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查资料,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盲猜都能想到——俄罗斯!
每次坐飞机从北京到莫斯科,从机窗望出去,俄罗斯的国土,让我感觉既无聊又震惊。说无聊,是因为,地貌平淡,没有高山、也没有荒漠,一路上几乎全部是森林。说震惊,也是因为森林。飞机从北京出发,在进入俄罗斯之前,一路上都是荒漠、半荒漠状态,主色调是贫瘠的土黄色,但靠近俄罗斯边境后,就变成了满眼的翠绿色,那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中间点缀着草地、湖泊、河流。亲眼看过西伯利亚,才能体会,什么是地大物博。
世界“泰加林”分布图
西伯利亚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5000公里长,1000公里宽,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面积的一半),因为这片森林实在太大,以至于“寒温带针叶林”的专有名词Taiga (泰加林),就源自俄语,代指北半球寒温带的针叶林生态。
俄罗斯森林面积达81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20%。而我们中国的森林面积,仅有21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球5.3%。如果按照人均来算,那差距就更大了。
满洲里 口岸
不但有火车直通,还有海运,从海参崴上船,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运往中国的各大港口。中俄边境线的长度约为4209公里,一共有26个陆路口岸,交通非常便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消费市场,也是几乎所有资源品类的最大进口国。两国的关系不错,贸易额连创新高。
再加上俄乌冲突,北方邻居被西方制裁。根据国际木材资源组织(WRI)的数据,自俄乌冲突以来,欧美等“不友好”国家对俄罗斯木材行业实行贸易封锁,木材出口量暴跌了25%以上。中国市场似乎成为了俄罗斯木材出口的救命稻草。
根据以上几个理由,我们几乎可以笃定,中国木材进口的最大来源国,就是俄罗斯。
中国最大的木材来源国,是远在天边的一个蕞尔小邦——新西兰!
新西兰是我国原木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比我国进口份额约60%,同时我国是新西兰原木的最大需求国,占该国原木出口份额约80-90%。
2023年,新西兰向我国木材出口1823立方米,同比略增2%,第二名是俄罗斯,1466万立方米,同比甚至下降4%。
俄罗斯的数据与众不同,论原木出口,甚至不如德国和美国,这谁能想得到?!人口稠密的德国,向我国出口的原木,居然超过俄国。甚至连日本都快赶上俄罗斯。
发达国家反而想得开,出口原材料只不过是一种贸易行为。北方邻居却不能接受,必须处理成锯木才能出口,否则就征收80%出口关税。于是,就造成了原木出口量远不如新西兰的窘境。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急于出口资源换外汇的北方邻居,并没有如愿以偿。
面积: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7个浙江省 ,是一个小国。
距离:我去过新西兰,从上海坐飞机,直飞奥克兰,全程1万公里,飞行时间12个小时,堪称中国最长航线之一。至于海运,从奥克兰发船,到上海港,也要穿过半个地球。
作为一个远在天边的撮尔小国,为什么新西兰的林业能如此牛掰?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北方邻居却做不到?
木材业,表面上看起来是低端的林农业,但本质上却是高端的「工业」,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产业链条件,社会治理水平。甚至一个民族的心态,这一点,后文详述。
新西兰拥有先进的木材加工技术和设施,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各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木材产品,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一个小国,新西兰的林业技术,不仅提高了本国林业产值,也在全世界林业科技占有一席之地。
新西兰林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林木采伐的可持续性。新西兰是有序采伐,而非乱砍滥伐,虽然每年出口大量木材,生态环境依然很好。
截至2020年,新西兰林业直接从业人口约为3.5万人,占总人口的0.56%。每年,林产品出口额达120亿新西兰元,占新西兰总出口额的5%。年林业总产值为265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150亿元。
也就是说,新西兰林业部门的人均产值为328万人民币,折合45万美元。这是一个高科技、高产出、高利润的产业,还是一个可再生的资源型产业。
截至2023年,俄罗斯林业从业人员约为100万人。其中,从事木材采伐和原木加工的人员约为60万人,从事林产品加工的人员约为40万人。
但俄罗斯仅占全球木材市场贸易的5%左右,其出口的一半以上是低附加值的原木和锯材,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全球木材贸易市场的份额非常低,如纸浆的出口量仅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左右。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却只有1%,大约200亿美元,人均木材消费量远低于欧盟。
也就是说,偌大的俄国,林业部门的总产值,居然和小小的新西兰差不多,人均产值就更拉垮,只有2万美元,不到新西兰的二十分之一。
这就是北方邻居的现状,端着金饭碗,却吃不饱饭。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新西兰的反面教材,首先,林业技术落后。其次,管理水平拉垮。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到一篇论文《中俄远东地区木材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里面的话说得很委婉,问题却很尖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前苏联解体的影响,俄罗斯社会环境一直不太稳定, 中俄木材贸易合作受到巨大影响。制约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关系的各种因素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当地居民有抵抗中国木材采伐企业的倾向,对中国在开发远东森林时进行大量移民产生恐惧。因此,一些人阻止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森林开发和木材加工,甚至反对将木材出口到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应该考虑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即向俄森林资源采伐企业保证 ,一旦在俄境内因各种风险造成损失,保险机构予以补偿。只有这样 ,中国企业才会积极与俄方合作,并就地进行原木初加工。
北方邻居政策非常不稳定,是我们不敢大量采购的主要原因。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民众的心态。总感觉,把原材料卖给欧洲,是顺理成章,卖给南方邻居,就非常拧巴。对华出口木材,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是面子的问题,一旦上升到心态的层次,事情就复杂了,在商言商的逻辑,就不顺畅了。
北方邻居,但凡日子好过的时候,油价高的时候,制裁不严厉的时候,各种迷之操作就不断上演,比如,突然提高原木出口关税80%。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不可预测性,所以,我认识的一些做木材生意的朋友都说,宁愿跟西方人打交道,也不愿意从北方进口,怕了。
新西兰的总面积只有俄国的六十分之一,依然可以做到有序采伐,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木供应国。其实,本质原因是,森林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适当的采伐,反而有助于森林的新陈代谢。一旦进入有序的林业周期,就必须定期采伐。也就是说,新西兰有出口的刚需,我们有进口的刚需,大家遵循商业逻辑,互惠互利做生意。
但很多逻辑,到了北方邻居那里,往往行不通。因为产业水平低,于是经济拉垮,就导致心态不好,所以政策不稳定,然后造成林业发展没有规律,买家采购就没信心,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写在最后
但凡坐飞机越过西伯利亚的人,都有这样的深刻感受,这个国家太大了。他们从一个被蒙古人殖民的东欧小国,成为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背后的支撑力,就是一种对土地的执念。这是一种被扭曲的危机感,为了安全,就不断攫取缓冲带,然后,缓冲带又需要缓冲带,于是,领土越来越大,大到难以驾驭。就像一只蟒蛇,看到猎物就吞下去,到最后发现,吃多了,消化不了。
林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能利用好资源优势,俄国完全可以统治世界林业市场,不仅木材,还有产值更高的纸浆,都是他们的滚滚财源。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俄国的林木产业,规模小,效率不高,坐拥世界最大的森林资源,产业水平却不如小国新西兰。
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北方邻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则天下无敌,否则,就一言难尽了。
|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