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承认有战机被击落了。但还有很多事情悬而未决。比如,巴基斯坦是如何击落印度战机的?
今天我们给大家转发一篇文章,文章来源公众号:观雨大神经,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假设你是一支军队的总指挥,现在正在打仗,而你的副手突然被国防部解职,你会不会有压力?
这取决于这个副手被解职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怯战,那确实压力山大。因为这意味着领导们已经不允许你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再后退半步。
4月30日摆在印度空军参谋长普里特·辛格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处境:
此时正值新一轮印巴冲突的关键阶段,而他的副参谋长、为印军服务了40年的老将军达哈卡尔在这一天突然被解职(以退休的名义)。
原因是他前一天向与巴军对峙的本方战机下达了撤退命令。
(注:印军没有总司令一职,参谋长为实际上的一把手,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莫迪。)
撤掉达哈卡尔,印度高层的意思非常明确:这一轮印巴冲突,只准进不准退、只准赢不准输。
这也不奇怪,毕竟此次冲突本来就是印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刻意挑起的。
莫迪老仙以有心算无心,趁巴基斯坦不备突然动手,下定决心要在这个“软柿子”身上咬一口。
如果这都赢不了,那三哥以后在南亚次大陆就不用混了。
只是在军中服役已有40年的老将军肯定不是傻子,他当时下令撤退自然有他的道理。
而这个道理,作为参谋长的辛格当然也心知肚明:
印度空军的实战能力堪忧。
但莫迪乃至整个国家肯定不会听他的解释,毕竟印度在空军建设方面可是一点也没少花钱。
- 首先是豪掷88亿美元购入的36架欧洲“上等马”,号称“打遍天下除美国以外无敌手”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 然后是浓缩苏俄战斗机设计精华、由印度斯坦公司组装的259架苏-30MKI重型战斗机(本来是272架,后来摔了13架)。
- 还有大量前法系主力战机幻影-2000和前俄系主力战机米格-29。
- 最后是研发周期长达40年、浑身闪耀着恒河之光的光辉战斗机。
这些飞机加起来,组成了世界上仅次于中美俄的世界第四大四代机机群。
你跟我说“实战能力堪忧”?
所以辛格没得选,他必须往前冲。
如果你是辛格,你会怎么办呢?
第一节,辛格妙计安天下
不得不承认,辛参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周后,他就拿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作战计划。
5月7日凌晨0点10分,72架包括阵风、幻影2000、苏-30MKI和米格-29在内的庞大机群兵分多路向巴基斯坦呼啸而去。

这个规模在整个二战后的人类空战史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辛格的作战计划就是一把梭哈?
当然不是。
辛格的计划非常巧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印军将通过一场难度很低的战斗,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一场巨大的胜利。
这要怎么做到呢?
根据现在披露的资料显示,印军当晚起飞的那72架战斗机并不是去和巴基斯坦拼命的,他们甚至连巴基斯坦的边境(实控线)都没打算跨过去。
印军真正打算做的,是蹲在本方境内,由苏-30MKI和阵风朝巴基斯坦的地面目标发射空对地导弹(俄系布拉莫斯导弹和欧系SCALP空对地巡航导弹)。
其他战机则充当带刀侍卫的角色,负责分散敌方注意力,等主力砸完场子就可以一起回家了。
苏-30MKI发射布拉莫斯导弹:

而之所以一次出动这么多架飞机,主要是为了通过发射导弹的数量优势来突破巴基斯坦的防空网。
大晚上突然从多个方向齐射数十发导弹,对方不可能来得及反应,高低也能打中几个目标。
王八拳,但有效。
更重要的是该计划还完美适配了印度空军的实际水平:
需要高度配合和专业分工的复杂行动是干不来的,但大家约个时间一起上天打几发导弹还是很轻松的。
毕竟打击地面目标跟真正的空战比起来,简单了不止一个维度。
这是因为地面目标是固定靶,你在发射导弹的时候甚至不需要雷达探测;只需直接输入一个经纬度坐标,用GPS导航闭眼砸过去就行。
我上我也行了属于是。
打完后三哥就可以拿着这个战果配合印度大乘赢学大吹特吹。
到时候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就是:
印军在一场史诗级空战中大败巴军、巴基斯坦火光冲天、巴军大量战机和导弹如树叶般落下、巴基斯坦彻底崩溃…
南亚兵法,恐怖如斯。
不过印军难道不怕巴军挨炸后派战斗机飞出来揍他们么?
这就涉及到该作战计划最核心的一个因素了:
射程。
空对地导弹相对空对空导弹的尺寸更大,速度更慢,结构更简单,所以射程也更远。

