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磋商。本月12日,欧盟通知汽车制造商,将从下个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这一税率远高于10%至25%的预期,立即引发中国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中欧爆发贸易战的担忧。
中国人向来喜欢打打谈谈,打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优势,谈就意味着还有回旋的余地,但能谈到哪种地步取决于以下三点:对方想要什么?对方手里有什么筹码?我方手里有什么筹码?
欧盟是由若干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集体,各成员国在对华征收汽车关税上的诉求并不相同:德国不想打,因为这与德国汽车厂商师华长技以制华的发展路径相悖,在前不久刚落幕的G7会议上,德国还为此跟其他国家大吵过一架;而煽动欧盟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的,主要是西班牙、法国以及意大利三个国家。
法国想要的很纯粹,打击德国经济。法国力主欧洲统一跟德国的目标不谋而合,但欧洲只能有一个扛把子,过去德国对欧洲的主导权,一靠默克尔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政治人脉,二靠强大的经济底蕴。
汽车制造是德国支柱产业,打击中德汽车合作意在给德国经济减分,但法国的加分并不在汽车领域,而在航空领域:在空客的供应链地图中,来自法国的零部件是唯一一个占比超过50%的国家。只要空客能搭上中国和第三世界的民航爆发期,在德国汽车转型难的背景下,航空制造业带来的超高利润足以支撑法国成为欧洲经济的龙头。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诉求则是汽车产业投资,这两个国家是欧洲第三大和第四大汽车强国,但与德法相比,明显要逊色得多。德国既是欧洲第一大汽车强国,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强国,就算跟不上智能化时代,但瘦死的骆驼总要比马大,吃存量都够人家挺一段时间了。
法系车在国内存在不高,但小转弯半径的设计,使得它们在街道狭窄的老欧洲地区非常吃香,并且海外一大片法属领地也为法系车留下了足够的广阔的退路。
法系车用料良心,可惜总是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变化
相较之下,西班牙汽车有大而不强的问题,盘子确实铺的很大,创造的工业产值也很多,就是不强,缺乏一流的头部品牌,TSA、Hurtan这些品牌别说在中国不出名,在欧洲同样不显山漏水。西雅特倒是有些名气,跻身全球汽车品牌百强第64位,可惜被德国大众收购了,只有就业岗位和税收留在国内,剩余价值在德国。
根据西班牙汽车和卡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公布的汽车行业贸易平衡和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成为西班牙第二大汽车进口来源国,这是西班牙本土品牌第一次面临来自非欧洲汽车品牌的强力竞争。名爵、领克、比亚迪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班牙大街小巷上的中国汽车,让西班牙本土厂商倍感重压。
意大利情况比西班牙稍微好点,菲亚特勉强还能维持欧洲第五大汽车品牌的地位,但受众更广的平民车型销量越来越艰难,全靠玛莎拉蒂和法拉利这类尚属意大利品牌的豪车支撑牌面。
如果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全面降临,意大利和西班牙受到的影响必然首当其冲,很有可能第一波就冲垮了,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