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缓缓说:我们这一代人,要做好面对负利率的准备|2019-12-17

01

最近几个月,和负利率相关的信息多了起来。

尤其是央行两位大佬的讲话,让人不得不在意。

9月24日,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我为主”,并认为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应当是一个适度的利率水平”。

但易行长还提到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

“我有这样一个判断,就是向前看,再过几年,如果哪个国家,特别是哪个主要经济体还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那么这样的经济体应当是全球经济的亮点,也应该是市场所羡慕的地方。

这句话是面对全球货币政策环境的预判。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发达国家(经济体)处于“非正常”的货币政策环境下。

这在债券收益率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截止今年6月底,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达到12.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所谓的负利率,就是你把钱存在里面,不仅拿不到收益,还要给人家倒贴利息)

从分布上看,负利率主要集中在日德法等发达国家。

美国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一点,没有卷入到负利率的浪潮之中,但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经跌破了2%。

而且从趋势上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81年的高点开始,总体上就是一路下滑,从巅峰时期的15.8%一路跌到了1.8%左右。

对于2020年的美债收益率,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也给出了偏悲观的预测。

那么中国会怎么样?

我们来看易行长的第二句话: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整个货币政策操作的过程中,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的空间,使得我们能够在这个正常的货币政策的空间中尽量长地延续正常的货币政策,这样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是有利的。

对于中国当下实行的“正常的”货币政策,易行长认为我们要珍惜,并且尽可能延长这个状态。

换言之,非正常的货币政策,或许是大势所趋。

11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我们国家的利率并没有像很多发达国家那么低,有空间应对货币政策的扩张,中国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这个负利率时代。

不知道周小川的原意是不是给外界打气,但市场关注的焦点落在了言外之意:

从长期来看,中国是否会难以避免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只不过我们正在努力延缓这个过程?

从两任央行行长的发言再结合当下的国际大环境,负利率可能是全球范围内的大趋势,我们中国恐怕也难以幸免。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真的要提前做好迎接负利率的准备。

那么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作为普通人,我们显然没有能力去影响宏观大环境,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风险偏好,去做好资产配置,来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我自己有在涉足的主要有三大类资产:

  • 固收类和现金类资产

  • 权益类投资

  • 保障类资产

02

固收类和现金类资产(以下简称固收类)主要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P2P、债券等。

固收类我大部分投在银行存款类产品。

传统银行的定期利率是依据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浮动得到的,以中国银行为例,一年的利率为1.75%;二年的利率为2.25%;三年以及五年的利率为2.75%。

这个收益可以说是非常低了,而且还缺乏流动性。

但就在这两年,一些小型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先后推出了收益率在4%、甚至5%以上的创新类存款或智能存款。

其实所谓的“创新”或者“智能”都只是名字上的包装,本质上是那些小银行、民营银行为了从传统大银行手里获得客户和存款,对客户做出的让利。

典型的如富民银行推出的“富民宝”,它是我印象中最早推出的智能存款之一,随存随取收益率一度超过4%。

后来有更多的银行跟进后,产品类型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比如蓝贝贝(蓝海银行)、富多利(富民银行)、多邦利+(众邦银行),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是阶梯式的,存的越久,收益率越高,提前取出也可以有不错的收益。

还有像新网银行推出的月得利、季得利、年得利,会每个月/季度/年给你发放利息收益(有点像定期给你发工资)

这些银行你不一定听说过,但因为上述产品都属于银行存款类产品,可以享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即便银行倒闭了,政府也会给兜底。

所以相当于是一种无风险的固收类产品。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4%、5%的收益率太低了。

但如果放到5年、10年后再回头看,收益率在5%左右的无风险固收类产品,绝对会让你怀念不已(到时候可能3%甚至2.5%收益率的固收类产品你都买不到了)

这些产品中有不少有效期都是5年,一旦买入,哪怕未来全国范围内存款利率一起下降,你的收益率都是按照你买入时的利率价格计算的。

所以这些创新类存款产品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买入的,相当于锁定一个长期的收益率。

唯一要注意的是,《存款保险制度》保额上限是50万,所以单家银行的产品,建议不要买入超过50万

如果你的资金量比较大,可以分散购买不同银行的产品(比如这家买50万,那家买50万,这样就都可以获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了)

我目前还在持有的另一类固收类产品是某只P2P(老读者应该知道,我买的是啥)

