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美国体系崩落!中国经贸体系升起|2024-07-03

2024年,中美欧全球三大经济体,正在上演一场关键性的博弈,这不仅仅牵动中美欧三方势力,也牵动俄罗斯的国运,影响未来全球大国格局。
上期内容,我们提到美国对华发动“产能过剩”的攻势,目的是要带着欧洲,一起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希冀能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欧洲却有自己的打算,中欧双方还在进行最后的协商。

 

今天我们把可能出现的结果,做一番预测,这是下期。并且推演未来可能的发展,供大家参考,洞悉未来中美博弈的趋势,以及世界格局的可能演变。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措施,将于7月4日生效。虽然,欧盟于中欧咨商后,于上星期宣布调降关税,但调降的幅度着实太低,只有约0.5%,甚至更低。欧盟此举是什么意思呢?
眼看中欧贸易大战在即,双方是否能够找出一个妥协的办法?美国也在等着,等着看好戏。
欧盟和中国咨商过后,只调降那么一点点的关税,有人觉得气愤,觉得欺人太甚,调降0.1%~0.5%的关税,那是调降吗?简直是欺侮人嘛!
我们需要清楚理解欧盟的意思,欧盟这番意思是,既然你(中国)和我咨商,那我也不得不给点面子,但就只调降了一点点,意思是,你(中国)别再跟我纠缠了,我就是要增加关税,免得我欧盟区域内的电动汽车卖不动,电动汽车产业倒了,工人失业。
欧盟这是暗示,除非中国找出一个路子,弥补欧洲国家的损失,不然,欧盟肯定要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
1 中国加码反击
欧盟态度强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早在欧盟决议之前,中国已经扬言,要对美国和欧洲的大排放量汽车加征高达25%的关税。
此外,在欧盟决议后,中国加码,打算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中国把压力丢回欧盟这边。
这时候,一些欧盟国家紧张了,前几天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访华。哈贝克刚走,德国交通部长又来到北京,和中国咨商。

 

上篇文章我们说,先不理会德国在欧盟加征关税的戏码中,是否故意扮白脸,但实质上仍然是赞同加征关税,也先不理会法国是否故意利用这机会,让德国蒙受损失,因为德国在华有大量的投资利益,特别是德国在中国有汽车合资企业,例如德国大众汽车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有合资企业,分别拥有40%与50%的股份。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事前警告,事后加码,虽然都还没有正式实施,但立场坚定。你(欧盟)看着办,是和是战悉听尊便。
这就是外交手法,伴随着经济利益。欧盟眼见在电动汽车领域敌不过中国厂商,于是出台加征关税的戏码。然而中国也不甘平白受损失,同样以中国广大的内需市场向欧盟施加压力。
2 中欧双方掰手腕
中欧双方在汽车关税上掰手腕,谁的胳臂比较粗,力气比较大呢?
在中国加码后,德国体认到行不通了,没办法和稀泥。没错,我就是认为德国在和稀泥,又想顺从美国的意思,表面上叫嚣一下,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但实际上没有真正使力,真正地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
否则,凭借德国在欧盟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真要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能通过吗?
德国在中国面前装无辜,装无奈,中国不会买账的。在中国的压力下,就看德国怎么做了。
于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出面了,他提议,中欧双方对各自的汽车都征收15%的关税,如此,欧盟将原来的汽车关税从10%提高到15%,欧盟保全了脸面,而中国也提高了对欧洲汽车的进口关税,中国就不用再实施额外的惩罚措施。

 

朔尔茨的做法可说是两全其美,各自的脸面和实质利益都顾及到了。
但事情有这么简单吗?朔尔茨的办法不是不好,但恐怕欧盟背后的老板美国不会答应,这就难了!
中欧汽车关税争议事件,我们预计会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欧盟继续维持微幅调降后的关税,最高关税达到47%。中方最终也对美国和欧盟的大排放量汽车加征关税。同时,猪肉关税也将实施。当然,中国还有其他的反击办法。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西方社会往往是不点不亮,你不敲打他,他不会觉醒。西方社会没有什么顾全大局的说法,总是要向对方显现实力后,对方才会做出改变,也往往需要让对方痛,对方才会妥协。这种案例在历史上屡试不爽。
第二个原因是时间有限,因为欧盟加征关税的实施日期是7月4日, 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不过,不认为欧盟有足够的实力硬撑下去,因此这种情况维持一段时期后,中欧双方会再度协商,最终会找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第二种可能性是,中欧双方在7月4日之前妥协,达成一个折中的办法。
第一和第二种可能性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第三种可能性,中欧双方火并,在汽车关税上闹得不可开交,由美国渔翁得利,并且持续一段不算短的时期,我们就说两三年吧!
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高。同样的理由,欧盟现今的经济实力不足,欧盟经济的增长动能跟美国相比,比不上,跟中国相比更是不足。

 

