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知道,每年618,各大电商都会推出促销活动,于是有网友就戏称618是剁手节。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剁手节期间,居然真的有剁手的事情发生!
6月17日,菲律宾多艘船只携带非法物资冲击仁爱礁,然后被中国海警拦截,双方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激烈冲突。
结果呢,让广大网友啼笑皆非。
中国海警直接登上了载满菲律宾特种部队的小艇,缴获了8支AR15步枪。
菲律宾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其中一名士兵大拇指都没了。
随后,菲律宾军方召开了发布会,总参谋长小罗密欧·布劳纳将军表示:
中国海警出动了“大刀队”进行跳帮登船,破坏了菲律宾的充气艇,导致其漏气,并损坏了无线电设备。
要说菲律宾军方也真是不要面子了。
堂堂的海军特种部队,以前都说自己比肩美国海豹突击队呢,手里还有枪,现在居然被中国的海警,拿着“大刀”给俘虏了?
不过从事后曝光的现场录像来看,中国海警拿的哪里是什么“大刀”,分明就是消防斧嘛!
这玩意在船上太常见了,《泰坦尼克号》中露丝砍断杰克手铐,用的就是消防斧嘛。
中国海警为了防止菲律宾船只失火伤人,手中拿着消防斧,这很合理吧?
也有网友戏称,中国造了这么几百万吨的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两栖攻击舰、航母,最后解决问题的,竟然是一把几斤重的斧子?
还有网友联想起前一段流出的中印边境冲突视频,双方用的是啥武器?
棍子和石头。
如果这么来看,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小国打仗,都是超高声速导弹+电磁脉冲弹(胡塞武装);
大国打仗,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讲究的就是一个朴实无华。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印度和菲律宾面对中国的时候,明明手中有枪,但就是不敢开,只能以冷兵器应对呢?
因为他们都知道两个原则:
第一,中国不打第一枪,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开第一枪。
第二,如果自己开了第一枪,那么后果很严重,可能就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了。
这个教训,越南最有发言权。
1 损失惨重的越南
先说一个冷知识。
虽然中国一直主张南海是中国海域,但中国在1987年之前,除了台湾控制的太平岛之外,中国并没有实控南海任何一个岛屿、珊瑚礁或沙洲。
为啥?
因为那时候海军实力太差了,连自己的领海都时不时要被国民党海军进来骚扰,更别说万里迢迢去控制南沙了。
所以,在建国后3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南沙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
那么为啥中国开始重视南沙了呢?
因为70年代,南沙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结果,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单方面划定领海,然后进行资源开发。
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现在占据的南海岛礁,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抢的,中国则只能眼睁睁看着。
一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才腾出手来,开始南海战略。
当然,上来就靠军舰去抢肯定不行,必须要占据大义。
这时候,刚好联合国召开了海洋委员会年会,委托中国建设5个海洋观测站。
你看,这大义不就来了么?
于是,中国扯着联合国的大旗,派科考船队南海进行了考察,并最终选择了永暑礁作为建设海洋观测站的地点。
为啥选永暑礁呢?
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个礁石,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会出现浅滩,条件太差,周边的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看不上,所以没占。
这就给了中国机会,虽然这地方条件差,但也好过没有不是?