我打算等明年产品到期后,就从P2P领域撤出。

倒不是说这只产品出了问题(由于该产品的母公司是美国上市公司,所以我一直在跟踪他们的年报,目前运营情况依然良好),而是监管的大方向已经不再鼓励投资P2P。

就在今年的下半年,湖南、山东、重庆、四川先后约谈省(直辖市)内的P2P平台,要求良性退出。

11月21日,黄奇帆在创新经济论坛上,也明确表示举双手赞成各省关掉P2P。

我个人认为监管层对P2P行业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不再支持,所以我也打算到期后就全部退出。

03

权益类投资主要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工具这里不讨论)

今年外资一直在A股买买买。

一方面可能是外资对A股未来走势真的比较看好,但也不能忽略全球资产荒的大背景(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标的)

11月5日,中国财政部在法国巴黎发行了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然后就遭到了抢购,总申购金额超过200亿欧元,是发行金额的5倍。

这么火爆的债券收益率是多少呢?

7年期、12年期和20年期的收益率分别为为0.197%、0.618%和1.078%。

在我们看来这个收益率简直惨不忍睹,但在欧洲负收益率的大背景下,有正的收益率就已经值得大家抢购了。

所以外资持续进仓A股,也是全球资产荒背景下的一种选择。

我个人对A股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在中美刚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情况下,消除了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但未来依然会有各种变数,比如第二阶段协议进展是否会顺利,又比如特朗普如果连任成功了,他会不会反悔提出新的要价,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依然会有不确定性)

只不过对于非专业人士,我依然是更推荐买股票型基金。

在全球范围内,散户投资者的收益率都是普遍跑不赢大盘(指数)的。

(根据1984年-2004年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的市场收益数据,19个经济体中有18个经济体的散户收益率是低于大盘的)

而A股的监管相对那些发达国家(经济体)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庄家和操盘手的违法成本低,散户和庄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散户更容易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典型的如“獐子岛扇贝事件”,该上市公司一会儿说扇贝跑路了,一会儿说扇贝因“自然原因”集体暴毙了,类似的理由从2014年用到2019年,屡试不爽,投资者损失巨大,引发外界强烈的质疑,但你也拿它没什么办法。

我们国家对股市的监管能力真的还有待加强(无论是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是实际执行情况都是)

相比之下,我更建议非专业人士投资股票类基金(专业人士可以无视)

基金具有投资专业化和分散化两个优势,在牛市中可以跟着指数的上涨获得一定的收益,在股灾或者长期熊市的阶段,亏损也会比个人投资者少得多。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如果你对宏观趋势的判断有自信,可以择时买入、卖出。

如果你是金融小白,也可以选择定投指数基金(如中证500、沪深300等)

定投其实是一个笨办法,没什么技术含量,但你可以随着时间的推进分享到相关公司、行业乃至是整个国家的发展红利。

看好股市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资金不太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进入楼市了(但并非完全不看好楼市,我个人依然坚持楼市会两极分化的观点,即少数那几个有新兴产业布局的城市,依然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那些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尤其是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都没有投资价值)

我在以前的文章分析过:

过去10年,中国有过3次货币大放水,导致广义货币M2总量从2008年的47万亿,急剧攀升到了2017年末的168万亿,累计增幅高达257%,年均增幅15.2%。

货币超发的一般结果都是,老百姓为此买单,承担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后果(又或者像美国那样发债券,让子孙后代来买单)

但是你会发现中国近10年的通胀率远远低于广义货币的增幅。

原因是过去十年,超发的货币都流向了楼市,没有进入流通领域。

房地产相当于货币超发的蓄水池,这就是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十年所承担的特殊使命。

但现在这个蓄水池已经很满了,所以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过高的房价不仅透支了老百姓的“六个钱包”,而且会扭曲经济结构,影响产业升级,香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面案例)

那么未来钱会流向哪里?

