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朗普一直把关税作为对外斗争的工具。从他的第1任期开始就是如此,在他的眼里,关税是一个非常棒的武器,以至于在大部分时候,关税都被作为他一言不合就举起来的大棒。
这让世界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就是美国的关税,似乎主要是用来针对其他国家,迫使对方屈服的一个工具。但实际上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他的很多政策正在走向深化,包括关税在内,它的意义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在特朗普的第1任期内,关税还可以像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贸易战的武器,因为他加征关税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我们,所以它的对象是单一的,目标也是明确的。
但是到了第2任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我周一的长文章里面也着重讲到了这个变化,就是关税加征的对象,从单一的对手,已经转变为普遍的贸易伙伴。甚至开始泛行业化,也就是不再有明确的对手国家。
在特朗普的第1轮加征关税中,首先是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了25%的关税,但是随后又暂停执行一个月。目前来看,这个加征的关税是否会继续执行,主要还是取决于美国的战略目标,也就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地缘政策上屈服。
特朗普第2轮加征关税,主要是针对我们,加征了10%的关税。随后我们对美国也做出了反击,目前来看,美国再进一步加征关税的空间并不大。因为美国实际上也很清楚,这部分关税,大部分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的,继续加征关税,只会加剧美国的通胀水平。
特朗普第3轮加征关税,是对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其前三大钢铁供应国。除此之外,欧洲约25%的钢铁也出口到美国。
也就是说针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争,将从加拿大和墨西哥,扩大到巴西和欧洲。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来,美国加征关税的方向,正转向普遍化。
02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步伐,可能还只是刚开始,远远没有到要停下来的时候,除了前面说到的三轮加征关税之外,根据特朗普最新的表态,美国接下来将会对所有的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已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
实际上如果美国将加征关税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这个操作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用传统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美国给人的感觉是有一点想挑战全世界的意思。
而实际上特朗普向所有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这个操作,很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对外斗争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借助这个形式,在改变美国国内的经济利益结构。
特朗普名义上是在加征关税,但实际上其实正在改变美国的税收方式,通过对外加征关税,对内减税,来实现税收方式的转移,未来有可能用关税直接替代内部的各种消费税,这样包括各州的税收会更加向联邦税收集中。
第二个方面是这可能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制造业回流,而恰好相反的是已经默认制造业回流失败,或者说不太现实,因而把针对单一国家的关税,变成了所有主要的贸易伙伴,把少量产业变成了大部分产业,这说明关税已经成了新的增税手段,是为了开源,而不是为了服务于全球产业链重组与转移。
进一步讲,这也是默认了美国的金融美元立国的基本国策,输出美元是始终需要坚持的战略,搞制造业回流是不现实的歪门邪道。既然如此,强美元战略,仍将是美国一切政策为之服务的核心。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在周一的长文章中重点阐述了这背后的逻辑,也就是表面上看到的加征关税,似乎是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但实际上就像都加税等于都不加税是一个道理。我们在特朗普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中,敌对等级其实下降了。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就是贸易战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特朗普最初设想的意义,再坚持已经变成了一种无奈之举。所谓的全球产业链重组和转移,也因为难以实现够设想的战略目标,而变得失去实际意义。
从美国整个的战略调整来看,一系列的政策,似乎在底层逻辑上,都从外部收割开始逐步转变为内部的调整,这个结果就是我之前说到的,随着金融战和科技战的失败,美国内部将不得不进行大清洗,美国内部的国际金融资本,将承担最主要的失败责任。
至于美国内部清洗的程度,或者说最后到底是资本势力之间残酷拼杀,还是握手言和之后相互妥协,就要看最后博弈的情况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希望他们都不要屈服,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