于是,中国二话不说,就赶紧往永暑礁礁盘上搭了个茅草高脚屋,挂上了联合国海洋观测站的牌子。
对这一举动,菲律宾当时倒是没说什么(因为离得远),不过越南很警惕。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越还处于战争状态,非常担心中国以此为基地,攻击越南南方(其实越南高估中国海军的实力了)。
另一方面,越南一直认为南沙群岛是自己领土,把中国的行为视为抢地盘的行动。
所以,越南连忙派了一个舰队,抢占永暑礁周边的无人礁。
中国一看,也赶紧派遣了一支舰队前去增援,舰队司令是陈伟文,他的任务是保卫永暑礁和华阳礁,再控制4-6个礁盘。
当然,在出发之前,他也得到了上级的行动原则:
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如敌占我岛屿,要将其赶走。
说实话,几十个字说着简单,真要执行起来,非常考验指挥员的智慧。
陈伟文回忆,当时听到这“五不一赶”,心中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很不舒服,总觉得像被”五条无形的绳子”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
但因为这是中央的命令,所以陈伟文也只能照办。
陈伟文的舰队抵达南海后,先后考察和占领了东门礁、渚碧礁、奈罗礁、安达礁、牛轭礁、赤瓜礁、琼礁和鬼喊礁。
至此,共控制了包括南薰礁在内的9个礁,超额完成了”控礁”任务。
随后,陈伟文就指挥舰队就在各”控礁”海域来回地巡逻,掩护岛礁上的高脚屋建设。
不过,这一行动被越南发现了,很快就派兵去抢占中国军队所据的礁盘,中越海军在礁盘上的对峙时有发生。
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就是赤瓜礁。
1988年3月13日下午,中国502号护卫舰(“南充”号)组织人员登上赤瓜礁。
不久越军604号武装运输船在赤瓜礁抛锚,越军43人登礁,想把我守礁官兵赶走。
中国这边也赶紧抽调人,抽了55人登礁,与越军展开对峙。
对峙到晚上,海水涨潮了,双方在齐腰深的海水中,相隔100米,站了整整一晚上。
到3月14日早上8点的时候,越军沉不住气了,开始靠近中国士兵,还派人将一面越南国旗插在我军官兵面前的珊瑚礁上。
这怎么能行?
531舰反潜班长杜样厚等4人缓慢向前,杜样厚一手拔掉旗子,一手与越军护旗人员扭打。
反潜兵张清赶上从水下拉住旗杆,夺走了越南国旗。
另一越军端枪瞄向张清,502舰副枪炮长杨志亮眼明手快,用左手抓住越军枪管猛力向上一托。
或是有意或是巧合,反正枪响了,杨志亮左臂中弹。
这种情况,其实都在事先的预案之中,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作风一向是不打第一枪。
但一旦敌人的枪响了,那“不首先开枪”的规定不就没了么?
所以枪一响,礁盘上的中国海军官兵迅速按预案潜入水中。
越军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傻傻地留在毫无遮拦的礁盘上,成了我方舰艇平射火力的最佳靶子。
于是远处我军舰艇马上火力全开,向礁盘上的越军和海上的越军舰艇进行猛烈平射。
整个战斗的过程乏善可陈,越军完全被压着打,最终越南三艘舰艇全被击毁(2艘沉没,1艘冲滩烧毁),越军阵亡300余人,9人被俘。
中国这边,只有杨志亮一个人受伤,一个阵亡的都没有,舰艇也基本无损。
此战之后,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站工程再无干扰,于1988年8月顺利完成。
挟海战胜利余威,中国海军随后由接连收复东门、南薰、渚碧等三个岛礁,在南沙群岛总共切实控制六个岛礁,总算使我海军在南沙有了立锥之地。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几个立锥之地,中国后来填海造岛才有了基础。
越南呢?
死了几百人不说,原本独霸南海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可谓损失惨重。
也许,越南至今仍在后悔,那混乱中的一枪吧。
2 冷兵器打印
此事之后,周边国家都知道了,面对中国,先开枪会吃亏。
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的边境冲突,基本都是以冷兵器搏斗为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数次“高原冷兵器打印”了。
其实在“打印”之前,双方已经有很多对峙了。
比如2013年中印在天南河谷“帐篷对峙”,2014年中印支普齐对峙,中方都比较克制。
但没想到,印度把中国的克制当成了软弱可欺,于是在侵占中国领土时变本加厉,结果自然导致了冲突的爆发。
第一次冷兵器斗争是2017年,用的是石头。
2017年,中印发生洞朗对峙事件,时间长达两个月,但还没等洞郎事件彻底解决,双方又在班公湖地区爆发冲突。
这件事因“班公湖飞腿”而被广大网友所知晓。
2017年8月15日是印度的“独立日”,这一天,印度士兵在班公湖争议区升起了国旗,中国边防部队前去阻止,然后双方爆发推搡和冲突。
从流出的视频我们看到,一名印度士兵站在制高点上,猛烈的向解放军士兵投掷石块。
这时,肩背步枪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快速迂回到印度士兵后面,踹出了一记震惊世界的“班公湖飞腿”!
