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科戴表:被误解的北洋军阀|2019-11-27

一、文章脉络
主题: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会隐藏很多真相。
 
分析:
1. 历史上对袁大头普遍抹黑,说他向日本出卖利益,但日本却说他是阻碍中日亲善的绊脚石,非常不合逻辑。
2.在护国之战中,蔡锷以贫瘠的云南物力对抗整个北洋军阀,也非常不合逻辑。他们背后才是拿着日本的军火和资金援助的。
3.老蒋北伐势如破竹也是因为拿着苏联的军火、人力以及物力的支持。因为自从孙逸仙从亲日转向亲苏,苏联对国军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4.但袁大头最大的对手不是蔡锷,而是内部的段祺瑞和冯国璋被日本收买,张作霖最大的对手不是老蒋,而是内部的冯玉祥和阎锡山被苏联收买。所以,最大的敌人不在外部,而在于内部。
 
预测:民国时期的中国是日本和苏联的角力场,低估其背后的投入力量就会翻车。如今的香江也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角力场,所以不要低估民主党的力量,但也不要害怕翻车,要牢牢把握自己手中的枪杆子(主权/军队)。乱打破那些人对美国抱有的幻想。
二、精华摘抄
1. 我们的历史上对于袁大头,普遍是抹黑的存在,甚至大家往往也都把21条之类的事情往他身上扣,说他向日本出卖利益。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发现,在护国战争过程中,蔡锷以贫瘠的云南一省之力竟然能对抗整个北洋军阀,这完全不符合政治军事定律。而且,北洋军头们纷纷开始出工不出力,甚至集体对袁大头捣乱。更有意思的是,接受袁大头利益输送的日本,竟然也公开表示,袁大头是中日亲善的绊脚石,要让袁大头下野
2. 反袁的梁启超和蔡锷师徒,一个负责宣传一个负责运动,全部都是拿着日本的军火和资金援助,如果袁大头真的对日丧权辱国的话,那么日本人才是脑子进屎了。而真正的历史,是日本出人出钱出枪,来扶持一个亲日的政权,于是也有了北洋后期执掌北京的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
3. 同样,老蒋的北伐能够势如破竹也没有那么简单。随着孙逸仙从亲日转向亲苏,苏联对国民党那是一个全力支持,从党建到军校,从教官到枪炮,从党建到央行,都是亮闪闪的金卢布。以至于北伐的时候,国军每个师都有老毛子的顾问,各个技术兵种的负责人都是老毛子,甚至打武汉的时候,老毛子的顾问们都直接开飞机参战了……
4. 所以,历史不过是被人打扮的小姑娘,民国时期的中国,几乎就是日本和苏联角力的战场,一股势力能够卷起多大的风浪,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背后势力的投入力量。因此,如果低估了这股力量,就很容易出现袁大头、张作霖式的翻车。但是,翻车并不可怕,只要不把枪杆子丢了
5. 当年袁大头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搞宣传的梁启超和搞运动的蔡锷,而是北洋军阀中的段祺瑞和冯国璋被日本人收买了。同样,张作霖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搞宣传的老陈和搞运动的老蒋,而是北洋军阀中的冯玉祥和阎锡山被老毛子收买了。
6. 所以,如果明白了只要枪杆子还在,那么就会知道,翻车没啥事儿,乱点也没啥事,这些乱象,只会打破某些人的幻想罢了……..
三、精彩留言
关键词:镜子   反省   降维打击   黑天鹅
 

@丁相斌:“全世界都在分食香港:美国获得了谈判筹码、中国获得了民族凝聚力、新加坡获得了外汇和资金、日韩获得了游客消费。只有香港损失了人才、资金、自由和未来。台湾以为捡到了一把枪,其实是一面镜子”
 

@黄三少:明公要不要整点鸿毛药酒,时间越来越短了
@明公:没办法,你看那么多人名都写成了代称,就知道是删减过多次的了
 

@大宝_jerry:邓公当年其实已经睿智地设定了一个判断港独与否的明确标准,即只要中国军队还是驻扎在香港土地上的唯一合法武装力量,所谓“港独”就只是文字游戏或街头口号而已,不足为虑。
 

@心学:结果意料之中,只是我们的某些媒体,粉饰太平,犯了当年局座对海湾战争一样的认识错误。我反而觉得这次反而是一个好事情,让我们自己检讨一下,正视问题,好好复习一下—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句话的意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们现在反省今天,鹅城人民怕是以后也会反省今天。
 

@饮冰子:豁然开朗,看了那么多人聊龙虎狗,包括张鸣扯了那么多闲篇,都不着调。没人聊到日俄啊,还是袁项城是条汉子。
@明公:思考的维度一旦提升,对于历史和时事都是降维打击
 

