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结束了,毫不夸张地说,资产价格的新时代也开启了。
这是一篇与读者们切身利益高度相关的文章,也是老何这四年来的第一篇付费阅读,总结了老何这十数年来在经济领域一线的观察、经验与思考。
相信这篇文章,能给挣扎在下行中的读者朋友带来一些确定性,安抚一些焦虑,避免因恐惧或从众而做出错误决策。因此,诚恳地希望你读完。
要谈资产价格,就必须谈到和资产定价息息相关的税收;要谈到税收,当然得从财政说起。
当前的财政形势,各位应该都有所感受。
从宏观上来说,94年那次税制改革之后,税收收入的大头都被中央拿走,地方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和上杠杆提供收入。
可如今,国内的住房供给基本饱和,个人杠杆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房价在到达顶峰后迎来了全面阴跌。
土地财政的急转直下,给铁饭碗和吃体质经济饭的群体前路蒙上阴影。前者遭遇了一系列的降薪、追缴,但毕竟饭碗还在;后者的命运则更显难堪。
疫情的到来则进一步激化了地方的杠杆水平,以至于最高层不得不出手对地方的举债、基建进行限制。(《讲好话不如讲实话》,《笼子越来越紧了》)
具体到微观,诸多地方为了维持基本运转开始各显神通。有卖食堂、政务数据这类资产的,有清理编外人员的,甚至有从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中抠钱用于偿还债务和其他支出的,这些新闻大家应该都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诸多地方的水电暖等公共服务开始涨价,罚没收入占比则不断提升。
想办法开源节流,是如今不同层级、地区的共同愿望。
在此大背景下,一些老生常谈的呼声也再次热了起来:
有观点认为,治理可以趁此机会将原本以间接税(如增值税)为主的税收模式变为以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如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为主,这样既可以增加地方收入,又可以缓解长期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
乍一看,这种观点似乎对普通人更有利:
毕竟,普通人的资产、收入基本达不到纳税的门槛,这些税的征税对象必然以有钱人为主;
那些有钱人被征税之后,纵使自己拿不到直接的金钱补贴,相关款项能被治理用于公共事务,也能减轻一些自己的负担。
但这些观点忽略了:相关税收固然会让有钱人纳税更多,但普通人也无法幸免。老何之前就写过了房地产税的负面作用,读者朋友们可以翻翻。
可是,虽说提高税收会有负面影响,但维持地方治理的运转终究有更高的优先度。
如果这轮阵痛转型能让我们的财政转向发达国家“细水长流”的健康模式,那么,有魄力的改革者也不会拒绝。
这种突如其来的阵痛,我们近几十年来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比如双轨制,大下岗,教培、互联网和金融的管理收紧,等等。
尤其是,税收还有一项重要目的:抑制两极分化。而在过去,税收的这一功能长期作用有限。
同样是一笔高额收入,劳动所得到手几乎要被切掉一半;
企业营收一般也要切掉一部分;
但如果是买卖、炒作资产(如,房产、商铺、股票)获利,税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不必说,我们目前的税制对单纯持有资产(如,房产)的行为并不征税。这一情况同过去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相结合,便产生了辛苦劳动、做实业还不如在大城市买房后坐等房产升值、吸血收租、炒房的荒谬现象。
“实业误国,炒房兴邦”的牢骚由此产生。更多的市场主体干脆用脚投票,直接参与到房地产、资本市场的投机当中。其中不仅有民营企业,还有国央企。
如今,一些前沿的动作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