将印度士兵踢出了数米开外,手中的石头都摔出了好远。
这一脚一气呵成,能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踢出这一脚,充分展现了解放军极高的战斗素养,为洞朗事件憋气的中国人民,狠狠出了一口气。
第二次是2020年5月,发生在班公湖北岸,用的是棍棒。
这里需要简要介绍一下冲突地点的情况。
班公湖是中印边境的一个湖泊,中国占三分之二,印度占三分之一。
双方争议地区北岸有8个突出到湖中的小半岛,印度人称为手指(Finger),从西到东依次编号为F1~F8。
不过因为双方缓和关系的协议,双方一般都不进入争议区。
2020年5月5日,印军进入争议区,我方派人前去交涉,但遭到印军殴打和扣押。
于是,中国边防部队乘坐快艇,绕到了印军背后(因为岸边只有一条路),派兵登陆后把印军包了饺子。
然后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大规模打斗”,史称班公湖登陆战。
此役,解放军手持铁棍,将印军打伤72人,最终印军不得不将伤员后送新德里治疗。
这次“班公湖登陆战”创下了记录。
这是1987年之后,中国首次越过印度所谓的“实控线、巡逻界线”,占领了F4-F8岸边的大片地区,并建设了碉堡和停机坪等战备设施。
印军自然不甘心失败,看在岸边占不到便宜,就利用印藏特种部队的山地作战特长,开始占据南北岸的制高点。
这些制高点给岸边的我军带来了巨大威胁,于是在在南北岸都开展了对抗行动。
北岸,我军开始仰攻F4山脊线上的5104高地。
一开始双方还只是叫骂,但突然我方官兵伸出手向印度军指挥官示意,然后突然用力一拉,来吧你就!就把印军指挥官拉进我方队伍俘虏了。
然后解放军开始举着盾牌、冒着印军的石头雨冲击山头,用铁棍和钉上铁钉的木棒狠狠敲打印军,印军失去指挥,被打得落荒而逃。
网上流传的那个石头乱飞的山头争夺战的视频,就是发生在这里。
在南岸更加紧张。
印军发起“雪豹行动”,出动坦克进占热钦山口周围地区;
中国则调集15型和99A坦克,形成两军自1962年之后绝无仅有的坦克对峙。
根据印军时任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在回忆录《命运的四星》的描述:
在南岸的坦克对峙中,双方“鸣枪100-200枪”,但印军始终没敢向中国军队发射一发子弹,反而是自己的一名印藏特种部队人员踩了自己的地雷被炸死了。
最终,经过9轮军长级会谈,双方达成一致同时撤军。
虽然中国再次撤出了争议区,但从卫星可以看到,相比冲突之前,中国成功在F8东侧建立了哨所。
而且升级后的公路可以一直通到F8,一有问题,就可以火速开车增援。
南岸呢?
虽然恢复了原样,但中国在后方保留了大量驻守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战场建设。
说实话,经此一役,虽然中国的实控区并没有明显增加,但额外的好处是占了不少的。
比如,1996年,中印两国签署了一项在实控线地区建立军事互信措施的协议。
其中规定,边境地区维持现状, 不得增兵,不得修战备公路,不得实施爆破作业,不得部署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不得鸣枪(射击训练除外),不得使用危险化学品。
但是这次呢?
