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301条款签署总统备忘录,决定对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同时对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做出限制。这个“3.22事变”标志着美国正式拉开对中国贸易战。到2025年3月22日,将满七年并进入第八个年头。而此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国抗击美国贸易、经济、科技的新型战争可能离结束已经不远。
当年的抗日战争如果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算起,到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总共八年零两个月。如果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算起,是十四年。
而今对美国的抗战,如果从“3.22事变”算起,可能总共也是八年。2011 年 11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布美国是 “太平洋国家”,并将 “留驻” 亚太,同时奥巴马政府提出 “转向亚洲”(也称“重返亚洲”) 战略。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 “前沿部署外交”,希望利用巧实力外交实现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此后,“转向亚洲”这个说法让欧洲很是不爽,所以不久该战略又被命名为“亚太再平衡”,正式拉响对中国的遏制战争。如果从美国提出“重返亚洲”,后改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算起,到今年正好也是十四年。
无论算新的八年抗战还是新十四年抗战,关键在于其结束之时即将来临。
看来曾被认为是抗日神剧中的台词好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说“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太过夸张,但说“还有一年”是可以看到宏观迹象的。
2024年底到2025年初,中国就已经开始转入全线反攻。新的尖端军事装备和科技突破几乎天天充斥媒体。2025 年 2 月 1 日,二进宫的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签署三项行政命令,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针对中国的行政命令规定对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征收10% 的额外关税。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加税是虚晃一枪,双方剑拔弩张一番后马上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加税行动延后30天。
中美之间却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分别宣布,2月10日起将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具体来说,对于煤炭和液化天然气,中国将征收15%的关税,而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车等商品则加征10%的关税。商务部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请注意与2018年刚开始贸易战时一部分一部分加税不同,这次美国对中国的加税范围是“全部”。但是,与2018年整个中国震动,媒体一片沸腾不同的是,这次中国媒体好像都没太多人关注这个事情,甚至几乎都没任何公知跑出来说中国会失败的话。这是否与马斯克突袭并关闭美国的国际开发署(英语: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缩写:USAID),解雇大量的相关人员,从而很可能断掉全球公知们的狗粮有关?还是对中美贸易战,即使是中国的公知群体也基本公认美国不再有任何优势可言有关?我认为与两者都有关系,但公认“大势已定”的关系更大,毕竟钱给的再多也不能去硬要否认明摆着的事实,况且可能还拿不到钱了。因此,中国对美国贸易战的新八年抗战已经进入收官之年。
美国对“全部”进口的中国产品统一加征10%关税,这种方案可能只需要川建国同志一个人就可以制定出来、没任何技术含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针对性地选择美国主要产品进行加税。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为415.84万吨,占到同期进口总量的5.4%,位居中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国第五位;进口金额为171.80亿元,平均每吨约为4131元。而2024年中国全部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平均单价约为每吨4090元。从这里可见,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价格相对高一些,占比也不算太大。所以,对这部分产品加税,可以大量减少进口,同时对中国液化天然气供应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
2024年全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煤炭121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2%,总金额约为140亿人民币。
请注意以上两项加税幅度为15%,超过美国的10%,是增量模式的反制。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为963.97万吨,占到同期进口总量的1.7%,位居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第11位;进口金额为428.53亿元,平均每吨约为4449元。而2024年上半年中国全部石油进口平均单价约为每吨4180元人民币。美国石油主要为页岩油,相对开发成本比较高,并且运费也比较高。同时,由于中国新能源车战略开始大见成效,2024年中国进口石油数量为5.53亿吨,同比下降1.9%。可以预见由于新能源车数量不断暴增,新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未来石油进口的长期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通过加税大量减少从美国进口石油,有利于中国降本增效,有利于顺应新能源结构。并且,中国目前石油进口来源国众多,很多国家需要中国通过石油进口支持。所以,此时美国打贸易战中国才是求之不得。
2024年全年,中国从美国总共进口农业机械约7亿美元,汽车(底盘)总共进口约4亿美元。这些金额都不大,影响很小。只是中国在这些领域技术进步较多,需要完成国产替换了。
除关税反制外,2025年2月4号,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公告,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是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材料之后再度扩大对美“金属战”“原材料战”。同日,商务部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在“实体清单战”“公司制裁战”等战场,中国已经毫不手软,甚至主动出击。包括调查英伟达、谷歌垄断等。
金属战、原材料战等可以说不仅把美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且其影响甚至比芯片力度还要大。这些基础金属和原材料应用很广,美国很难找到替代。
中国对美的抗战已经从最初的“缩量反制”,“对等反制”越来越向“增量反制”,“加倍奉还”、“十倍奉还”等模式转变。从“反制”转向“彻底解决问题” —— 既然屡教不改,没完没了,那就不如照着把对方彻底干翻拉倒的目标来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