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外在的综合环境来看,有阔叶景观树刚刚发出新芽。这明显是樱花一类,已经开过花,新芽仍然是橙绿色;旁边的针叶树还呈现偏黄而没有完全返青;土堆上的草也是刚刚冒出来的新绿;长得还都不算长。这些植物的特征,都是亚洲大陆东部沿海大约北纬30度附近,在4月上旬前后几天的景观。时间和位置都没有问题。而景物中的楼房,白色的临时工棚,大型风雨棚和一大一小两台龙门吊,这些地标特征,也只有大家都知道的某单位具备。因此这就是普通游客在某岛可以接近的外围的开放道路上,从北向南的方向取景的产物。当然重点是图中的船舶模块,从近到远,都是呈现上大下小的U型或者V型。这都是高速穿浪船体需要的必然造型。普通的民船虽然在船头和船尾的偏尖锐部分也有这样的造型。
不过一条船的大部分吃水线附近都整体偏向V字造型,只有不需要追求内部载货体积的特殊船舶才具备。如果大型民船也是这种吃水造型还要拉货,那是要赔掉老本的。如果再仔细观察,就会看到近景中的这个大模块,其实是V型但是偏U,也是就整体宽度较大。而后面排列的几个还没有焊接合拢的模块,宽度明显要小得多,呈现出更尖锐的深V造型。因此目前虽然这些模块,是在陆地总组平台的同一条整体自北向南的施工轨道的托盘上,但并不是按照一艘整船模块的正常先后顺序排列。而是后面的深V模块和再往后体量更大船腹模块,其实就是最核心的机炉舱,加上船体前端的收缩段是一组。除了最前面的球鼻艏外,都已经到位,按照顺序排列。而最前面的这个比较宽的大模块,恰恰是机炉舱往后的船体吃水段。
也就是说,后面的,是船体吃水部分的大约三分之二段。而摆在比较靠北轨道上的,是船尾剩下的三分之一吃水段。如果再仔细看,还会发现这个机炉舱往后整体比较宽的模块,似乎摆放高度,要比后面的船头深V段要高出一两米。这就在于,大平板到了机炉舱往后的吃水段,船底其实是逐步抬高的。到了最船尾的部分,只有很小的一米多深的吃水。这本身很像木质的小舢板或者独木舟,都是中间吃水深而且排水最宽,到前后两头都是轻吃水。这样也是为了全船更加抗浪,同时适合高速下穿浪前进减少水的阻力。因此人类造船,从排水几百公斤的独木舟到排水超过十万吨的最大战舰,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化。
摆在最前面的这段船底模块之所以显得又扁平又高,还在于它的底面和侧后方,未来要安装4根动力大轴和2个巨大的舵面。虽然被工棚遮挡看不见这个模块下部具备的4个有序排列的大轴孔,但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可以自行脑补想象。而从这个模块再往后,剩下的其余船尾底部的模块会更加上翘。这样就给4大螺旋桨和2大尾舵的安装腾出位置。
目前除了球鼻艏段和船尾的最后几个分段,整船6甲板以下的部分,都已经具备。后面的三分之二段估计不久就要整体焊接成型,这样这段的长度会接近200米。而未来通过水路运输入坞的新浮船坞的内部长度应该会超过250米;以3.5万吨的起浮能力,先把前半段送入合拢坞完全没有压力。而第二批入坞的后半段,估计总长大约在120米到130米之间,入坞自重应该连前一段的一半都没有。不过这部分有最怕磕碰的大轴和尾舵,因此要专门等到第二批次运输,从水上入坞。
还有人说,为何从现在这个扁平的靠尾部的大模块,看不到防雷隔舱?其实尾部的三角斜撑舱,本身就是防雷隔舱。而可以看到比较垂直的,纵向多层防雷隔舱的部分,主要是船体最中部的动力机炉舱的两侧。目前的这个剖面已经在机炉舱之后,不是重点的防雷区,不过未来也会在必要的位置填充凯夫拉装甲层,这是目前看不出来的。
该船从第一个模块出现在同步建设的总组平台的轨道上,到现在已经有大约19个月了。如此“慢”的进度,绝非任何普通货轮的船东可以接受。之所以在陆地总组平台上“墨迹”接近2年。现在看来就是有大量的预舾装工作,要在陆地平台上安装好封舱后再入坞,也就是入坞的船体,内部最重要的五脏六腑都已经基本具备了。剩下的坞内工作,除了两大段焊接合拢,就是快速吊装机库模块和舰岛这些“小活”,坞期最多不超过10个月。从目前的状态看,首舰在上半年就有极高的概率分两次入坞。那么同一陆地总组平台上,会立即看到大量的全新船身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