我觉得股市会是资金的一个重要去向,这对股市(包括股票类基金)是一个长期的利好

相比于固收类产品,股权类投资有一定的风险,但你也有机会从中获得更高,甚至是远高于固收类产品的收益。

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做一定比例的股权类投资(风险偏好高的可以多买点,风险偏好低的就少买一点,无法承担风险的建议还是别买了)。

04

保障类资产,这里主要指的是保险。

保险属于防御性资产配置(投资相当于进攻),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对冲风险,另一个是实现财富转移。

所谓的对冲风险,指的是当未来发生突发事件(如患上重大疾病、意外致残等等)的时候,你可以把坏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由此衍生出了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为了小概率事件花钱买保险不划算。

但这种想法无异于是在和风险对赌。

因为小概率事件一旦碰上(生一场大病或遇到突发事故导致残疾等等),基本上就是致命打击,会让你的家庭一夜返贫。

保险的本质,就是把这些小概率但后果极严重的风险,均摊到买了保险的所有险民身上,由大家一起来负担。

而且,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患上重疾,尤其是癌症的风险,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而一旦患上重大疾病,不仅医疗费用很高,而且这个时候你往往也没有能力继续出去工作了,这就很容易导致你的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陷入崩溃。

但如果你买了重疾险,那么保险公司有义务在第一时间一次性赔付你一大笔钱(具体看保额)

这能帮助你解决燃眉之急,属于雪中送炭。

所以在各类险种中,重疾险在我看来是最优先配置的险种。

而且现在重疾险也越来越全面了,轻症、中症也能获得赔付(但会在重症的基础上打个折),也有针对癌症专门进行二次赔付的产品。

所以重疾险还是要好好挑一挑的,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用有限的资金撬动尽可能多的保障。

与重疾险配套的是医疗险,只不过后者属于报销型的,花多少报销多少,而不像重疾险那样一旦确诊直接给你打一大笔钱任由你去支配(另外有些医疗险不覆盖自费药,这一点买的时候也要看清楚)

两者搭配保障效果会更好。

意外险类似于重疾险,也是一次性赔付的,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显然要低于重疾,相应的它的保费也会更加便宜(一般几百块就可以买到上百万的保障了)

寿险和身故有关,所以你自己是享受不到了,它是留给你的家庭成员的,一旦你因为疾病、意外身故或寿终正寝,你能给家人留下一笔财产。

所以买寿险本质上是在承担家庭责任

一般也主要买给家庭的顶梁柱。

万一顶梁柱不幸英年早逝,配偶和孩子不至于过得太惨。

寿险还有一个作用是实现财富转移。

你可以指定自己的配偶、孩子做受益人,这就相当于起到了遗产继承的作用。

据说香港的某位富豪,在李氏家族每增加一位成员的时候,他就买一份保额1亿的寿险,确保李家每个人一出生就有1亿的财产等着去继承。

另外,对于再婚家庭,因为家庭成员关系相对复杂,所以也有些人会选择通过购买寿险的方式,给指定对象(比如给和前妻/前夫生的孩子)留一份保障。

还有一种常见的险种是年金险。

年金险与其说是保险,更像是一款理财产品。

放在过去,我肯定不会推荐年金险,因为收益太低,上限不超过4.025%。

但如果负利率是大势所趋,那通过年金险锁定未来二、三十年4%出头的收益率,其实也还算不错了。

但能买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9月份银保监会下发了一个通知,将长期年金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从现行的4.025%下调至3.5%。

所以如果打算买年金险的,建议赶在今年年底之前,明年很可能就买不到收益率在4%的产品了。

另外,年金险也可以用于财富转移,具体就不展开了。

总而言之,保险是一种防御型的资产配置策略,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对冲风险,以避免极端事件发生时让家庭陷入灾难性的后果。

但也不要本末倒置。

把太多的资金投入到保险中,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我个人的看法是,用于购买保障的保费支出,根据你所在的年龄段,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左右。

至于年金险,我把它视为一种理财手段,所以建议结合固收类和权益类资产综合考虑,而不算在保险配置这一类。

05

以上就是我对可能要到来的负利率时代的一些看法,它是写给非金融专业人士看的。

专业人士会有自己的考虑。比如我的读者里面,就有控制着几千万甚至是上亿资金量的大神级人物在股市里翻云覆雨。

但这些大神毕竟是少数。

绝大多数普通人其实对金融领域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大家更需要一种稳健的、容易操作的方式去守护家庭财富,去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写这篇文章,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再分享巴菲特的一个投资原则:

  • “能力圈”范围外的项目绝不投资。

翻译过来就是:看不懂的东西不要去投。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原则。

同样的意思,网上也流传着一个更有冲击力的说法: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总之,不要贪心,不要试图一夜暴富,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与各位共勉。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缓缓说:我们这一代人,要做好面对负利率的准备|2019-12-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