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郑军:科幻是族群认同的文化标志之一 | 2019-12-23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科幻电影与科学传播。这是这几年“科”字头部门比较热衷的一件事。我说的“科”字头包括科协、科委、中科院和科技部,他们都已经或准备对科幻提供资助。原因也都是感觉科幻现在成了热点,尤其科幻电影成为票房宠儿,希望它能给科学传播提供一些助力。

 

出发点很好,但是具体理由往往很肤浅。比如,有人认为科幻能够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有人认为科幻能够帮助科学家搞点发明创造什么的。这些功能都不存在,纯属以讹传讹。那么,科幻能给科学传播提供帮助吗?当然能,但是理由远比这些表面现象要深刻。

要知道,科幻电影与科教电影不是同源的。电影技术诞生后,科学界立刻用它记录科研过程,积累了很多科学影像资料。后来,他们从中选择一些,重新剪辑,补拍,制作出科教片。1928年,法国人班勒维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教片《章鱼》。1953年,我国正式把这个片种称为科教片,并在全国各地成立科教电影制片厂。

简单来说,科教片属 于科学传播工作。一部科教片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都不会被立项。而科幻片属于故事片,是主流制片公司出于娱乐目的制作出来的。无论中外,它们都分属于两个行业圈层。

那么,科幻影视有没有科学传播功能呢?答案可能在一部美剧里,这就是《生活大爆炸》。它所表现的人群都属于科学圈子,就连一心想当演员的酒吧服务员潘妮最后也成为医药代理,要靠科学吃饭。

作为室内情景剧,《生活大爆炸》的主要情节就是聊天。他们聊什么呢?除了各种科学梗,就是《星球大战》,《星际迷航》,或者漫威。他们有没有聊过莎士比亚?王尔德?狄更斯?卡夫卡或者马尔克斯?有没有聊过主流文学艺术?我可能看得不仔细,或许说过一句半句。但总得来说,主流文学艺术不在这群人的视野里面。甚至,他们津津乐道于诺贝尔奖,并且有对夫妻还得了这个奖,但他们从不聊诺贝尔文学奖。
 

《生活大爆炸》演的是群什么人?表面看来有白人、有黑人、有印度人和犹太人,其实他们都属于Sica族群。“S”是指科学science,“i”是指工业(industry),“c”是指城市(City),“a”指无神论(Atheism)。把这群人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抽象的友谊,更有一整套以“Sica”为标志的生活方式。
 

主流文学艺术特征恰恰体现为反科学、反工业、乡村化和宗教倾向。《生活大爆炸》里面这群人并没有明确表示反感主流文艺,他们选择直接无视,并在科幻之类新兴艺术中寻找群体认同。
 

如果不把血统出身,而是把生活方式当成核心特征,当今世界只有两个族群。一个是Sica,一个是执着于各种传统生活方式的人。这两群人可能是邻居,同事,或者是一家人,但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泾渭分明。

 


 

Sica作为正在形成的全新的人类族群,当然要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方式。科幻虽然在今天还很简陋,但却是这些文化认同的组成部分。
那么,这和科学传播又有什么关系?那要看如何定位科学传播的作用。单纯为了让公众理解科学,从而支持政府向科学界拨款,在大型工程中减少社会阻力?或者,是为了减少几场因为无知而引发的群体癔症?
 

这些想法都很low!科学传播就是要传播以“Sica”为标志的全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要建设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新时代。把科幻电影放到这个框架下,它的意义才能显示出来。

 


 
我很欣慰能有成千上万中国青年喜欢科幻电影,无论他们来自哪个民族。我也很欣慰能有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喜欢《生活大爆炸》,并且对那些剧中人为什么痴迷于科幻感同身受。这就是正在我们眼前形成的“Sica”,而且,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一群!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郑军:科幻是族群认同的文化标志之一 | 2019-12-23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