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中国满清时期,西方列强要跟中国贸易,却以船坚炮利强硬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甚至还卖鸦片到中国,掀起两次鸦片战争。那时候的英帝国将鸦片战争美化成是英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冲突。
如今,美国和欧洲在自由竞争的贸易领域比不上中国,因而祭出加征关税的措施。美国由财政部长耶伦领军,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其后是欧盟仿效、跟进,向中国各大车商加征不同比例的关税,接着是前阵子加拿大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
然而,现在的中国不是百多年前的清朝,必然不会惯着西方国家如此横行下去,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反制措施,必然会让这些国家喊“疼”。
不过,话说在这里,西方各国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向中国加征关税,中国肯定会反制。这么多年下来,除了美国,中国的反制措施都相当迅速,因为中国对美国有特殊的战略考量,有其既定的战略方针,这包括反制的时机、力度和项目。
然而,如果不是美国,就得要好好想一想了。从2018年以来,美国动不动就向中国加征关税,科技封锁,又拉了一个实体清单,搞制裁。
但,那是美国,如果不是美国的话,请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否则肯定自讨苦吃。
中国虽然不会像一个多世纪前的西方殖民帝国,用船坚炮利打开对方的市场,但中国有足够的筹码,足够大的国内市场予以反击。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和中国出现贸易纷争的国家是韩国。2000年的时候,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蒜农,因而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课征315%以上的紧急关税措施。
没听错,是315%的临时加征关税。韩国的举措,立即引来中国的报复,中国立即中断从韩国进口手机和乙烯。
事实上,韩国从中国进口大蒜的金额不过1000万美元,但中国向韩国的报复金额超过5亿美元,特别是禁止韩国的手机进口。那时候韩国正在大力发展手机产业,急需抢占中国市场。
为此,韩国方面就急了,韩国媒体声称,如果韩国政府再不想办法,中国手机市场就会被日本和台湾等竞争对手拿走。2000年时期,台湾手机大厂宏达电的(HTC)手机,还颇有竞争力。
韩国政府因此着急了,立即派遣高层官员前往中国谈判。
坦白说,韩国那时候就是小看了中国,认为中国工业才刚兴起十多年,产业链还不够强,产品的技术层次不是很高,认定中国好欺负。
这就是当时闹动中韩两国的“大蒜风波”,那时候也流行了一句俚语:”蒜“你很。
韩国代表那一次在北京待了20多天才达成协商。韩国答应中国,往后会从中国进口多到吃不完的大蒜,并且还承诺于2003年开始,让民间(大蒜)进口自由化”的(幕后)协议。
回顾这次事件,固然韩国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比较强,但韩国依赖与中国贸易,韩国在中国市场有庞大的利益,为了区区1000万美元金额的大蒜,为了保护自己农民的利益,对中国大蒜加征超高额的关税,这是得不偿失。
不过,韩国并没有因此长记性,其后又发生2005年的“泡菜风波”,2015年又出现2200吨山东大蒜被退回事件。
只是这两次韩国方面采用的理由是“质检”问题,因此没有第一次的风波那么大。
回过头看2024年由美国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加征关税风波。
之前我们说,不要小看耶伦的计谋,耶伦对中国发动“产能过剩”的说法,总计是三部曲。
第一步是在美国国内丢出话题,为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吹一吹风。
第二步是到中国访问的时候,正式向中国提出此一说法,也是借此在国际间提出此一议题。并且对外(主要是美国的盟国)表示,美国很努力地跟中国商讨此一议题,但中国不听美国劝说,不正视此议题。
第三步,回到美国后,推动对中国加征关税,这是为了做一个示范给欧洲国家看,让欧洲国家跟着美国一起行动,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加征关税。
坦白说,还真有些效用。继美国之后,欧盟向中国几个电动汽车大厂商加征了关税。其后是加拿大。
不过,耶伦的策略之所以会发生效用,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言论的计策有多好,而是在本质上,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竞争不过中国。
然而,美国真正的目的不是只有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向中国加征关税,而是要以此练兵,带着美国的盟国,一起向中国加征关税,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市场”。
这个“集体市场”并非是像欧盟那样的共同市场,也不是如美加墨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而是一个以美国为主,集体“排斥”中国商贸产品的市场。只要排斥中国出口商品就好,不需要什么贸易协定。
如此,美国就可以达成削弱中国经济,遏制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企图,这才是美国真正的目的。
面对美国的计谋,中国当然清楚美国在背后运作的真实目的。因此,中国对那些跟风美国的国家毫不手软。
中国已经对欧盟祭出了反制措施,启动对欧盟贸易壁垒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
三,在酒类方面,初步认定欧盟白兰地对中国市场采取倾销的行为。