印度人的挑衅行动,让中国有理由往前线堆了大量重武器装备(连歼20都进驻西藏了)和兵力,还修好了大量公路,使公路可以直达连一级,小路直达哨所。
在过去,中国从集结地到F4 的路程比印军长3倍,在对峙时略显吃亏。
现在呢?十几分钟就可抵达,反而是印军距离F4远了(只在F3留了个小哨所)。
在南岸的各个制高点,我军也建立了哨所和观察点,印军任何风吹草动都在我军的掌握之中。
这样一来,我军不动则已,动则如狮子扑兔。
印军前沿纵深基本上都在我军1个小时的攻击范围之内了,大大增加了印度面临的军事压力,不得不把大量的资源往边境地区倾斜。
由于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非常高昂,以至于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都大叫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第三次,就是加勒万河谷之战了,用的是砍刀、电棍和狼牙棒。
加勒万河源自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阿克赛钦位于中国新疆与西藏的交汇之处,是通往拉达克地区的必经之路。
加勒万河全程逾80公里,终流入什约克河。
这块地方荒无人烟,为啥印度还要觊觎呢?
主要是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在喀喇昆仑山东侧的德普桑平地,算是群山中难得的一块平地,现在由印度控制。
由于喀喇昆仑山脉的阻挡,与加勒万河汇集的什约克河谷便是德普桑平地与印度后方的唯一生命运输线。
所以,印度修建了什约克河边境公路,以确保德普桑平地后勤运输的顺畅进行。
但是呢?
印度人总有一种迫害妄想症,认为中国人会从加勒万河谷谷口冲出来,切断什约克河边境公路,导致印度后方与德普桑平地之间的联络中断(事实上1962年中国还真这么干过一次)。
所以,继承了英国人扩张理论的印度人一直认为,“不应该把脖子放在中国的刀尖旁边”,应该建立一块缓冲区,这样印度才能高枕无忧。
基于这种想法,印度人就一直觊觎加勒万河谷,想实控这一区域。
实控后,进,可以轻易进入中国阿克赛钦地区;退,也能保什约克河边境公路的平安。
于是,印度先后多次入侵加勒万河谷,但都被解放军赶走。
看到印军对河谷如此觊觎,于是解放军这边也做了很多准备。
在河谷高地处修筑观察点、火力点,并把哨所从以往的加勒万河谷内,前出到加勒万河口的山脊地带,这样不用出河谷,就能俯瞰什约克河边境公路。
这样一来,印军再次闯入加勒万河谷的企图就可以理解了,印军希望拔掉解放军在山脊高地的火力点,以确保桥梁与公路的安全。
5月6日凌晨,印军越线进入河谷出口三角洲,5月8日,印军进入加勒万河谷。
6月6日,中印开展军长级会谈,双方就脱离接触达成了共识。
但问题在于,印军并没有撤离,那中国自然也不能撤。
于是就在加勒万河谷出口的拐弯处的PP14(印军第14巡逻点 )附近搭建帐篷,警戒印军的一举一动。
但这样一来,印军不爽了。
6月10日,印军过河试图拆毁我军帐篷,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解放军用棍棒、石头将印军赶出了河谷。
随后在6月13、14日,双方都发生过沿河谷的冲突。
现在网上流传的一些白天冲突的视频,大部分都是这个时候的。
6月15日下午五点多,数百名印军在第81旅比哈尔联队第16营营长桑托什·巴布上校的带领下,越过中方实控线一侧搭建帐篷(可能是作为交涉筹码)。
解放军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带领十余人前去交涉,但遭遇印军突然发起攻击。
祁发宝深陷敌阵,营长陈红军看见团长被困,立即带领摄像取证组的5名战士杀入重围营救,拼死救出祁发宝,但陈红军却落入敌手,被印军打死。
随后我军70人的增援赶到,展开反击,此时已经天黑,解放军杀声如雷,狼牙棒、铁棒、自制砍刀杀得印军丢盔弃甲。
有的印军直接被打死,有的印军逃出谷口但掉入河内被冲走,更有人被打伤后抢救不及时死亡,还有大约100名印军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