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条短的。
主要是讲这件事:后台有不少人在问说,前段时间,山东、浙江这两个经济大省,都出现了负电价,这说明了什么?
为了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点,这里就讲一下当时的情况:1月19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出现-0.2元/千瓦时的最低价;次日,市场最低价再次触及-0.2元。
为啥是-0.2元呢?
因为有规定,跌到这个价,就不能再往下跌了,这个价格差不多,相当于我们股市的跌停板。
之后在1月21日,浙江电力现货最低价到了0元/千瓦时。
但这件事引发很多人关注,恐怕还是因为浙江,因为山东出现负电价的现象,其实更早:2022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就有有176天全天最低电价小于0元/千瓦时,其中共有135天出现-0.08元/千瓦时的最低负电价。
到这里,就可以说说为啥会出现负电价了。
主要原因,其实还是新能源扩张力度大。
就拿浙江来说好了:有这么一组统计数据,至2024年底,浙江新能源装机达到568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渗透率已经突破了40%,其中光伏装机4727万千瓦,风电装机649万千瓦。
我们都知道:发电这东西,不像做产品,做出产品可以搞库存,但发出来的电,基本就得赶紧用掉,如果蓄能容量跟不上,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发出来的电,用不掉的情况,就可能出现负电价。
前段时间,浙江为啥会出现负电价呢?
时间点在13点,也是下午1点,正好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当时光伏发电量达到最强,但这种负电价,是随着阳光强度下降,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过去的。
类似的情况,我之前也写过:德国步入2025年后,也经历了多次负电价:像在1月2日,德国电力批发市场日内价格出现了连续4个小时的负电价。
主要原因我当时也说了,当时欧洲的冬天,其实基本上没啥风的,但今年年初,德国沿海突然吹起了大风,风力发电量飙升,风力发电能力超过40吉瓦,高于当地24.7吉瓦的平均电力需求,结果出现了负电价。
怎么解决负电价呢?
办法其实挺简单:那就是想办法,多建蓄能设备,比如说抽水电站啦,像前段时间,在江苏金坛建的盐穴蓄能站啦什么的,发现发电量多了,就赶紧把它存起来了,之后再用,就行了。
当然,这种办法一是挺费钱的,二是效率低,毕竟这种发电量超过用电量,整个时间加起来,实在是太短。
到这里,光就这件事本身,说得其实差不多了,但透过这件事,我们却能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这些年,很多人吹嘘,甚至讲了很多次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压根就没来!
为啥这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