@雨墨:看了好几遍前天的文章也不如今天这最后一小段
@明公:前天的文章在于预测今天,今天的文章在于预测以后
 

@邱超逸:这次真的觉得脸很疼,统战工作是真的越做越回去了
@明公:看着陆媒一副信誓旦旦,我特么的前几天以为会输的比较少……
 

@李予宸:这么看菜菜子赢定了,想来郭台铭上韩国瑜副手也许还有一点希望,奈何国民党这帮废柴。
@明公:看看能有啥黑天鹅吧
四、辅助阅读
1. 21条:是日本向中国提出的条约,导致了《中日民四条约》的签订。
1914年,日本《朝日新闻》登出过日本即将向中国提出的“中日新议定书”6条,其内容类似于日韩合并前日本与韩国签订的议定书的翻版。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政府要求德国把侵占的山东半岛权益交还中国,遭拒。当时美国注意力已转移至欧洲,英国希望日本能成为在其远东的盟友,日本在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山东半岛
1914年11月18日,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日本军从中国撤军的要求。
1915年1月7日,中国政府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撤军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中国公使日置益从日本返回中国,绕过外交部长陆徵祥,以“回任所拜见大总统”为由,请求与袁世凯直接密谈。在密谈中,日置益向袁世凯直接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对此绝对保密。
1915年1月至4月期间,北洋政府外交部一方面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将条约的部分内容向报界泄露,希望获得英美两国支持抗衡日本。
2月,中日代表在外交部迎宾馆开始极端秘密的会谈,中国的谈判代表(陆徵祥和曹汝霖)多次拒绝《二十一条》中的部分内容,并向社会各界透漏日本之无理要求,以期国际社会干涉此案,并唤起国内舆论讨伐日本,迫使日本让步。
5月6日,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致各省电》中称: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可让与或租于他国、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军械等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点’。在我国不宜因此决裂,蹂躏全局。但应尽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权利。日本政府终于恼羞成怒于5月7日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5月9日下午6点前答复,否则将执行必要之手段。此时的日本摆出大战一场的姿态,军舰在渤海一带游弋,山东、奉天兵力增加,关东戒严,日侨纷纷回国。5月9日,北洋政府没有等到预期的外援,以“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为由,对外宣布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部分要求。
2.蔡锷:1915年(民国4年)11月,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蔡锷在梁启超的帮助下逃离北京,回到云南。12月25日,唐继尧发表云南省独立宣言。同时组织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蔡锷任护国军第1军总司令(第2军总司令李烈钧、第3军总司令唐继尧)。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春,蔡锷率2万人的护国军第1军在四川省的泸州、纳溪一带击败了8万人的北京政府军。随后,广西省的陆荣廷发表独立宣言,并派陈培坤率桂军出兵湖南,在5月6日至5月19日进行的武冈衡阳战斗中,决定性的歼灭湖南的北洋军。不久,袁世凯便取消帝制。
1916年5月8日,蔡锷出任护国军军务院抚军。袁世凯逝世后的1916年6月24日,蔡锷获北京政府授予将军府益武将军。7月,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省长。时任国务总理的段褀瑞,曾以职位相让,力邀蔡锷北上
3.梁启超: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提出以武装夺权方法,请袁世凯举兵勤王,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梁启超、康广仁都认为袁世凯为人狡狯信不过。但康有为、谭嗣同觉得别无他法,惟有兵行险著。晚上,谭嗣同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希望袁世凯科斯以起兵勤王,但袁不合作,后来到天津向荣禄告密。
1898年9月19日,康、梁等人得知消息后,梁启超欲请在京的李提摩太、伊藤博文出面拯救皇帝,但李到了北戴河避暑,找伊藤亦未成功,梁启超避入日本使馆,维新变法失败。梁启超进入日本使馆后,向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请求保护,林权助将消息报告伊藤博文,当时日本正在华寻找亲日势力,伊藤考虑维新派亲日的倾向,觉得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志士,使人佩服,是中国最珍贵的灵魂”,决定让梁逃亡日本。之后在日本/美国等各国学习。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2月12日,在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发布《退位诏书》宣布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宣统退位后,孙文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
2月15日,袁世凯选为临时大总统,袁加紧拉拢梁启超,请梁参照美、法等国制度,撰写共和方案,以装点门面。梁启超深知美式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当孙、袁进行权力交接之时,梁启超发表了《中国立国大方针》一文,对辛亥革命的意义作出充分肯定并提出一个共和政治的方案。方案有利于文人执政,限制总统的独裁,防止各省独立与分裂。
他提出的政治方案得到革命派及原立宪派绝大多数人的赞成,成为共和政治的指导原则,从而赢得革命共和派上层的普遍好感。
1912年11月,梁启超入京,袁世凯给以最高礼遇,梁启超在总统府与袁世凯相见,袁要求梁组党对付国民党,而梁启超也想组党与国民党竞争,试图控制内阁,引导袁世凯走向宪政的轨道
1913年2月4日,梁启超又加入共和党,成为民主、共和两党的幕后指挥,希望在国会选举中,可以战胜国民党,进而组织内阁。选举结果国民党议席占压大多数。
5月29日,民主党、共和党与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梁被选为理事。袁世凯为了利用进步党人,于7月31日任命进步党名誉理事熊希龄为国务总理。袁随即提出自己的一份内阁名单,由他的亲信掌握内政、外交、军事、财政大权,只给进步党以司法、教育、农工商三个闲职。而进步党则要求组成由他们掌握要职的内阁,梁启超甚至想要蔡锷入阁掌军事,企图打破袁的限制,遭到袁的坚决反对。梁本人原想就任内阁总理或财政部长,而袁却认为梁“仅能提笔作文,不能胜任国家重任”,只肯把梁放在无关大局的教育总长闲职上。梁坚辞不就,几乎使内阁筹组破产。梁启超对袁世凯的临时政府非常不满,袁世凯对梁的改革方案也不感兴趣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政府宣布对欧战中立。日本拒绝中国限制战区的建议,并想进攻山东半岛。9月2日,日军在山东半岛北部登陆,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袁世凯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划定滩县以东的地区为交战区。梁启超几次去见袁世凯,要求中国对德军作战,收回胶州湾租借地,袁世凯却拒不采纳。
 
