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正式推出下一代先进战斗机F-47,并称其“全面领先”,且必将引领蓝星未来空战格局。客观的说,玩具装备的先进性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的与进程,但实事求是的讲,人始终应是战争的核心要素。而如果提到人的影响的话,就不得不提及美国空军自1975年开始的红旗演习,该演习至今已历经50年,是蓝星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效能最突出的空战演训平台。红旗演习,英文名为Red Flag Exercise,是美国空军依托内华达州内利斯基地的仿真战场环境,由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组织的多维空中对抗演练。
说起来,红旗演习的诞生直接与越南战争中美军的空中失势相关。彼时,各类技战指标明显优于越南空军米格-17战斗机的美国空军F-4“鬼怪”战斗机竟然屡屡失利,在空战中多次被击落击伤,为此,美国空军立即启动专项研究,就F-4同米格-17的对战全过程中寻找原因。历时半年的研究,美国空军最终找到了三个重要原因。首先,美国空军驾驶F-4的飞行员过度依赖雷达制导导弹,缺乏近距格斗训练,致使在被越南空军米格-17近身之后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其次,设计更加紧凑的米格-17相对于F-4而言拥有更佳的灵活性,加之越军飞行员长期接受苏联教官的战术训练,使得其近身格斗能力明显优于美军飞行员;最后,美军飞行员自朝鲜战争之后就没有开展过有组织的近距离对抗性训练,致使美军飞行员在近距离对抗性训练上的总时长大大低于越军。由此便得出结论,美国空军的训练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缺乏渐进式训练的适应过程,美军飞行员首次参加实战就面临生死考验,往往难以有效应对。
为此,美军决定改进现有训练体系,自1975年起,于内华达州的内利斯基地建立空军实战化训练体系。然而,在1975年的首次红旗演习中,美国空军暴露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假想敌部队,使得所谓的实战对抗演练更像自己在左右互搏,无法达成模拟敌军、锤炼本领的目的。为此,在1976年,美国空军以F-5E战斗机为主要装备,成立了代号为“入侵者”的假想敌空战中队。该中队成立之后,完全复制美军对手的各类战术,首批成员除了需要学习俄语无线电口令等内容外,还系统复现了苏式战斗机的经典战法。除此之外,该中队列装的F-5E不仅模仿了越军战斗机的涂装与雷达特征,还在空战环境中模拟了包括东南亚特有的积雨云层,越军地面防空火力威胁区等细节设置。这种基于认知的沉浸式对抗训练,使得美军飞行员在首飞阶段就面对类似于真实战场的挑战,更有利于应对实战中的复杂挑战。
然而,越南战争在红旗演习刚步入正规后便宣告结束,美国空军未能在越南战场上有效检验红旗演习的具体成果,但这一训练体系却得到了坚持和发扬,到了后来,红旗演习将空战训练的单一机型对抗,逐渐升级为涵盖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的体系性对抗,而这对于美军现代化战争理念的落实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飞行员在空战中先后击落对方数十架战机,己方损失却微乎其微,这充分证明了红旗演习训练体系的现实意义和强大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苏联早在1983年就已获得美军AIM-7F“麻雀”导弹的残骸,但僵化的训练体系使其难以有效应对美军的动态对抗训练模式。而在情报部门技术支持下,美国空军的假想敌部队则精确复现了苏制战机的雷达信号特征和电磁频谱等关键参数,飞行员遴选也实施择优机制,仅向累计飞行时数超1000小时的优秀飞行员开放申请通道,入选者还需接受数月的沉浸式特训,系统掌握苏霍伊、米格系列等主力机型的战术体系。
此外,美国空军的假想敌部队始终保持装备代际优势,早在2015年就引入AI战术辅助系统,构建实时演算的智能对抗数据库,实现战术模型的动态进化。同时,除列装F-35、F-22等第五代主力战机外,美国空军假想敌部队还通过多渠道获取米格-21、苏-27等外军机型,形成了涵盖三代至五代战机的完整空中力量矩阵。而这还仅仅是假想敌部队的装配,举办红旗演习的内利斯基地,在这些年里特别引入包括地空导弹发射车、野战防空火炮群及工业级设施在内的退役装备,另外集成S-300、S-400和我国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模拟系统、机动式相控阵雷达阵列及电子战干扰设备,构建了具有真实物理特性的战场环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模式不仅还原了复杂电磁干扰、地形遮蔽等实战要素,还能够通过参数化模型库准确模拟对手装备性能。此外,内利斯基地率先实现虚拟现实与物理实景的高度融合。飞行员佩戴的先进头盔显示器可同步叠加数字化威胁标识与真实战场态势,提供360度全景战场感知。
因此,美军的红旗演习历经50年的演进,早已突破单纯的军事演习范畴,进而构建出从战术演练到战略博弈的多层级对抗系统。而由红旗演习所衍生的绿旗、蓝旗、银旗、黑旗等系列演习,则进一步将多域对抗理念辐射至联合指挥、网络攻防、太空作战等新兴领域,构建了美军覆盖全兵种、全维度的立体化训练矩阵。训练必须贴近实战,战时才能有效打赢,美国空军持续50年的红旗演习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启示,而自2011年开始我国空军开展的“金头盔”竞赛,正是对诸多启示的现实回应。敌在进,我们更要进,只有进无止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