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论所有武器都可以完全自己研发的,其实仍然是三大国。比如空空导弹方面,三大国就占据当今全球的主流。而欧洲只能算有一半的研发实力。不过三大国在空空导弹出口的宣传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三大流派。其中有一家似乎已经习惯了夸大甚至吹嘘自家出售的导弹性能。比如把理论的最大射程,吹嘘成实际的最大射程。又把最大的惯性射程吹嘘成可以命中目标的有效射程。卖家喜欢吹嘘也罢了。可怕的是居然有买家真的按照销售手册上的数据来指挥空战。这卖家和买家,说的都是谁?说谁谁清楚!比如有人买了R77中距弹。销售手册上写着有效射程120公里,锁定击落射程100公里!当然,要超远距离命中空空导弹,发射导弹战机的雷达本身的敏锐度也必须跟上。于是这导弹和战机的同一卖家,就给发射R77导弹的战机的雷达。
标上了有效发现并持续跟踪典型3平方米目标的距离是220公里;可以锁定命中目标的距离是120公里。这个典型的3平米目标,一般是以外挂一个副油箱和2枚空空导弹的米格21一类的轻型战机为例。于是真有买家按照这个宣传去空战。结果不用说在220公里外发现、并在120公里外锁定对手根本做不到;实际上是接近到40公里,这买家飞机的雷达上还是一片空白!结果自己的R77导弹还没发射,对面的中距弹已经飞过来了。买家的一架米格21野牛直接带着4枚导弹一发没打就弹射了。另外一架重型机被中距弹追杀的狼奔猪突,最终打死也不承认被击中。别家都是买来飞机和导弹,先全面测试包线再用来实战。而这个买家是实战过后才发现宣传册不靠谱,回头再进行本国测试。结果发现宣传可看220公里的雷达实际只可看到35公里外;而宣传的100公里内,
一击必杀的R77中距弹的实际命中距离,不会超过30公里。原来卖家的宣传都是夸张了4到5倍!说到底,这算是卖家太狡猾,还是算买家太天真呢?说完第一个过于不靠谱的卖家,再说第二家。这家目前综合实力全球第一,是唯一超级大国。对外销售的产品整体质量也不错;对产品的宣传上也算是实事求是。明确的说了,他家销售的AIM120某系列的最大射程确实有100公里,但是属于高空惯性射程。实际动力射程也就30多公里,可以确保40公里内,有80%命中对手的概率。于是买家就照这40公里的距离内开始开火,效果还算不错。
至于出售战机和导弹的第三家。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家不但不敢夸大,就是实话实说的标准也达不到。几乎到了过于抠的程度。销售的战机雷达。说明书标着对标准3平米的战机的探测距离是70公里。而用户在实战中,居然在130公里外就牢固的跟踪了对方升级版的米格21!战后把用户感动的眼泪汪汪。说这卖家太实在了。明明150公里外看的清楚,130公里外就可以稳定跟踪,你们的销售说明书,干嘛才标70公里呢?卖家的回答是:考虑敌机的各种空中姿态,70公里是敌机反射最弱的角度可以牢固锁定的距离。用户又从这家买了标着可以在170公里外,发现3平米目标的机载有源阵,结果回家一测试,实际在2X0公里外就能发现目标!
至于说远程空空导弹。最前面那个喜欢夸张的,说他家研发出了射程400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第二个比较实事求是的说,他家马上跟进研发射程也是400公里的双脉冲双模空空导弹。这第三家真的就相信了。结果自己回家一计算,说实际命中400公里的外战斗机一类的高机动性目标,咋都需要必须命中700公里外的加油机、预警机一类的低机动目标。结果这导弹出来以后,果然把700公里外的靶标凌空击碎。这导弹量产后,这第三家才知道:第一家的400公里射程的空空导弹已经下马;而第二家导弹倒是没下马,但既不是双脉冲、也不是双模;射程更不到400公里的一半。虽然被忽悠了,但是毕竟导弹已经在那里。也不能不用了。不过400到700公里的射程,现有的战机雷达看不到这么远啊。得,再回头升级机载雷达吧。说到这里有人又要问了,你
说战机的雷达都看不到这么远,那么导弹怎么命中的目标呢。很简单,第一,超远程空空导弹发射后,有大型预警机提供目标中继引导;第二,在于这导弹上首次用上了氮化镓有源阵。导弹用有源阵也算全球第一份。导弹可以终端自己找目标!
说到氮化镓有源阵,过去超级大国在TR模块的性能上长期领先。而第三家在雷达的构架设计上全球第一。现在好了,全球氮化镓生产最强的就是第三家和东邻的岛国。现在超级大国的军用氮化镓组件,也必须从东邻岛国原装引进。而这个第三家在雷达设计构架和组件质量双第一后,雷达就看得更远了。具体有多远?这么说吧。F22A的雷达可以看清260公里外的3平米目标,这是20年前的水平,现在应该最大在300公里上下。而F35的雷达强调电战和隐蔽不关机能力,智能化很强,但是探测距离不如F22A的水平。而这第三家自用和最强机载雷达的能力,把出口型雷达发现3平米目标的距离,换成隐身目标就可以了。至于大型预警机配合,A射B导打对手的预警机,那么射程700公里空空导弹的能力绝不会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