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听瑞士人讲述共建“一带一路”

4月25日,“融古铸今——古丝路建筑和当代设计作品展”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所在地万国宫开幕。

  瑞中商会前主席表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瑞士都将获益

  【环球时报赴瑞士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驻英国、奥地利特约记者 纪双城 夏雪】“对中国来说,瑞士既是试验场,也是旗舰。”对瑞士与中国4月底 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瑞士媒体的评论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说是“试验场”,有中国学者形容瑞士有“以小博大”的国家传统,有创新的民族意识。说是“旗舰”,自然让人想起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是率先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国家,瑞士还是欧洲大陆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国家,是率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国家。《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瑞士发现,“一带一路”正成为当地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瑞士人期待与中国的深入合作能给瑞士带来更多的变化。

  “中国游客和中国投资都需要”

  《环球时报》记者五一假期到瑞士采访时,询问多名不同年龄的瑞士人有关“一带一路”的话题。家住伯尔尼的高中生安妮说,上小学时老师就讲过古代的丝绸之路。最近,瑞士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安妮所在中学的老师特意让学生们多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及文化等。来自苏黎世的卢卡斯在一家中国旅游服务公司工作,他表示:“中国公司的收入不比瑞士公司少,而且有很多到中国总部及世界各地出差和工作的机会。我庆幸自己在大学时选修了中文课程。”

  卢卡斯的话让记者想起瑞士联邦统计局去年12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并购瑞士企业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瑞士人给中国老板“打工”。从2014年到2017年,在中国公司上班的瑞士员工增加近7倍,从1815人增加到13965人,为外国企业增长最快。

  经常来瑞士采访,《环球时报》记者明显感到一些变化。比如,不管是苏黎世、卢塞恩等热门城市,还是一些偏僻山村,都能看到中国游客。记者在十一国庆节期间到瑞士,还能看到一些酒店、餐馆挂起五星红旗。在瑞士,一些商店里贴出中文标识,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广告牌也越来越多。

  瑞士被誉为“花园国家”,而且总是和富裕之类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也有一些瑞士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富裕,因为有60%左右的人要租房住,高昂的日常开销以及必须缴纳的税收让很多人存不住钱。当地经济学家莫尼耶说,瑞士人很看重经济实惠的消费模式。自从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后,一些瑞士居民开始选购中国的东风牌小康汽车,因为该款车型便宜,也适合他们的山区生活。

  库尔火车站是瑞士铁路的一大枢纽,一小时之内可以到周边20多个度假景区。《环球时报》记者两年前有一次乘车去苏黎世,与一名库尔当地中年人对面坐,闲聊中知道他叫格拉夫,从事金融市场数据分析工作。当谈到从库尔到苏黎世的单程车票太贵,要七八十瑞士法郎(1美元约合0.99瑞郎)时,格拉夫说,票价贵的一个因素就是运营成本太高,但乘客数量有限。他希望随着瑞士与中国深入往来,能有更多的中国游客来瑞士,而运力增加票价自然就会降下来。他还说:“我在伦敦、巴黎出差时看到有很多中国民间投资,相比,瑞士还是显得有些安静。”

  如今,格拉夫的期盼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瑞士联邦铁路公司今年3月26日对外宣布,中国游客凭借全年2030万瑞郎的订票总额,当之无愧地成为瑞士旅游公共交通最大的外国用户群体。尽管很多去过瑞士的中国人都会说“瑞士物价太高”,但瑞士旅游局2018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仅在2017年,中国过夜游客就达到162.7万人次,中国游客每天人均消费330瑞郎,是其他国家游客的两倍。

  “瑞士确实是试验场和旗舰”

  “瑞士作为一个永久中立国,为什么会被‘一带一路’倡议吸引?”有英国媒体提出这样的疑问。英国广播公司的分析认为:“意大利希望借此打开中国市场,而瑞士则希望利用自己的全球最安全金融系统赢利。”瑞士有140多家私人银行,寻找中国合作伙伴是很多瑞士金融人感兴趣的话题。

  2017年开始投身金融科技领域的布鲁克率领着一个20人的团队,这群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的年轻人将创业目标定在与新兴经济体合作上。布鲁克很希望自己的公司能找到合适的中国合作伙伴对接,去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金融科技服务相对空白的地区。在瑞士,布鲁克的团队通过山区模拟试验找到信心,现在很希望借助“一带一路”这样的国际合作平台,施展公司创意,让自己的业务可以借助国际资本为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提供逐步升级的物联网服务。

  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身为国会议员的图比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瑞中达成双边自贸协定之后,包括他在内的很多瑞士人才意识到,中国的内部市场庞大到让瑞士的每个行业都可以尝试去寻找商机。他认为,瑞中两国还可以在合力开发第三方市场上找到更多双赢的机会。

  瑞士工商总会首席经济学家鲁道夫·明施在接受瑞士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将为瑞士带来无限机遇,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有多家瑞士公司表示,希望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环。他还特别提到商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如瑞士奶酪供应商在向中国出口时面临很多问题,而瑞方希望未来通过谈判,可以将更多的瑞士产品免税出口到中国。 

  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洛里扬·卢佩5月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瑞士继意大利、卢森堡后,成为最近两个月内第三个宣布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欧洲重要国家。瑞士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却是经济强国。而且与其他富裕的小国不同,作为永久中立国,瑞士还是很多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在政治上非常具有分量。鉴于瑞士在欧洲的中心位置,“一带一路”的成功合作可以辐射到欧洲各个地区,某种意义上说,瑞士确实是试验场,也是旗舰。

  瑞士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五大优势

  在瑞士,也有人对瑞士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同看法。如有绿党成员认为瑞士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进展得太快,“经济利益不应该被放在第一位”。有的网民还攻击中国的人权问题、质疑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但更多瑞士网民在相关报道后面留言说:“中国多年来没有打过仗,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而美国发动了多少次战争,让多少人陷入贫困?”还有网民说:“任何仍认为中国只生产世界廉价商品的人都持有一种旧的世界观。中国在未来的关键技术方面已经排名靠前,无论我们喜不喜欢,中国都将成为大国。”

  瑞士《商贸报》首席经济师拉斐尔·珀赫曼认为,“瑞士是中国的一块试验田,也是一块招牌”。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瑞士“以小博大”,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瑞士的传统智慧和互联互通之美。正如英国当年率先成为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加速亚投行成为国际一流的高标准银行,瑞士加入“一带一路”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让“一带一路”朝更高质量发展。王义桅认为,瑞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五大优势:制造业优势、自贸优势、金融优势、外交优势和多元优势。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的创新驱动可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深化在可再生能源、现代生态农业、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瑞士并非欧元区,从经济上而言,其在欧债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打击。瑞士还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市场融资发挥积极作用。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近日在与王义桅交流时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新型‘达沃斯’,这是一个更多发展中国家可以参与的国际盛会。瑞士岂能错过!”而王义桅也表示,在全球层面来看,瑞士在金融标准、跨国国际组织机构、第三方评估、第三方仲裁、法律服务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

  瑞中商会前主席库尔特·黑里近日在接受瑞士媒体专访时表示,瑞士将从“一带一路”中获益:从宏观层面看,身处欧洲核心的瑞士属于受国际贸易影响较大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投资将对瑞士产生积极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瑞士的中小企业也将从中获益。库尔特认为,瑞士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不会影响其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对瑞士来说,保持和中美这样的贸易大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十分重要”。

来源:环球网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听瑞士人讲述共建“一带一路”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