概括起来,就是针对欧盟多个国家的“农产品”展开调查。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除了猪肉、酒类、乳制品之外,未来还可以扩及到其他的农产品类别。
大家有没有联想到,2018年3月,美国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加征关税的时候,中国也是优先选择美国的农产品,尤其是谷物等加征关税。
原因很简单,美国和欧洲都是农产品丰饶的国家,有许多的农产品出口。并且,这些国家都号称是民主社会,民主社会存在各种的利益团体,也就是在政府施政上的“压力团体”。这些国家的农民会向自己国家的政府施加压力。
说来说去就是选票的压力,尤其是当政府换届选举的时候,压力更大。
换个角度想,中国政府不这样做不行,而且必须要尽快处置。虽然,还要看个别情形,留给对方一些缓冲,和中国协商的时间。例如,中国给欧盟的时间比较多,以至于一些欧盟国家的领袖有机会飞往中国,和中国商谈。
瞧,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不就在日前来中国吗?桑切斯还声称,欧盟应该重新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避免与中国发生贸易战。
避免中欧贸易战,正是中国留给欧盟国家比较多一点时间的原因。因为欧盟是中美两大国都积极争取的对象。
只不过在这方面比较棘手一点,因为中国一方面要避免和欧盟发生贸易战,但同时又不能够手软,必须先拿出一些反制的项目,否则欧盟国家感受不到疼痛,会因此吃定中国。
然而,西班牙首相来到北京,跟中国说一些好话,但能不能发挥效用呢?
不能过于乐观。西方社会往往是不点不亮,你不出手打回去,对方会认为你软弱,因而吃定你,而且是不吃白不吃,不会跟你客气,
然而,在面对加拿大的时候,中国是毫不客气,反击的时间缩短。
加拿大于8月26日宣布,自10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对钢铁产品加征25%的关税。
美国虽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进口关税,但那是美国。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最高也不过是36.3%,加拿大是谁啊?凭什么加征到100%?
显然,加拿大搞错对象了,对自己的国际社会定位搞错了。正如李敖在监狱中写的一首歌词——《忘了我是谁》。
那就难怪中国于几天后就对加拿大展开反击,除了诉诸世界贸易组织外,对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3年,中国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的金额高达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增长速度相当快,带给加拿大农民许多的收入。
此外,还对加拿大一些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加拿大也是个石油出口国,2017年加拿大开采的石油,约74%用于出口。因此,加拿大有不少的化工产品。
就怕你(加拿大)没有货,有就好,那就有的是方法予以反击。
除了前面说的,加拿大《忘了我是谁》?只是一味地紧跟美国。美国是你加拿大随随便便就能够学的吗?
之前,沙利文到中国访问,说是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沙利文在前往中国之前,先在加拿大停留,没多久加拿大就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措施。
提高对某个国家的关税是一项重大措施,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美国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在之前酝酿了好一阵子,欧盟也开会讨论许久,还经过投票表决。但加拿大只不过是沙利文在其国家转了那么一圈,就对中国加征关税。
知道加拿大受美国影响,美国的压力,因而对中国加征关税。但好歹也走个流程,对吧?中国反制加拿大也是经过立案之后的反倾销调查,经由国内产业界投诉。加拿大却政府可以随随便便就宣布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措施,
加拿大不走流程,也不做做样子,这是很坏的示范,中国当然要果断反制。
而且,涉及的汽车项目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汽车,以及乘用车、大客车、货车等23个海关编码汽车类别。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项目超越美国,比美国还狠。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中国当然要对加拿大使出狠手,否则,其他国家都可以仿效,都跟着加拿大一起,随随便便就向中国加征关税。
中国对欧盟和加拿大采取不同的反制策略,分别对待,这是明智之举,是对的策略。一定要把加拿大、韩国这些经济体量比较小的国家给打服了。但有没有效呢?
9月10日,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由于欧洲一些企业受到中国反击的影响,欧美官方与这些企业协商后,把关税税率再度调降一些,对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的税率从36.3%和19.3%,降至35.3%和18.8%。
虽然还是很有限,但这表示往后经过协商,还可能有调降的空间。
此外,昨天的消息,西班牙、德国、瑞典等国家纷纷呼吁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
至于加拿大,中国有句成语——狐假虎威。加拿大跟着美国久了,把自己当成是老虎了,全然《忘了我是谁》。美国一些盟友,小弟们搞不清楚状况,以为可以跟着美国一起肆意妄为,甚至还自己主动加码,加演出戏。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