何况,欧盟跟中国目前并没有霸权相争的问题,没有必要跟中国斗得死去活来。
为什么前面说德国是装模作样装,无辜呢?德国是汽车大国,在欧洲有庞大的汽车销售利益,汽车产业是德国的工业之本。
是以,德国如此装模作样,只不过是要保护德国车企在欧洲的利益罢了。
也就是说,德国的态度很重要,不要再装了。中欧双方达成妥协的关键在于德国。再过来是法国的态度。
因此推测,中方会想办法,德国也会再努力和中国协商,中德双方会努力斡旋、咨商,彼此寻求一个折中办法。
3 中德合资企业?
只不过,德国这时候不能再装糊涂,两面讨好。
当中德双方都有意愿,有诚意协商的时候,事情就好办了。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非常重要,这是中德咨商是否会有结果的关键。
在中美博弈的大前提下,中国不至于对欧盟步步紧逼,不至于对德国寸步不让。
德国方面呢?德国虽然有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也有国内汽车产业的销售利益,但想要两全其美非常困难。虽然困难,但问题总是要解决,就像日子得要继续过下去。德国汽车产业唯一的路子是和中国电动汽车商合作。
既然大众和中国厂商在中国都有合资企业,如果条件合适,当然也可以在德国或其他欧洲地方建立合资企业。

 

问题就是条件如何商谈。目前,中国汽车厂商在西班牙和匈牙利投资设厂,但是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没有,这就留下了谈判空间。可以是设厂,也可以是合资公司,端看双方如何把条件谈妥。
另一个重点是,中方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不是欧盟国家的汽车厂商在短时期内追赶得上,中长期恐怕也追不上,合资企业是唯一的途径,也是中欧双方能够商谈的地方。
讲实际一点,美国于2022年通过的《削减通胀法案》,不仅仅是限制中国的汽车厂商,也同时对欧洲的汽车厂商作出限制。如果欧洲厂商这时候再和中国大闹一场,非但会失去中国的市场,在美国的市场也会逐渐萎缩。欧洲汽车厂商,特别是德国厂商将会遭受重击。
这一点,德国不会不明白,欧洲一些国家也不会不明白。因此,中国的底气比欧盟国家硬。若是欧盟国家不能妥协,那就拖着。
估计,中方为了和美国博弈的战略利益,可以让出一些利益,不会同欧盟大打出手,把欧盟逼到美国那边,但也不会过于让步。而是适时反击,同时预留一些空间让双方有回旋、谈判的余地。
对欧盟而言,不论欧盟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欧盟都是输家。征收了关税,欧盟电动汽车日后将毫无竞争力,只能躲在自家卖,因为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只是补助自家的电动汽车商家。
欧盟不征收额外关税也是等死。算来算去,欧盟只能迫使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到欧洲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别无他途。
4 美国亲手破坏国际经贸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一步步引导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中国是反过来,使出大棒反击,却也留下空间,让双方有机会进行谈判、咨商。
欧洲是中美博弈必争之地。上篇文章我们说,美国使出吃奶的力气,六年下来变换了三种说辞,
从(1)批评中国商品倾销;(2)指控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政府补贴,以市场换技术;(3)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一直到(4)今日耶伦的“产能过剩”说法。
美国的终极目的不就是彻底拉拢欧洲,对付中国吗?
但是,这第四次的产能过剩说法,黔驴技穷了。中国如果过了这一关,将能够携手欧洲,重建新的全球经贸体系。

 

二次大战后,美国主导几十年的全球经贸体系将逐渐瓦解,而且瓦解此经贸体系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向列国征收钢铁和铝的关税的时候。就注定了美国将亲手裂解其所建立的国际经贸体系。
从我们刚刚说的美国对中国贸易战的四套说辞,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翻自己的说法,之前辛辛苦苦几十年所建立的国际经贸体系荡然无存。
美国抛弃了自己所建立的经贸体系,现在却由中国来竭力维持, 这不是很讽刺吗?
5 结论
有关中国和欧洲在电动汽车关税上的争执,看起来是美国主动,美国攻击。但换一个角度想,中方也不着急,因为美方的攻势出现过多的破绽,只要中方守住刚刚提到的几个观点。
如果您还没有看上一篇文章,鼓励您务必收看,如此对我们的内容才会有连贯性的看法。
上一篇文章,收到不少网友的意见,1450网军带风向的,我们就不谈论了。一些不同意见的,请您等待一段时间来验证。如果我们的看法获得验证,欢迎您再来我们的节目。
最后强调一下,每当我们做出前瞻性的分析、判断和预测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的在未来适当时机跟各位一起做一番验证。到时候请不要来喷,例如,不希望我们验证过去的说法,觉得浪费时间。
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既然我们的节目做出了前瞻性的说法,不管对不对,理应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验证一番,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针对这一点,我们曾经数次征询网友的意见,大多数网友认同,并且喜欢我们做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因此,我们将保留此一风格,请大家多多包涵。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赞(19)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美国体系崩落!中国经贸体系升起|2024-07-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