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4月,朱棣率靖难大军兵临宿州灵璧娄子镇,靖难关键一役,齐眉山决战就此展开。据《明史•成祖本记》载:“是年十二月,棣大举南犯,畏盛庸在济南,乃改道由东平济宁,侵徐沛。四年正月,魏国公徐辉祖、都督何福等御之于淮北,连败棣兵。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福军遂孤。”建文帝闻报,命魏国公徐祖辉率领一支平燕大军,赶到灵璧娄子镇,和屯师于灵璧的都督何福与平安的兵马会合。娄子镇,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四周有圩墙高丈余,壕沟宽丈余,水深八尺。圩东西两首有石筑二层圩门护圩,易守难攻。朱棣首战娄子镇,即摆开决战架势,命令军士只准前进,不准后退,于是“燕军附蚁而上”,经过三天三夜激战,靖难大军虽然强行拿下娄子镇,但伤亡惨重,大将陈文在混乱中战死。
娄子镇失守后,朝廷大军在距娄子镇东南5公里的齐眉山安营扎寨,凭借齐眉山处于曹山、龙山和虎山环抱之中的天然防御工事,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朱棣不知有诈,遂再战齐眉山,开始时仍采取强攻战术,不料被南军都督何福率军断其后路,使朱棣处于朝廷大将平安和何福的夹击当中,险些丢掉性命。朱棣败下阵来后,一面做出兵败北归的架势,一面散布“靖难兵败回归”的谎言。建文帝闻报不知有诈,认为:“燕兵北矣,京师不可无兵,乃召徐祖辉还京”。决战的关键时刻,何福、平安遂成孤军。据《明史•成祖本记》载:“何福等营灵璧,燕遮其饷道,平安 分兵六万人护之。己卯,王率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何福空壁来援,王军少却, 高煦伏兵起,福败走。辛巳,进薄其垒,破之,生擒平安、陈晖等三十七人,何福走免。”
四月二十五,考虑到在河边不易防守,何福移营,与平安在灵璧深沟高垒作长远之计。朝廷大军粮道被靖难大军阻碍,平安亲自率兵六万护卫粮草。四月二十七,朱棣率精锐袭击平安,将其一分为二,何福全军出动救援,朱高煦也率伏兵出现,何福败走。缺粮,何福与平安决定次日突围而出,靖难大军趁势进攻,朝廷大军全军覆没,灵璧之战就此结束。此战靖难大军生擒了陈晖、平安、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员敌将,四名内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获马二万余匹,降者不计其数,只有何福单骑逃走,灵璧之战朝廷大军完败,直接宣判了建文朝的终结。此战之后不到一个月,靖难大军长驱直入应天府,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建文朝覆灭,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太宗,后为明成祖,开启了永乐雄风的时代。而灵璧之战,正是这场决定天下归属与前途命运的战略决战。
大家或许以为我要重述靖难之事?实则不然…其实,灵璧这个地方,在一千多年前还发生过另一场决定天下归属和前途命运的战略决战,是为楚汉争雄最后决战的垓下之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3年10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刘邦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汉军由韩信统领,共计三十万,分为五部,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楚军由项羽统领,共计约有十万。韩信先率前中军与项羽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不利,韩信乘势再次攻上去,大败楚军于垓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紧接着,项羽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羽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羽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羽带人向左,结果陷进了大沼泽地中,而正因如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羽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人。
但此时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羽把仅剩的骑兵分成四队,命令骑兵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紧接着项羽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羽,项羽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羽也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羽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羽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损失了两个人。
至此,项羽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却笑了笑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随后,项羽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与追兵交战,仅项羽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
此时,项羽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羽。”项羽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羽的首级,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羽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后来刘邦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至此,垓下之战结束,以楚军完败,汉军全胜,项羽身亡而告终。项羽名籍,字羽,所以应该叫项籍,死时年仅31岁,而垓下就是后来的灵璧,既前面开头讲到一千多年后靖难之役灵璧之战的决战之地…
复述完历史,就要说到问题的关键,项羽为何至死都不肯过江东?关于这个思考呢,其实李清照在诗里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按照李清照的意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性情刚烈、宁折不弯,而翻阅史料,项羽也确实是如此性格的一个人。但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宁可自杀也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说法。但如果认真审读史书,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羞见江东父老并非是主要原因,而是从垓下之战开始,项羽所面对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不论是“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还是“迷失道,问一田父,乃陷大泽中”,项羽可以说是接连上当受骗…如果四面楚歌是汉军的诡计,项羽在事后多少还会懊悔的话,那么被田父所骗,也就是被种地的老农所骗,项羽是真的心如死灰了…毕竟项羽遇到田父的阴陵,春秋时就为楚邑,而欺骗项羽的田父则是地地道道的“父老乡亲”啊…
被敌人所骗还好理解,毕竟立场不同,但是被楚邑父老所骗,那是真的伤了项羽的心了…所以在遇到乌江亭长停船靠岸等在那里的时候,纵使乌江亭长百般劝说,项羽也不敢再相信了。项羽自己很清楚,“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再一再二的欺骗之下,他还敢轻信乌江亭长吗?万一上了船之后,船到江心被其所俘,然后被献给刘邦再各种受辱…所以,思前想后之下,再考虑到当年追随自己的江东子弟全军覆没,更无颜也不敢乘乌江亭长的船过乌江了。最终,项羽在绝望之际自刎而死…可以说,《史记·项羽本纪》洋洋洒洒数千字中,用了大幅的篇幅来描述项羽最后的境遇,包括但不限于同乌江亭长以及与汉将吕马童的对话,还有同部下的对话等等。只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便是《史记》,很多描述多少也是有所夸张的,但大致的经历应该是没错的,项羽自垓下战败,到乌江自刎,一路蒙受欺骗,所以才走了绝路。
可即便项羽过了乌江又如何呢?当时天下已尽为汉王刘邦所夺,就算项羽回到江东,想要重整旗鼓再争天下,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败了,就是败了,至少项羽勇于承认失败,敢于直面失败,并且能够为失败所负责,就冲这一点,称一句霸王是绝不为过的。但是呢,霸王末路,总是凄婉,或许这就是项羽留给世人最后的念想吧…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