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杏叶所谓的首飞不到48个小时之后,就有国外的航空技术专家,在网上发布了他们精心制作的、这架超级6代机从至少3个不同视角观察的内部结构的详细解析图,各种细节与尺寸标注可谓一览无余。而给出这些详细解析图的也绝非无名之辈,而是来自国际著名的专业军事杂志,也就是简SHI防务的御用航空专家所为。于是立即有围观者惊呼,说既然外国专家能够仅仅凭借网络上的几张静态图片,再加上短短不到半分钟的、首飞期间的模糊视频,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把银杏叶分析的如此透彻。那么加上西方世界一贯存在的强大航空制造实力,必然会在一两年之内,就造出与银杏叶同一水平的6代机,甚至是更强大的6代半,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如此一来,东大在战斗机领域的首次代差优势,
恐怕最多只能维持1到2年,就有可能陷入被反超的尴尬之中。看到这类评论,作者差点来个当场战术后仰。且不说这些所谓的西方航空专家对银杏叶的详细图解,都是标准的事后诸葛亮;而且都是在拿他们现有的知识与认知水平,来进行的所谓内部详细分析,期间的谬误自然是可想而知!比如在他们就认为机背的第3台发动机仅仅是位置与进气方式不同,完全想象不出真正的广域超级发动机已经实际装机该是什么样子。退一万步来讲,即使西方航空专家对银杏叶的整体内部结构的分析有99%是符合事实的,那么单独拿出超级座舱与远程空空导弹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是包括唯一超级大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再给他们10年的时间也无法攻克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银杏叶的高强度智能蒙皮,
同样堪称天顶星级别的高科技。都知道5代隐身机甚至是5.5代,已经是钛合金主框架,再加钛材合金与大量高端碳纤维来制造战斗机的外部蒙皮,多采用锯齿结构,最后再喷涂高端隐身涂层,这是当前5代隐身机的主要工艺流程。而且全球至今也只有2个超级大国完全掌握。但是到了5.8代,以至于标准6代机的时代,这套材料与工艺也将不再适合。这是因为6代机最低追求双4的指标,最终会到双6以上。在4倍音速的高空高速下,机体迎风面的持续气动加温就会到300摄氏度以上;如果是6倍音速,则会到450摄氏度上下。机头与机翼前缘等激波聚集的部位,甚至会到500度以上。不论钛合金还是高端碳纤维,都是无法承受的。要知道最传统的铝镁合金的航空主材,一般使用温度不超过150摄氏度,
高端型号也最多到200摄氏度。航空钛合金的耐热温度一般为500摄氏度,极限不超过600摄氏度;碳纤维在空气中保持原始性能的耐热极限不超过400摄氏度,一旦超过会迅速氧化而失效。只有高端耐热不锈钢的平均耐热温度为700摄氏度,极限不超过800摄氏度。这也是从米格25到米格31,都仍然坚持用不锈钢当主材的根本原因。但是用不锈钢造飞机,就等于一批拙劣的“菜刀”在天上飞,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银杏叶的隐身蒙皮,将彻底改变这一点。要知道航天飞机的耐热外壳,主要是耐热陶瓷,可以在1000摄氏度之下毫无畏惧。但是陶瓷虽然高度耐热,却是又脆又硬,非常容易脱落。哥伦比亚号的悲剧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能不能让特种陶瓷,突然变得如高端碳纤维一样韧性十足,
可长期耐受800度的高温,极限耐热程度高达1200度也不发生强度崩溃,还能吸收外来电磁波?在出现外力破坏甚至战损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自封闭能力。即使不能实现快速的自主修复,也至少能确保不严重的漏油漏气,整体密度不超过普通的航空铝材。这种超级蒙皮材料不但适合制造6代机,未来也可以大面积的运用在新式主战坦克或者装甲战车上,代替现有的合金内衬。有人说宇宙中的文明层次,首先要看对能量的利用程度;其实还要加上一个观察其材料科技的综合水平。长耳朵从月球上取回的实物,与所谓的阿BO罗样本大相径庭,正面的真实样本与月背样本也不一样,这里面大概率有真正的超级好东东;而不是一堆纯粹忽悠人的火山碎屑,还装模作样的用氮气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