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鹰号退役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全球再也没有一艘像样的常规动力的平板弹射航母。超级大国的核动力航母虽然账面上数量很多,但是实际出动效率却可以用笑话来形容。认真统计一下二战以后实际参加过战争行动的航母,95%以上都是常规动力的。最早的一艘核动力的企业号,在漫长的越南战争中只打过45天的酱油,不但没有什么战果还发生了一场甲板大爆炸的事故。而海湾战争前后大半年,从头到尾只有核动力的罗斯福号参与了一下。因此考虑到常规动力说走就走的优势;以及8万吨以上满排的大平板同样具备全球部署的能力。那么对谁谁家来说,最低限度只需要2滑2弹,就基本上可以解决周边的绝大多数问题。如果有2滑4弹,那么就可以在周边取得一定的战略优势。至于等更多的大平板服役,那么优势就更大了。到目前,2滑已经摆在那里可以用了。
而1弹也已经存在,马上出现第2弹也是不需继续怀疑的事情。5年之后,常规的2滑2弹都会形成实际战斗力。当然说2滑2弹就可以解决周边大多数问题,还有个前提是5代隐身舰载机成为主力,不过这个是和电磁弹射本身配套的,在此不深入讨论。这里所说的周边,也不是仅仅面向太平洋的这一侧,而是也包括面向“西洋”的另外一侧。起码从夏威夷一直延伸到莫桑比克海峡。因为谁谁家的国土是向亚洲大陆内部延伸了数千公里的,因此西侧边境和另外一个大洋之间,也是距离很近的。而且还有目前向西的大战略。因此2滑2弹同样需要解决2洋的问题。如果兵力密度不够,可以加紧装备到4弹2滑甚至更多。不过看看现在的超级大国现役航母青黄不接的状态和西线某地区国家在航母建设上的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瀚海狼山仍然认为2滑2弹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因此这前4艘大概率都是常规动力,可以实现同时迅速出动,在周边任何一个海上区域都可以形成局部优势。4艘合起来,就可以控制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洋面。而且在周边范围内,仍然没有脱离打击半径在4000公里以上的大批陆基ASBM的覆盖范围。而今后包括超级大国海军在内,都很难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同时聚集4个战斗群。至于其他大国,都已经不在话下。超级大国倒是可以用两栖攻击舰来客串航母,但意义并不大,毕竟谁谁家今后的两攻数量也不会少于超级大国。虽然还没有STOVL战机。但是F35B面对任何正规的5代机舰载机都是超级小短腿。这样一来如果2滑2弹射往某个战略方向同时出动。这样2弹本身就可以携带至少8架固定翼预警机,完全可以满足这个超级大编队的24小时不间断的空中预警。
如果分成2个战略方向。一个方向是1弹带2滑,那么就只有4架固定翼预警机。不过可以临时加强到6架。这样在2滑的预警直升机协助下,也可以确保空情掌握优势。而另外一个次要的战略方向可以出动1弹的编队。比较罕见的状况,是2弹作为一个重点出击区。而2滑为一个次要方向。狼山认为这样的2滑,只能在本方陆基预警机的作战半径内活动,或者得到岛屿固定基地的支持。实际上固定翼预警机也可以195米滑跃起飞,但是风险很大,还不如从斜角平甲板起飞更安全。但是这样载油量又不足。因此滑跃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远程预警的难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滑跃起飞的舰载机,都无法到弹射版上起飞,但是反过来可以。即使五代机弹射舰载机也可以临时滑跃起飞。目前看来。滑跃版舰载机不会继续大批生产。在配齐2滑后,只会做相应的升级改进。
今后不论是三代半还是5代舰载机,只会生产弹射版。而滑跃版本的舰载机,几乎没有改造成弹射版的可能,因为不但是机体加减速受力不同,还有一个弹射起飞时机体振动的问题。这是弹射版和滑跃版本质的不同。在未来具备了4弹之后,则可以考虑最早的2艘滑的改造或者后续处置。现在看来,未来全部改造成弹射版本是大趋势。只有平板弹射才能彻底解决舰载机型号统一和固定翼预警机的配备。而且战斗力也会提升一个档次。国产滑,未来大概率会彻底大改。而首艘滑因为到时的服役年龄限制,是否还进行大改需要观察,改造后即使不再远航,也可以继续当专职训练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