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常常意识到,我父亲整个家族的亲人,都有很严重的人格缺失问题。
以致于连续三代人,不断沉浸在暴躁、易怒、短视、粗鄙、敌视亲友、滥用暴力、鄙薄知识、相互碾压的生活环境当中,三代人不断在愚昧和贫穷中世代轮回,绝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绝大部分只能从事最底层最廉价的体力工作,世世代代难以翻身。
我父亲整个家族,还具备强大的破坏力和传染力,你甚至没办法挽救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你如果想伸手去救一下自己的亲友,他们不仅不会有一丝感激之情,只会在往后的交往当中,仇视你给得太少、嫉妒你活得比他们好,最后一言不和,就气咻咻拎起菜刀砍过来。
我们家族一切悲剧的起源,都从我那个酒鬼爷爷开始,他每天浑浑噩噩地烂醉如泥,从来不好好教育后代,年轻时暴打自己子女,年老时又挑拨离间儿女感情,使我打心底对他充满了厌憎,他去世时我连他葬礼都不回,至今回到家乡,也从不给他上坟祭奠。
有时候我怔怔地回忆往事,心里头总有一种死里逃生的侥幸之情,在这么粗砺而野蛮的环境当中长大,我差一点就变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好一点的话,也只能成为五十岁还在工地上,挥舞着水泥抹刀的砌匠师傅。
我也没机会接受良好的在校教育,为什么最终没有和堂弟堂妹那样陷入家族轮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答案是这么的明确而清晰,我几乎不用丝毫思考和犹豫,就能指出正确的结论。
是热爱阅读,成为拯救我人生的唯一途径。
贰
在我们八零后的成长经历中,课外书籍一直不是什么正经书,家长们从来只愿意看到我们抱着教科书苦读,考上一所好大学,他们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完成了对子女的全部人生期待。
但在那个知识贫瘠的年代,课外书是我们唯一构建世界观的来源,甚至是我们搭建情感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教科书是我们获取常规知识与功名的区域,但教科书太严肃、太死板,他们只会教我们规规整整做人,没有一丝人情味,而课外书才真正滋润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有了忠义观、感情观、民族观,并初步建立了好奇心与对世界的哲学认知。
无论是小学时常读的《小溪流》、《童话大王》、四大名著,到初中时各种杂志、武侠、言情、侦探、科幻小说,加上普通人只能在地摊和书店里接触到的基本入门哲学书籍,差不多构成了一个爱看书的中国八零后,能在他小学和初中阶段能获取到的大部分课外知识。
像漫画、电视、音乐通常是娱乐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不枯燥,但让我们完成人生的递进,能够让我们启迪成长,让我们主动思考并有自我突破欲望,让我们破茧成蝶的,还得是书籍。
我的精神世界的构造,就是深受课外书籍的影响。
大约是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记不清是在哪本书还是哪本杂志看到的内容,作者一直在教导读者,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成为一个乐观且积极的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垂头丧气的废物。
这篇文章的内容至今深深影响到了我。
我的乐观主义精神就来自这里,之后漫长的近三十年的人生,遇到天大的困难,我都告诫自己不要自暴自弃,要想办法解决困难和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解决。
因为家中贫苦,我在三十岁前,从小学开始到毕业后十几年的打工生涯,一直过着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生活,至少在珠三角换过十五份工作,搬过三十多次家,几乎没有固定的朋友,住遍了珠三角的城中村,经常农历大年初几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小梅沙发呆。
打工时常常身上只有两三千块钱,拖着行李箱在广州深圳东莞奔波找工作,创业最糟糕的时候,身上只有60块钱生活费,记得当时有一个女生想约我去爬山,我一看门票要35元一个人,便果断而正气凛然地拒绝了这位女生。
我每次看到身边有社交牛逼症的人,就常常困惑不解,因为我没有亲友可以依靠,工作生活又没有安定之所,使我常年养成了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并且非常害怕社交。
我对人情往来十分陌生,跟陌生人呆在一起时,局促不安到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别人不主动开口说话,我能让气氛持续尴尬到对方忍不住站起来揍我一顿。
我十九岁之后,就很少很少跟父母见面,更别提在广东能有什么朋友,所以逢年过节我都是一个人过,渐渐对节假日完全免疫,不管大年三十还是八月十五,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玩《英雄无敌》和《魔兽争霸》的普通日子,最多再点开硬盘,看一会樱井莉亚或者北原多香子。
我十分羡慕那些生意场上滔滔不绝的人,我实在搞不懂他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是怎样先调动自己情绪,再调动对方情绪,最后两个人吃顿饭就能勾肩搭背抱头痛哭。
我一直在默默地观察和学习这种人,他们在我眼里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想不通,为什么我那么冰冷,而他们那么炽热。
我本来应该成为一个孤僻的人,可能还会因此走向愤世嫉俗,但好在我在十二岁时,就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基本面,我的孤独是被动形成的,但我并没有封闭内心,走向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