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来的70多年,美日在亚太方向,都掌握绝对的空中优势,这也是其战略自信心的重大来源。美国空军可以动辄从关岛起飞战略轰击机,到第一岛链内部巡游几圈;美国海军曾经敢贴着大陆国家的领海线,不断起飞大批舰载机挑衅,甚至会制造虚拟信号,模拟几十架战机直接冲入对方的内陆。而驻扎在嘉手纳的美国空军也曾经用大批五代先进隐形机在第一岛链内部炫耀式飞行。至于空自,过去几十年也一直嘲笑对方的米格机短腿,起飞一个小时就要立即返程,否则就没油了。不过这种长期以来的所谓优势,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突然有了非常大的变化!B52现在已经不太敢在第一第二岛链内外随便夜航,因为会高概率的被来源不明的雷达波锁定。对这种毫无自卫能力,而雷达信号反射面积又高达1000平米级别的老式飞机来说,被牢固锁定意味着什么,它们自己比谁都更清楚。
战略轰炸机已经如此尴尬,而美日在东亚的战术飞机,优势同样大不如以前。空自的主力F15J大部分飞机的机龄已经比飞行员的年龄都大,个别早期批次甚至已经快有40岁,属于一起飞就要掉零件的。而且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发射中距弹的能力,再改进已经不值得,因为零件都不好淘换了。空自曾经高度寄希望于F35A,不过在神秘坠海事件发生后,心理阴影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到底是如何坠海的,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能一股脑的把责任全部推到倒霉的飞行员身上,但是这种调查并不能服众。再深入调查?日方现在也没这个胆量,就只能糊涂下去。这等于天天驾驶一个解除了保险的炸弹上天,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来一次同样莫名其妙的坠落。而且自己已经放弃本土组装,交货速度将完全看卖家的心情了,一旦惹的不高兴,像土耳其一样给来个断供也受不了。
实际上美国空军本身也没好到哪里去。内部的多次5代机对抗演习,都发现F35的速度是致命的短板,但是基本气动设计就那样了,增大发动机推力也白搭。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改变。而飞行性能可靠的F22A的可飞数量再过2年,鬼才知道还有多少架能上天。复产F22A已经完全否决,6代机又没有影子。想靠海军的F35C顶一下吧,海军更不待见球电。因此今后在亚太方向,不用说长期维持绝对优势,就是力量对等的平衡都很难维持的下去。对面的双发重型隐身五代机成军后,作战思想和战法已经都是革M性的!目前至少有X只重点战略值班部队改装,全部具备了完整的作战能力。现在让美日方面都感到了压力的,是该重型五代机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度生产阶段,下线和部署的数量越来越多。五角大楼认为目前已经建成了至少4条生产线,已经运转4年,每条生产线从初期的1月一架的初产低速,正在提高到至少每月2架的批产速度!8万平米新厂房已经交付2年,4条生产线一起发力,月产量会首次达到2位数!2019年底前肯定数量过百!未来2年可能超过300架!
比首批数量过百,更让五角大楼担心的,瀚海狼山认为是其目标发动机的成熟和逐步量产。装机后已经不是F35的任何型号可以压制。而且今年以来,对方可能又试飞了不止一种新5代机,甚至还有无人重型机和有人隐形机引导大批无人攻击机的成熟战术。这些最新进度,是第一岛链那边根本跟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