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是不是不帮印度找补两句就不会说话了?他一个破开伯尔山口是哪儿有脸跟河西走廊比的?
印度守不住开伯尔山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菜。印度这个民族他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丁点儿军事天赋,好歹几千年的文明史了,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就连一个真实可信的军事家都没有,一个名将也没有,一场著名的漂亮仗都没打过,足以证明这个民族根本就不适合研究军事,人类武德洼地、文明战斗力底线。
开伯尔山口整体地形如下:
我给他分了三段:
第一段为防御前沿,长10公里,以阿富汗一侧山前冲积扇为起始,至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一个叫做“Torkham”的口岸为止,在河谷中几个制高点建立堡垒,最狭窄处建立关口并适当将城墙向山腿上延伸至无法翻越,最后在关口后方地势平坦处建立要塞。
第二段为防御纵深,自Torkham起,到Wali Khel为止,外关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关口,再在纵深建立一个内关,作为第二道防线。内关内侧再建立三个兵营,起到屯兵、囤积粮草和轮换修整的营地。最后在第三个兵营的后侧建立下关,依托地形作为最后的防守阵地,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敌军袭扰我后勤补给通道。
第三段为补给线,自Wali Khel经Ali Masjid至白沙瓦,这一段就是单纯的粮道、补给线。白沙瓦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筹措粮草简直不要太轻松,根本都不需要印度腹地千里迢迢运输粮草到前线。
就这个地形条件简直比河西走廊要强一万倍,后勤补给线短,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敌方补给线极其漫长,把这地方给中国历朝历代来守,必然是一个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我们来看看攻守双方的地形条件:
古代技术条件下印度一方补给区显著大于进攻方一侧,这是抵近要塞的临近补给区,根本不需要花运费的。
离开了贾拉拉巴德这个临近补给区,进攻一方的补给线迅速拉长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而古印度一方就已经到了他们最富饶、最重要的核心文明腹地了!
这你怎么跟河西走廊比呢?这个防守条件,碾压河西走廊一百倍好不好?河西走廊宽度更大,补给更为困难,地形也没有这么优越,防守难度要大上不少个数量级。
河西走廊最宽一百多公里,最窄也有好几十公里,纵深更是达到数百公里。开伯尔山口顶多顶多算一个要塞式的防御工事体系,河西走廊已经算是古代一个战略方向了,这个军事上两个完全不同的等级。
把这俩对比,相当于你把你桌子上的台式机,跟小半个互联网比。
以冷兵器时代进攻/防御作战规模计算,防守开伯尔山口的总兵力部署应该在前沿:6000~10000人;纵深:1.5至3万人;补给:5万左右民夫,这个规模,整个防御体系不超过10万人。类似于明清一个“镇”的兵力,可以与“大同”、“松潘”这种规模的防御体系类比。
这个老照片是松潘镇的照片,现在修复的松潘镇防御体系我也去看过,大致规模跟开伯尔山口差不多,跟整个“河西走廊”完全是两码事,根本不具备可比性。我还专程去过大同实地考察过大同镇的军事部署情况,大同镇的规模比松潘镇大得多,明朝尤其如此,整个大同镇的军事部署就足够碾压开伯尔山口的部署。
站在大同古城墙(重修的)上面可以很轻松的理解大同镇的军事部署逻辑,两侧是山、中间是城,最前沿有一个山作为屏障。
整个大同镇的防御正面宽度十几公里,防御难度远远不是开伯尔山口能比的。
换句话说,大同镇的兵力和工事配置,挪到开伯尔山口去,你就是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也打不下来。
对东西方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稍微有点儿常识你就能看出印度人守不住开伯尔山口的原因:一个字,菜。这就是个毫无军事天赋的民族,不会打仗,也琢磨不明白打仗的事情。
伟大的民族可不是互联网上耍嘴皮子就能有的,中华民族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里面唯一一个不是白人面孔的民族,其文化和军事底蕴不是印度这种垃圾民族可以碰瓷的。南亚次大陆气候炎热、降水多、耕地多、物产丰富,印度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储蓄的意识,也没有“防灾备患”的文化,说到底按照我的说法他就是个“重力坝文明”。啥叫“重力坝文明”?前段时间蛙蛙们特别热衷炸三峡大坝,我苦口婆心劝他们,那玩意儿是个“重力坝”,它现在本身就已经塌了,崩无可崩塌无可塌。印度文明其实是一回事,他也一样崩无可崩塌无可塌,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胡乱堆在一起而已。
所以,你看起来他确实挺高的,绵延了几千年;但这并不妨碍他就是一坨。
一个伟大的民族是靠血与肉、钢与铁铸就的。
