的中国景象:到处是现代化高楼建筑,同时绿化生态又做得特别好,一幅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画卷。
这一切很难与BBC镜头下满目疮痍的破败城市联系起来,更别说在不少西方媒体的文章里,中国仍然处于满大街都是三轮车的阶段。
这时,无论西方媒体再怎么静默处理,也掩盖不住中国表现出来的熠熠生辉了。
有人会问,互联网兴起早就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怎么西方网友现在才开始刷新对中国的认知觉悟?
要知道,在2009年以前,我国经济虽然突飞猛进,但给国际的印象不过是世界工厂,主打劳动密集型经济,顶多加个全球最大科技成品消费国,没太多亮点。
而且那段时间欧洲经济圈还是一副蓬勃向上的景象,发达国家的百姓们沉迷于高福利生活中,无暇关注发展中国家的事情。
因此就算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效果也是一般。
由希腊债务暴雷引起的欧债危机,在欧洲地区迅速蔓延,连法国都无法幸免,那时候欧元区一片人心惶惶,大家都觉得快要搞不下去了。
尽管在默克尔的铁腕手段下,欧洲各国实行了财政紧缩政策,最终挺过欧元的至暗时刻,但毕竟遭受了重创,所以在往后十年里,欧洲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陷入了停滞。
相比之下,在这十年中我国经济总量翻了一番,GDP国际排名稳居第二,而在科技端也实现多项突破,盾构机、国产大飞机、高铁、5G网络等等络绎不绝。
按道理来说,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人说的话应该会让更多西方人听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