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情况如何?俄罗斯海关是在故意给中欧班列“添堵”,还是事出有因?本文试图分析一二。
在正式探讨这一新闻事件前,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欧班列发生的一些事情。
中欧班列,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铁路线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中欧班列的线路一般是从中国的苏州、武汉、郑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地出发,经过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到达波兰的罗兹和华沙、德国的纽伦堡和杜伊斯堡,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等地。
注意,中欧班列的主要货量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虽然也有一些到俄罗斯莫斯科的货物,但在这条线路上,俄罗斯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货物过境国家而存在。
中欧班列线路推出后,因填补了海运和空运之间的空白而广受好评,世界的主要物流公司都在使用中欧班列。为了描述其发展变化,我们可以把使用中欧班列的物流公司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欧美头部物流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公司,业务范围集中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运输;
第二类是规模较小的中资公司,中欧和中俄之间的业务都在经营,以欧洲的为主;
第三类是规模更小的俄资公司,主要经营中俄之间的货物运输。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外资公司在中欧班列原始线路没有停止运营的情况下,率先宣布停止使用中欧班列,这种做法其实是严重违背自身商业利益的。当时欧美出台了一堆制裁俄罗斯的法令,包括在海运领域停止到俄罗斯的中转服务,导致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海运陷入实际上的停滞,此外,还有欧美航空公司避开俄罗斯领空等。在当时欧美各行业集体制裁俄罗斯的大环境下,外资物流公司停止使用中欧班列原始线路的行为说不上有多突出。
俄乌冲突的双方由于战争,都需要大量的物资,其中不止包括直接用于战争的军火,还包括大量的例如化学原料、无人机组件等军民两用物资,和一些实际上可以用于军事用途的对讲机、防弹板、迷彩服、军靴等民用物资。
由于在俄乌冲突中,波兰等欧洲国家大力援助乌克兰,尤其是波兰持强烈的反俄立场,俄罗斯在发布于2022年3月9日的313号令中罗列了一些禁止过境俄罗斯的产品,防止这些产品被他人用于支援乌克兰。
由于中欧班列原始线路是双向的,欧洲为了防止俄罗斯进口可以用于战争的物资,也颁布了一些法令,禁止某些产品进入俄罗斯境内——即使这些货物的最终目的地是中国,也不可以,估计是为了防止这些物资在中途被俄罗斯拿走。
如此一来,很多产品就没办法走途径俄罗斯的原始线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