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世界处于大变局中,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近日,中美开启了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美关系能否有缓和的可能性?中国如何迎接各种新的挑战?10月8日,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金灿荣教授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三讲,为您深度解读“中国对外关系70年”,现场500多位观众聆听,气氛热烈。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已由作者审核。
2. 当前影响中国外交的意识形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其三便是最近兴起的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的本土主义意识形态。
3. 中国的“天下体系”讲求“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包容天下,显然更具有包容性,因而受到西方重视。
4. 中国外交拥有前途光明,其一是中国外交的纠错能力很强。其二是中国外交有着强大的工业化能力作为支撑。
5. 中国外交对意识形态的把握有时还不够准确。新中国早期,中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而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经济而过度放松了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
6. 在当今日益多元的国际社会中,追求不“挨骂”是不现实的,中国只能追求尽量减少“挨骂”,这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必然要承受的代价。
7. 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最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命运,而近代国家能力的形成跟工业革命密切相关。未来,中国的内政外交应努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拔得头筹。
七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总体成功
中国外交在世界大国中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外交并未出现重大失误。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因而难免犯错。国家是人的集合,无法避免出现失误。因此,国家间的竞争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少犯错。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可能犯错,关键在于能否克服并继续前行。中国外交七十年来并未出现类似于美苏所犯的重大错误。冷战期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便是一例。在此问题上,美国夸大了共产主义的威胁而低估了亚洲民族主义的力量,片面信奉多米诺骨牌理论,即便消耗了巨大的战略资源,最终也一无所获。苏联入侵阿富汗则是另外一例,为谋求战略突围、应对中美缓和,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最终还是深陷其中,一无所获。类似的还有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既未收获战略价值,又消耗了巨大资源。
中国外交深受内政的影响
七十年来的中国外交深受内政影响。从理论上讲,一般对于大国而言,内政决定外交。而中国作为一个规模大、人口多、文化底蕴深厚的超大型国家,内政对外交的决定性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从现实来看,在中国的外交历程中,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交替,共同作用于外交政策。一般认为,作为一个革命政权的新中国在立国之初,其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中国在革命时期需要意识形态来动员人民群众,这种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惯性,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因此,总体而言,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所起的作用占比更高。后四十年来,意识形态的作用逐渐淡化,国家利益对于外交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西方进行全方位学习,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渗透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总之,中国外交前三十年意识形态的作用重于国家利益,而后四十年,国家利益的作用重于意识形态,但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外交。
当前影响中国外交的意识形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其三便是最近兴起的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的本土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是在介绍西方的国家关系理论,但近年来对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成果日益增多。其中对外部世界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赵汀阳提出的“天下体系”,其蕴含的软力量可能比美国的普世价值影响还要大,因而大受西方重视。相较于中国的“天下体系”,日本和美国的意识形态显得较为狭窄。日本的神道教文化将自身视为神的后代,这使得其内部十分团结,而对外则非常排斥。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则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对不信奉上帝的异教徒则十分排斥,甚至敌视。而中国的“天下体系”则讲求“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包容天下。相较于前二者显然更具有包容性,因而受到西方重视。
未来,中国外交拥有前途光明。做出这一判断有两大原因。其一是中国外交的纠错能力很强。中国能够随着自身所处阶段的不同来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由于国家犯错不可避免,因此是否具有纠错能力便在国家间的竞争中尤为重要。其二是中国外交有着强大的工业化能力作为支撑。工业化能力是近代国家的立身之本,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门类和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这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中国外交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中国外交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外交对意识形态的把握有时还不够准确。新中国早期,中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类案例很多,最典型的便是文革期间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而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经济而过度放松了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
第二,中国外交机制相对有些僵化。中国外交队伍的总体素质很高,但由于队伍庞大也不免产生一些官僚主义。突出表现在处理突发危机时,中国外交反应较慢、应对较为笨拙。并且外交系统较为封闭,相关政策还不够透明,因而外界也难以对其进行评价。
但总体而言,中国外交的成就大于问题。中国外交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六是积极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过多年探索,中国逐渐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现代化新路。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这也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成就。在探索出一条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外交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国外交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新中国的发展梳理成为三个阶段,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广而言之,第一个阶段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完成了“站起来”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邓小平时代,中国面临着“富起来”的历史任务,这一阶段尚未彻底完成,但目前进展得良好,中国的经济总量坐二望一,直追美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美国,2018年则是美国120%;按照汇率计算,2018年中国的GDP为13.7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0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63%,仅有1/3的差距。另外,今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这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第三个阶段是习近平时代,该阶段中国面临着“强起来”的历史重任。这一历史任务某种意义上可能不太容易完成,因为衡量是否“强起来”并没有一个绝对量化的指标。
展望未来:
中国外交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未来,中国的内政外交应努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拔得头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命运,而近代国家能力的形成跟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近代从农业走向工业的跳板是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蒸汽机革命、内燃机革命和计算机革命。而在这三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美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英美两国先后垄断了人类长达三百多年的世界主导权。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通过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短板补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计算机主导的信息化时代,中国取得巨大成就,这也是中国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目前,人类开始进入到网络时代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即5G基础上的物联网时代。互联网是指计算机和手机联网,物联网则是以计算机和手机为指挥中心,将家中所有的电器都连接起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很可能在这一阶段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非第四次工业革命,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会在五个方向上产生,第一是新材料石墨烯,第二是基因工程,第三是人工智能,第四量子技术,第五是核聚变。5G基础上的物联网仍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深化,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阶段。当然国际上有人认为,5G+物联网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观点的持有者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建立者施瓦布教授,当然这属于少数派。
本文来源:人大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