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上可以有两个帮派,但一个帮派里只能有一个老大。
当陷于里根的反苏狂热的美国想明白这个道理时,已是1989年:日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苏联,人均已经超过了美国,而西德的经济总量也不比苏联低多少。
美国只好紧急转向,搞外交小动作阻止西德合并东德,奈何连东德的大哥苏联都大势已去。
幸而两年前广场协议埋下的暗雷及时引爆,在苏东剧变开始的同时,日本也开始失去三十年,很巧,不是吗?
常有人设想如果苏联没有解体,但没人想过如果苏联解体时日本经济没有衰退,不再需要美国保护又能吃到后冷战红利的日本会发展成什么样。
绝不能把中国简单地当做经济加强版的苏联:中国在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下并非外来者,而是二把手。

帮会龙头最怕二把手也想当话事人
这意味着中美关系远远不同于美苏关系:双方不是一心只想取对方性命,而是想取代对方的生意。
大部分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苏联发展的军事威胁,但中国产业的每一步进展都会冲击到美国的产业。
抛开意识形态的纷争,半个多世纪里被美国当做敌手的俄国,最佳的角色应该是美国的打手。
冷战后期至今,世界制造业有三个中心,东亚、西欧和北美。
事实证明,三个制造业中心里北美是经济竞争力最弱的一个,但也是唯一不受俄国地缘威胁的一个。
试想如果中欧的易北河边和东亚的外蒙边境依旧驻扎着俄国的装甲集群,巨大的防务压力下欧盟和中国还能否取得如此经济成就。
美国发展制造业的最佳途径不是直接和中国欧盟竞争,而是为俄国提供物资和武器,让俄国的军事压力打压中国欧盟的生产力。
与其提高自己,不如拉低别人。
如果有俄罗斯当打手,美国不需要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和世界第一的军费,省下的钱又能投入经济建设。
理想很丰满,现实难免有亿点意外:
虽然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动荡和能源危机重创了欧盟制造业,但“用物资养俄国做自己的打手”的却是中国。
而美国的制造业在不受俄国威胁的情况下也早已败光,军费不仅庞大而且低效腐化。
立志做里根第二的川普在对俄国的问题上和里根截然相反,上任不久就停下对乌克兰的援助,然后要出卖乌克兰换取俄乌停火。

联俄抗中,一直在川普计划之中。
搞笑的是当俄军主力陷入乌克兰无力他顾时,网上总有炒作中俄矛盾的声音;如今俄国有机会抽身,担心俄国威胁的人反而没了。难道俄罗斯对中国的威胁,和拜登投放的狗粮成正比?
川普联俄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己基本盘的凝聚力,因为俄罗斯对全世界保守派有巨大感召力,红脖子当然也在其中。川普的首要任务是集权改革,外交服从内斗需要。(《夺岛要为集权改革服务》)
再者,就算川普联俄真心是为了抗中,他的想法也未必执行得下去:他刚解散国际开发署废了民主党在外交上几十年的积累,民主党凭什么不能让他的外交决策也毁于一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内斗严重到庙堂没有统一谋划的国家,是搞不了外交的。
一国三公,无所适从。万斯把欧洲国家挨个喷了一遍,是因为川普要搞新的外交政策,还是因为这些国家以前听民主党的话?
如果欧洲这次听从了川普,以后民主党又上台了会不会因此又被美国喷一遍?
俄国也有这样的担忧,就算如今响应川普背刺了中国,将来民主党胜选后不认账怎么办?
小镇推测,考虑到内部政局的稳定度,美俄加在一起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美国内斗已经外溢到在外交领域左脑攻击右脑,俄罗斯禁卫军继承法的光荣传统也在等待复兴。此时把民营巨头请一起开会的我们,简直是“风景这边独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能形成共识一致执行的政局做基础,任何精妙的外交布局,都会在内斗抽风中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