印军此次空袭所用的布拉莫斯空对地导弹能打300公里远,而他们用于空战的米卡空空导弹射程仅为50公里。
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认知里,空战距离大概就是50公里左右的水平。
虽然我国出口给巴军的出口型霹雳-15空空导弹已经在说明书上写明了有145公里的射程,但三哥仍旧不屑一顾。
因为根据他们自己丰富的国际采购经验,各国宣传的军备参数一般都存在夸大的情况。
而且空空导弹打的是移动靶,需要雷达制导,所以雷达的探测距离就决定了导弹攻击距离的上限。
考虑到“高级货”阵风的雷达探测距离都不到了145公里这么远,那个“低端货”歼-10C(出口代号歼-10CE,下文统称歼-10C)自然更不可能看那么远。
所以三哥掐指一算,实战中霹雳-15的有效攻击距离有个100公里就顶天了。
300公里 VS 100公里,优势在我。
按这个数据,如果巴基斯坦空军想反击,那就必须冲到距离印军飞机一百公里内的地方。
那时候印军早撤了。
而且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印军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都会仗着射程优势蹲在本方境内。
所以巴军如果想抵近印军,就必须飞入印度境内。
那性质就严重了。
该行为会导致巴基斯坦在国际舆论上陷入被动,他们大概率是不敢的。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巴军战斗机真的头铁追上来,咱印军阵中不是还有“五代以上一换一,五代以下我无敌”的法国阵风战斗机么。
这可是用来对付隔壁歼-20的“尖货”,拿来打对面那个什么歼-10C还不是手拿把掐?
说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计划都堪称万无一失。
甚至可以这么说:5月7日凌晨的这场战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一场秀。
只是这种不讲武德的大规模偷鸡行为不会遭到国际谴责吗?
很无奈,大概率不会。因为现实中的很多大国都希望印度赢。
印度有不少武器都购买自法国和俄罗斯,所以法俄自然希望印度能在冲突中打出成绩,为自己的武器做广告。
英美则站在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上,暗搓搓的希望印度搅乱中国周边局势、消耗中国的资源和注意力,以提升他们在印太地区的优势。
别忘了,印度本身就是美国主导的印太地区四国同盟的成员(印、美、日、澳)。
而且现在还是关税战的关键时期,印度如果能好好教训一下中国支持的巴基斯坦,其他国家自然就更不敢跟着中国一起对抗美国的关税霸凌。
也就是说三哥只要能得手,不管手段再怎么龌龊,也会得到世界主流舆论的支持。
而从纸面上看,巴基斯坦GDP仅为印度的十分之一(3000多亿美元),国防预算则为印度的六分之一(100多亿美元)。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还要面临国际舆论的恶意偏袒,这就是丛林世界。
公平?不存在的。
第二节,偷鸡不成蚀把米
5月7日凌晨0点10分,印军战斗机开始从多个机场陆续起飞,这场规模庞大的空袭行动正式展开,行动代号:辛多尔(译为“朱砂”)。
夜幕下的巴基斯坦,似乎已经在劫难逃。
然而印度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飞机刚刚起飞2分钟后,巴基斯坦空军就已经启动了应急响应。
三哥所谓的“出其不意”其实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现实是巴军一直都很清楚印军在干什么。
此时偷偷摸摸起飞的大批印度战机,在巴基斯坦空军的眼里不过是一群裸奔的咖喱鸡。
这就是战场的单向透明。
巴军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建立起完善的前线监控系统。
在冲突期间,巴军一直有预警机和少量战斗机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空中巡逻。
再加上地面防空雷达(包括防空导弹配套雷达)的配合,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印度纵深区域的全天候监控。

巴军预警机的主力是中国早期研发的ZDK03“丝路眼”预警机,用的是较为落后的机械旋转蘑菇盘雷达,性能远不如我国现役的同级预警机空警500。
汉风网网站提示:
(不建议在百度app和苹果自带浏览器上进行购买和阅览,百度app不支持汉风网相关功能。请在手机自带浏览器上进行阅览。)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