关防关防,有关有防。光有个“关”,你不派人去防,白搭。印度人归根结底是在近现代由英国人给注入的“武德”,在他们自己内心里甚至都不大明白开伯尔山口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非暴力不合作”是不可能帮助一个民族伟大起来的,充其量,他这算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每次有人打进来就躺平,我够烂你就不会侵略我了,这就是印度人的国防观念。
中国自古就有极其强烈的“关防”观念,自战国末期,国防就是整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国家大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时至今日互联网上戏谑的说法,“钱不拿去当军费难道留着作赔款?”充分说明国防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扎根之深,任何一个国防上的重要关口,无一不是守得死死的,战争民族理当如此。
当然,近现代以来,地理上的“关隘”失去了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关隘”存在于更为抽象的地方。但中国人对于国防要害的重视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的。
这是四川西部深山沟里一处神秘的军事设施,无数个钢筋混凝土的地下洞窟,用砖墙封死封存,大概是修建于“三线建设”期间的军事设施。
这就是中国的底气所在。
简而言之,有这些设施在,中国将会是全球核大战之后唯一的胜利者。虽然我十分不愿意看到它启封的那一天,但一旦它启封,胜利就铁定是我们的,谁来都不好使。
这就是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不遗余力的巩固国防、修建关隘,尽管现在我们不修长城了,但是长城永远都不会消失。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天纵英才,无时无刻不睁着警惕的眼睛,守望着这片国土。
印度人到现在军事上的启蒙都还没有完成,幼儿园水平都不到,纯属是婴儿。你给他一个开伯尔山口他都不知道去守一下的那种水平,打起仗来完全摸不着头脑,进攻不知道进攻,防御不知道防御,从上到下从统帅到小兵就没有一个明白人,私斗凶恶、公战怯懦,胜则忘乎所以、败则一溃千里,最基础的军事常识和军事素养都不具备。
说白了,文明里缺了这一块。
我们需要研究的不是“印度为什么守不住开伯尔山口”,需要研究研究“为什么印度人没有军事概念?”
要培养印度人的军事概念,恐怕第一步是搞明白1962年是怎么一败涂地的。
到现在为止不少印度人还相信1962年是他们打赢了,少部分知道自己输了的人,也觉得只是挨了中国一顿“闪击”,几乎不存在诚心诚意服输的印度人,由此可见印度迄今为止军事上连最基础的启蒙都还没有。
政治上一蹶不振,一耳光揍得到现在抬不起头,想报复想翻身又无能为力,一直被挂着丢人现眼;
经济上饱受拖累,大量宝贵的军费白白扔在喜马拉雅山上,浪费在低效的一线对峙中,无法抽出军费发展海空军和高质量作战能力;
领土上无险可守,中国抓住窗口期果断出击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赶在印度回过神之前及时撤军占领边境要害,建立巩固防御,印度想报复都无从下手。
到现在绝大多数印度人都还没搞明白196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连带着不少军事上的门外汉还在嚷嚷“撤军吃亏了”,这属于军事上跟印度人一样的蠢。有险不守跑去抢地盘,你是挨揍没挨够吗?
蠢猪一样的水平。
老实讲我都不怕耳提面命给印度人教,手把手教他都学不起来,他文化里就没有这个基因,这是没法弥补的。你教了他守关隘,这都21世纪了大哥,21世纪我们都不守关隘了你晓得不?印度人到现在还孜孜不倦的跟巴基斯坦、跟中国反复争夺边境线上几个重要山口、通道,你就对他智商很无语:我们倒是不介意陪他玩儿,花几个钱把他拖在喜马拉雅山上不好吗?跟巴基斯坦争夺锡亚琴冰川,跟中国抢班公湖,海量的军费就此浪费在寸草不生的青藏高原,也免得他拿去搞高科技玩儿。
这就叫“一步错,步步错”。
蒋介石这个人虽然很多时候不干人事儿,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依旧是个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在国防与军事上,虽然算不上顶尖高手,但也不是印度人敢碰瓷的存在。这是抗战期间修建的“乐西公路”上最险要的一个山口:蓑衣岭。
乐西公路主要用于打通四川与云南的联系,在抗战后期主要是作为重庆万一失守的“后路”而存在,如果重庆守不住,则搬迁到西昌,依托安宁河谷做最后的抵抗。即使到了这种民族危亡的时候,即使当时的领导人并不算出类拔萃,至少也是知道要拼死抵抗的,至少也知道动用人力物力依托地形做万全的打算。
“血肉蓑衣岭”,短短五个字,浓缩了中华民族惊人的军事天赋与无畏的牺牲精神,死于蓑衣岭的筑路工人们,曾经在这里为民族争取最后一丝生机,站在这里更能理解开伯尔山口之于印度人是个多么可笑可怜又可悲的存在。
几个铁制的筑路工人塑像,在狂风暴雪中讲述着当年那段故事,仿佛是凝固的民族之魂。一个战争民族,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总会在艰苦卓绝的抵抗与舍生忘死的牺牲中,再次迎来曙光。
而印度是没有的。
因为他太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