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面对可能即将爆发的危机,企业、国家、个人应该怎么做(“股权融资”)。
1.企业:股权融资借到的钱不用还,债权融资借到的钱是需要还的。前两年贾跃亭和王健林之所以被搞得墙倒众人推,主要是因为他们前期过度依赖债券融资,后期股权融资被封死,导致债务错配,被债权人冻结资产,最后只能甩卖优质资产。
科创板是国家为科创企业提供的股权融资平台,因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确保在危机的时候能够存活下去(科创板企业上科创板融资/其他企业能上市的去股市融资/封死房地产的海外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2.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日韩顶住美国压力与中国签署RCEP也是为了在危机中进行“股权融资”,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增量蛋糕。
3.个人:刚需尽可能“加杠杆”买房;多套房的卖掉全款房子换现金,然后手握按揭贷款的房产,同时手握大量的现金等危机时待价而沽。
1.为了预防危机而屯粮,是应该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股权融的钱,是不用还的,而债权融的钱,却是要还的。而还钱的时间点,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危机爆发,还钱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很难再能借到钱。
2.就像前两年贾跃亭和王健林手握那么多国内一流的优质资产,却被搞了个墙倒众人推。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前期过度依赖了债权融资,而后期的股权融资的口子被封死之后,导致了债务错配。结果,只要一个债权人开始冻结他们的资产,就会导致多米诺骨牌的垮塌。
3.抛除蚂蚁金服等龙头企业外,目前国内科创板企业论资产质量,普遍还不如乐视和万达,因此假如遭受经济寒潮,债务危机风险迅速提升,在信贷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重蹈当年万达乐视的覆辙,要么甩卖资产,要么关门大吉。而科创板企业的方向又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未来的国运比拼,因此,创立科创板,是国家为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们特批开了一个股权融资的平台,是为了给他们未来遭遇风浪时,能保驾护航。
4.同样,国家很多的良苦用心,在最近很多的动作中都能体现。直接能管理到的央企,能够上市的都推动上市做股权融资,连京沪高铁这种印钞机都必须上,而已经上市的,则在强力推动修补资产负债表。而且,央行强制推行LPR计价,为的不断降低优质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出意外,明天LPR又要降了)
而无法直接管理的如房地产企业,则一方面通过发改委锁死了他们的海外债务融资规模,通过证监会锁死了房企的上市融资,另一方面死死的控制住国内的房价并按住了经济学界高呼的降息。至于各种虚拟经济,从影视到游戏都遭遇了凶猛的打击,也禁止了他们的股权融资。(批准万达电影重组的股权融资)变相也是在推动民营企业自己主动去修复资产负债表。
5.而这个逻辑同样也适用于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日本韩国为啥能顶住美国的巨大压力拉着中国签署RCEP。看一看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就会明白,所有签署的国家都是有着切肤之痛,甚至印尼的马哈蒂尔、日本的安倍晋三和新加坡的李显龙,这些大佬们都是22年前冲击的直接受害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RCEP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重要的“股权融资”。
6.对个人的借鉴意义:面对可能的风险,最好的方式,反而是尽可能的“加杠杆”,卖掉全款持有的房产换现金,同时,手握按揭贷款的房产是最佳的选择。而这也是为什么政事堂在2017年以来对于房地产的“精分”,一方面让有多套房子的人找机会高位抛售,另一方面又让刚需看到骨折价就买的原因之一。因为刚需往往都是加杠杆的贷款,而拥有多套房产的多半都是无杠杆的全款。
