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关税大战打得热火朝天。双方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阵刺刀上的寒意。长此以往下去,最终就只能靠拳头说话了。
但战争的第一现场却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中美之间。哪怕我们发动统一之战,美国人也不会在中国生产力如此旺盛的情况下来为第三方冒险。通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那个坐山观虎斗的国家,等到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后,它才打着正义的旗号出手。至于到底谁是正义的,那就一定是由美国来定义了,因为只要它出手,它参与的那一方就一定是正义的。
西方世界对对于历史的定义比较现实,那句“历史是有胜利者书写的”名言,正是出自一名德国纳粹军官之口。当然,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还有下半句:“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这几年,美国和欧洲在关于二战历史的回顾上,总是竭力避免关联上俄罗斯和中国的牺牲与贡献。在它们看来,只要不提中国和俄罗斯,那么二战的胜利者就只属于美国和它的小弟们。只是很可惜,即便按照西方的定义,世界的近代史也不可能由它们来任意编撰,因为中俄,特别是中国,并不是这场博弈或未来博弈的失败者。我们也有自己的历史定义权。胜负既未定,未来岂可知?
美国既然已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尝到了胜利者和定义权的甜头,这一次,它依然不会意外,除非是有人直接对它出手。也或者是除了它自己出手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会不会有人直接对它出手?答案是否定的,当前这世界,有资格向美国出手的国家并不多,甚至连屈指可数也算是夸张的。而目前我们看到有资格对美国出手的国家,都没有意愿出手。就像是中国,根本就没必要向美国出手,越是和平的环境对我们越有利。因为我们是生产者,是贸易方,是全球化的积极推行者和主动倡导者。而这些都是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来支撑的。至于俄罗斯,诸位看看它和乌克兰打仗的模样,也就可以知道如今的它是不是还具备向美国挑战的实力了。不要说实力,就是它的胆量胆量恐怕也都是由惰性气体填充的。虽然它目前在俄乌战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的确不具备挑战美国的实力与勇气,当然,它更加没有挑战美国的理由。
那么美国是否愿意自己出手来解决问题呢?答案其实前面已经说过,根据历史经验,它不可能做这样的事。虽然没有国家来跳上擂台和他比武,但它也知道,真要有人跳上来,自己未必挡得住。所以它是不会主动打擂台的。更何况,它还有历史的经验告诉它:等待机会一击必中,贸然出手血本无归。
但是机会也是需要创造的。如今的世界,是这样一种情况。非洲作为一个远离各大势力的大陆,且发展相当落后。即便真的打成一团,都无法撼动各大势力的根本利益。所以,即便乱,也乱不到哪里去。而南北美洲,有美国的坐镇,小斗此起彼伏,大斗难以成器。而事实上,在中国周边的东亚以及中亚,其实也是这样。这是因为中美作为地缘稳定器,周边国家很难翻起大的水花。
虽然中国周边的环境因为外部势力的介入而显得较为纷乱,但只要无法突破中国的按压之力,这种纷乱也就难成气候。比如号称世界第三陆军的越南,比如号称世界武力第三的印度,更不要说啥也不是的菲律宾了。至于日本和韩国,它们本身就认为自己是穿鞋的,是利用别人而非被人利用的,所以,它们一旦开始和中国在军事上较劲,那也就意味着美国正式上场了。也就是说,日韩一旦动手,也就等同于和美国正式开片。
一个区域内拥有一个大国既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悲哀的是你永远也无法超越这个大国成为人中之龙风,幸运的是你可以托避于这个大国的屋檐下得以享受一分平安和稳定。最起码大的战争很难在这里爆发。当然前提是这个大国自己没有兴风作浪侵占它国的野心,就像当年的德国。
所以,一旦这个世界到了需要用暴力手段来解决无法调和矛盾的阶段,爆发点一定会是从某个位置重要但却又缺乏大国稳定器且能够作为矛盾消解点的地方开始。而遍观整个世界,具备以上因素的区域有且只能是欧洲或者欧亚大陆交界处。
眼下的俄乌战争,特朗普基本上已经无力调停。本轮关税大战中,如果特朗普无法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美国对于全球的影响力势必会再下一个台阶,而欧洲和俄罗斯显然也就不会再把美国当成一个必然的战争因素。有没有美国的介入,它们都势必会想办法达成自己的战争目标,俄罗斯想要借机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而欧洲也必然会竭力反抗。再加上英国这个欧洲大陆以外的政治搅屎棍,俄乌战争即便无法扩大,欧洲对于地区的稳定作用也一定会被极大削弱。由此,埋藏于欧洲内部的矛盾就会凸显。
比如以波兰为代表的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矛盾,比如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亚欧大陆分界线两侧的矛盾。这些矛盾由于欧洲老牌帝国影响力的削减,失去了稳定器作用,从而矛盾激化,波折不断,比如土耳其和希腊的领海之争,比如叙利亚的控制权之争,比如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矛盾,再比如关于乌克兰后续发展的分歧之争等等,都会因为中小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大的矛盾集中爆发。
而域外大国之间的矛盾,也因为希望在非本区域内解决矛盾,而不断从外部刺激这种矛盾的激化。从而使得战争最终在欧亚交界处爆发。
基于对这种危机的预判,欧洲人正在越来越担心自己再次沦为三战的起始点。所以,它们目前对于美国的戒心最重,因为它们已经明白美国如果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困境的话,它是最有可能在欧洲挑起战火的。所以,欧洲要么团结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抗力来抵挡这种介入,让欧洲恢复稳定器功能。要么就只有借助其它大国力量来抗衡美国的介入。
这时候的欧洲只有这两天路可以走。只是团结一致对于欧洲来说,看上去较为容易,但实际上却步履维艰。因为欧洲各国的团结性早已经被美国和俄罗斯破坏殆尽,想要团结,谈何容易。倒不如欧洲本区域内的大国借助区域外大国的力量,对美国和俄罗斯形成制衡。让欧洲可以达到一定的喘息之机。这几乎已经是欧洲唯一可以走的道路。
所幸,欧洲还能找到这样的大国力量,这种合作不需要所有欧洲国家的统一意见,只需要欧洲区域内几个大国的认可即可。所谓借外力而平内患,并不一定是发动对外战争,引入外部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制衡能力,也算是一条道路。虽然这样会让渡一部分欧洲自身的利益,但总比被美国或俄罗斯一锅端了要好太多。
于是,我们也就清楚欧洲的下一步会怎么走了。只是如今的特朗普还在忙于关税大战,忙于为自己的财富和权力添砖加瓦,大概率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但美国的精英阶层,应该有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针对欧洲的绳索,也开始一步步勒紧了。不信,你去问问一个叫做奥古斯丁·埃斯科瓦尔的人,他已经在绳套里先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