1915年1月20日,梁启超创刊《大中华》杂志并担任主编。2月12日,梁启超被袁世凯任命为政治顾问,梁婉言拒绝。袁见拉拢不成,又于3月31日任命梁启超考察长江各省司法教育事业,逼梁南下,以免阻碍复辟帝制。梁本不想从命,但得妻子李蕙仙献计,来个金蝉脱壳,从天津南下广州。
6月中旬,冯国璋派人告诉梁,帝制正加紧筹备中,梁即奔向南京,与冯共商对策。
8月,蔡锷到天津见梁启超,当即决定,梁启超负责撰文,公开反对帝制,蔡锷则伪装拥袁称帝,以图大举。
8月22日,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在《大中华》杂志上发表,对袁的行为进行抨击,并号召四亿国民行动起来,共同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
11月11日,蔡锷在梁启超帮助下秘密离开北京到天津,蔡锷将梁启超起草的云南独立的各种文告交张孝准先行带到日本。同时,梁启超、蔡锷派戴戡由天津直奔香港,派王伯群先去云南,作为蔡锷的开路先锋。
12月2日夜,在梁启超精心安排下,蔡锷改穿日本和服,变换姓名,次日早登上日本运煤船东渡日本横滨。随后迅速乘船南下上海、香港,经河内去云南,受到老部下云南将军唐继尧的欢迎。梁启超于1915年12月9日,梁以准备赴美就医为名,离开天津,取道大连南下至上海,具体筹划和指挥云南起义。
4.段祺瑞:1914年后,袁世凯与段祺瑞的不和日趋浮上台面;1915年5月“二十一条”签订后,段祺瑞告病辞职,赴西山养病;其陆军总长一职由王士珍接任。袁世凯在1915年底推行洪宪帝制时,段表示不拥护帝制。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制,邀请段出山任国务总理,最终段祺瑞回任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病逝,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之后段祺瑞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冯国璋: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而均托病未上任。
1916年3月19日,冯国璋联络长江巡阅使张勋、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联名发出了致各省将军的密电(史称“五将军密电”),征求各省对撤销帝制的意见。3月20日,袁世凯发现了五将军密电,该密电对袁世凯影响很大。
5.北伐:1926年至1928年间,国民党领导的国民军向北洋军阀发动之内战。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由蒋中正担任总司令,起兵广东,连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至华中,国民政府内部因对苏联与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后,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张作霖从北京撤往中国东北,随后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宣布归顺国民政府。
冯玉祥:1924年,张作霖和段祺瑞合流,排挤冯玉祥。冯玉祥多次发布辞职通电,表示不恋权力。张作霖表示挽留,12月冯玉祥第三次发表辞职通电时,段祺瑞予以批准,并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驻节张家口,冯玉祥任命张之江为察哈尔都统,李鸣钟为绥远都统,自己兼任甘肃督办,由刘郁芬代理,薛笃弼为省长。
1925年1月,冯受命为西北边防督办,率6个师15万人赴张家口,并邀请李大钊担任国民军政治部主任,后由刘伯坚代理,结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并邀请苏联军事顾问进入西北军。冯玉祥主要依靠张家口顾问团副总顾问为维塔利·普里马科夫。
2月,冯玉祥向苏联订购枪械。4月,苏联军事顾问加入冯军工作。此后,苏联军火源源输送至冯玉祥的基地张家口。
1926年5月冯玉祥到苏联莫斯科开始考察,期间在蒙古库伦在徐谦的介绍下宣布参加国民党,要为国民革命而战。
阎锡山:袁世凯洪宪称帝时,阎手里只有七千多人马,袁世凯势力四面包围,于是拥护袁世凯称帝,并因此被封为“中华帝国”一等侯。之后阎亦继续支持北洋政府。
1917年护法运动期间,奉段祺瑞令带兵赴湖南作战。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起,12月,阎锡山请求加入国民革命军。
1927年1月,蒋介石提请任命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北路总司令。6月,阎锡山通电拥护三民主义,除五色旗,改悬青天白日红旗,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对张作霖作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科戴表:被误解的北洋军阀|2019-11-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