7.马云香港继续增发股份,但还能6%的股权控制了阿里巴巴,然后手握数千亿的现金。同样,普通人也应该用30%甚至更低的首付控制你所持有的房子,持有更多的类现金资产或者便于快速变现的资产。原本就不缺钱的马云,他从资本市场上融到的现金,可以在寒冬来临之际,廉价买入大量的资产,同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尽可能用别人的钱购买资产,而让自己手握更多的现金便于待价而沽。
1.股权融资: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同时使总股本增加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2.《恒大”8折”,碧桂园”裁50%”?不要怕,春天就要来了!》(2019年3月):“历史是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势,其实完全可以从2015年的那一波地产和房价走势中寻找逻辑。如果对比两轮的经济刺激政策(2014创新和2019科创),就会发现,如今在刺激之前,就明令禁止,要求“房住不炒”,锁死了资本流向房地产市场。嗯,“房住不炒”这条红线的背后,也就意味着,另一些东西,是可以炒的。因此,某种程度上来看,正是锁死了房地产和基建,才让释放出来的流动性,集中在资本市场这一个点之上,避免了“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故事。接下来这段时间,是资本的春天而不是散户的春天。”
3.《买房的时机》(2019年3月):“所以呢,对于手头比较紧,又对教育有需求的刚需来说,未来看科创板的企业的所在地比例,就是中国未来房价强弱的风向标,再考虑到科创板的股票解禁时间,估计合适的入手时间差不多也就在这一两年。”
4.《未来两年的投资购房指南》(2019年4月):为什么“刚需”要在“未来两年”选择“一线城市群”的“核心地段”买房。未来十年的大背景,中国即将启动大规模的新一代基建,新一代的动能也蓄势待发。而从历史的角度,任何一次的生产力变更,都会出现一波集中的新富裕阶层,也就是我常说的“新钱”。
由于新钱累积财富的速度远远快于老钱,因此会出现大量无处可去的财富,他们将是高价房产最有购买力的接盘侠。富起来的新钱们纷纷不计成本的去“购买”老钱们的庄园,这是心理学上面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刚需”。
因此,一线核心地段的房产,价值是真实存在的,因为随着物联网的推进,新一代的财富积累速度甚至比上一代的移动互联网还要快很多,而他们只可能存在于一线城市群。所以,要选一二线城市,或者准确说,要选在能够酝酿新动能的一线城市群里面。
回归到个人,在社会出现巨大变化之际,教育与社交的价值将迅速凸显。新钱们其实真的对钱没什么兴趣,因为实在是来的太快了,他们有更高层面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钱们的崛起,必然会出现教育的隔离,也必然会出现教育的阶梯,某些地区的房价,也会和EMBA的学费一样不合理,因为他给很多人的确提供了某种资源。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选完一线城市群,还要选核心地段。而对于未来的新钱们来说,好好工作,好好积累,比花心思投资房产更重要的是投资你自己,国家给的红利把握不住那叫真可惜。而对于普通的刚需购房者来说,虽然挣不到新钱水准的钱,但是抢在新钱之前投资新钱们需要买的各类资产,混他们的圈子,蹭上他们的顺风车,这将成为自身的最优解。”
5.《房地产的寒冬要持续多久?》(2019年10月):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货币去杠杆周期会导致企业融资变得困难,那么财政去杠杆就会导致企业的销售也变得困难,令房地产行业成为少数同时遭遇两轮去杠杆的行业。而伴随着去杠杆过程中的稳杠杆,就像银行等金融机构稳住了,但是P2P爆了那样,目前,一二线大部分城市都被稳住了,但三四线城市财政所依赖的房地产会遭受直接的打击。如今,财政去杠杆刚刚才执行了一年,第二年的明年年中,才是各大房地产商“大考”的时候。
就像政事堂之前建议的,各位大佬们要极力避免明年年中前后的债务集中到期,债圈朋友也尽量规避此时的地雷。在财政去杠杆之下,针对三四线城市的货币化棚改,变成了针对省政府和经济强市的专项债;曾经三四线城市都能批的轨道交通,如今几乎转移到了一二线城市。总而言之,原本就控制总量的“水”,会被一二线城市更多的吸取,这也导致了三四线城市自然而然就会“缺水”。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明年全国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缺水”也会成为常态,明年各大开发商们也会把打折促销作为一个“常态”工作,对于纯刚需用户来说,这两年都是根据折扣低价买入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