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洪源:三个世界划分是毛泽东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杰出贡献|2019-12-26

摘要:“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分清敌我友,其性质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中国古老阴阳辩证观相结合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成功运用。该理论提供了驾驭全局所需正确的世界观,尤其是高超的方法论,从而使中国占领道义和理论制高点进行国际合作,建立起广泛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终于使国际形势出现有利于第三世界群体崛起的崭新变化,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国际基础。

关键词:“三个世界划分” 第三世界 霸权主义  【中国分类号】 D829 【文献标识码】A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有助于团结和联合具有共同利益的不同国家,分化瓦解对手甚至其营垒内部,找准打击目标。分析和工作对象包括美国与苏联霸权主义、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不同性质矛盾,甚至包括坚决支持美国国内黑人争取权利的抗暴斗争和青年反对越南战争的反战运动,从而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美战略僵持局面,在全球斗争—团结的运动中赢得主动国际战略地位。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杰出成果,是在突破“两分法”基础上升级为“三分法”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早年在国内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第一句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这一重要命题,这个命题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毛泽东同志从个人和集团利益出发,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尖锐、复杂、曲折和不平衡的矛盾,论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初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中国革命中的具体和杰出的运用。

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认识论的异同。数千年西方古典哲学思辨和宗教思维,始终不能真正突破和摒弃二元论的对立、直线、机械、非此即彼的原始认识论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建立了超前、后现代主义的复杂系统化哲学:阴阳哲学,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对事物发展彼此联系、彼此影响、环环相扣的分析,没有如西方古典辩证法表述为“黑白分明”和二元对立,也就是单纯“两分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哲学认为当混沌天地和阴阳两极互相重合,在黑与白之外又出现了重合部分:灰色就是黑白之间的混沌边缘地带,而对黑白相互重合地带的表达,就构成了哲学意义上“三分法”的认识论和分析法。老子提出的阴阳辩证的道家哲学,并不是如同二元论那样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既不绝对二元对立,也不是各自绝对一元中心,彼此之间包含着灰度的“中间地带”。不仅如此,他们在时空运动中还可以互相影响和转化,从而避免西方单纯二元论和“二分法”绝对观点的一成不变、非此即彼的重大弊端。前者被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总结为二进制信息社会的语言体系和基础;后者在实践上往往演变为极端化思维和行为方式,沉痛教训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哲学思考。首先,在中国古代阴阳辩证体系基础上,从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辩证法体系的二元对立概念模型结构中作出重大突破,以三元细分或称“三分法”来分析国际斗争领域。其次,抓事物主要矛盾,从政治概念到经济利益运动规律中寻找深层次答案,即从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治矛盾,转变升级成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压迫与被压迫的经济政治矛盾。最后,寻找主要矛盾的突出方面: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只有打出这面旗帜,才可以在共同利益和共同呼声下团结尽可能多的大多数国家,形成国际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开创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新局面。

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哲学集大成者,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着眼于世界大势和历史发展,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具体到“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杰出成果,即把西方文明下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古老阴阳辩证哲学体系和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相结合,是在突破“两分法”基础上升级为“三分法”,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成果,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论方法论在哲学意义上的升级,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所运用的“三分法”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体系,为世界哲学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发展轨迹及在其框架下“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

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开始,毛泽东便首次提出了“中间地带”概念。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分析二战后苏美关系和美国对外战略并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当时,美国对外战略的目标是夺取这些“中间地带”。“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而“美国反苏战争的口号,在目前的实际意义,是压迫美国人民和向资本主义世界扩张它的侵略势力”。就是说,未来首先受到侵略的不会是苏联,而是广大相对贫穷和落后的“中间地带”国家。这样阐述“中间地带”理论,同样覆盖了西方地缘政治理论,国际形势发展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的战略预判。

最初国际学界也存在不同意义的“三个世界”理论概念,它是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划分。由于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西方学者倾向于把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独立国家加入进来。1952年法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观察家》杂志发表文章,第一次使用“第三世界”概念。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认识到需要一个术语来描述正在出现的与北美和欧洲旧国家在政治上有质的差异的国家,这一概念很快流行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旧有意义的“三个世界”理论。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是第一世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第二世界,而两大阵营之间则是一大批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刚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正式而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苏联当时蜕化为社会帝国主义,与美国的金融霸权帝国主义并列争霸全球,因此,当时苏联与美国都属于第一世界。

1974年4月,邓小平同志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并于4月10日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发言,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并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这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这是自1953年12月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世之后,推出又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再次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毛泽东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框架下,将中国外交战略具体归纳为“一条线、一大片”。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明确“一条线”合纵联横的外交战略构想:“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同志在“一条线”外交战略构想中提出,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对抗苏联,最终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紧接着1974年1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继而又提出“一大片”的外交战略构想:意指“一条线”周边其他国家,最终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来共同对付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世界霸权的扩张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国联美反苏,是在“一条线”和“一大片”战略构想指导下,建立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大大缓解和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北、西、西南的三面威胁,从1960年代相对孤立国际地位中一跃摆脱出来,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安全环境基础。中国外交“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构想和方针从七十年代初一直坚持到八十年代初期。

战略形势催生“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打破中美坚冰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该理论的酝酿早在1946年就出现雏形,在指导国际斗争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长期进行封锁,毛泽东告诫说:“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中国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期坚决斗争,既包含冷战也包含大规模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热战和军事对峙。在苏联蜕变成社会帝国主义之后,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中国与当时第一世界两大霸主同时进行斗争。

当美国因越南战争而疲惫不堪进行战略收缩之时,苏联对中国愈发采取咄咄逼人态势,毛泽东判断苏联威胁比美国更加严重,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两条道路的矛盾,而是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矛盾,毛泽东同志果断打破单纯以政治概念和政治立场划分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二分法”意识形态桎梏,升级为从经济利益和经济集团出发来考察和分析的“三分法”区分国际阵营,重新划分“三个世界”并迅速调整中国外交战略,在“小球推动大球”开展乒乓球外交促成中美接近之后同意尼克松访华,一举突破中美僵局,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中美关系改善是在既斗争又团结,在斗争中求团结的框架下进行的。中国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美国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努力最终失败。这是中国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国际斗争,发展壮大朋友圈,孤立分化对手,迫使美国在与中国较量中逐渐认清形势和调整对华政策。“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外交实践促使冰封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解冻,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为改革开放埋下伏笔。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指导意义重大。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当前世界范围内阶级斗争客观现实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捍卫和发展。“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毛泽东发展成熟的关于国际形势在“大的历史时代”和“小的历史时代”的基本结论,是指导中国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处理国际关系的国际大战略。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和“三分法”分析国际形势的正确结论,通过进一步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具有指导建立反帝反霸国际统一战线的可操作性,“三个世界划分”理论透过眼花缭乱的国与国、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矛盾、民族矛盾、经济矛盾表象,总结背后的本质为国际范围内争取经济利益的阶级斗争,通过分析第一世界霸权主义本质,加强分化瓦解和协作,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结成反霸统一战线前景是可以实现的。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国际空间越来越广阔,外交事业不断取得发展,它不仅是我国外交也是指引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强大思想方法。它在哲学高度上超越西方国际关系学地缘战略、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分析学派的基本分析模型,不仅具备原则性,而且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为中国提供了国际政治关系理论框架和国际政治经济合作范式,这一系列关乎中国乃至人类发展的深远哲学体系和战略思想,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面伟大旗帜。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洪源:三个世界划分是毛泽东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杰出贡献|2019-12-2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