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特点就是面积巨大,浮力强大。浮力强大必然带来运力强大,而且全球海洋都是连成一体的。人类90%以上的经济活动都在沿海500公里之内。因此最近600年来,全球第一强国一定有全球第一的海军。这个规律在未来可见的一两百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人类能首次操作上万吨的军事机器,同样也是通过海洋实现。早在100多年前,已经可以把整体数万吨,单个联装炮塔过2000吨的大舰巨炮在海洋上运用自如。后来才有巡洋舰上陆,这就是陆地上的坦克突击力量。超级大国海军在二战期间达到了1000万吨的海军极限吨位。也是由于当时的超级大国,具备全球最大的造船工业产能,在港口和航道等基础设施上,也一度达到了占全球的50%。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经多次提到,当今超级大国本土的港口,不论民用港口还是军港,其泊位和航道仍然是二战到1970年代以前的标准。
绝大部分军港泊位的配套能力和航道与泊位的深度,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除了诺福克等少数核心母港,超级大国在本土和海外的绝大部分军港泊位,居然不能为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提供配电服务。这种配电其实包括从码头上为核动力舰船提供启堆用的大功率高压电;也包括可以有足够的陆地电网负荷,让核动力舰船停靠时不停堆的多余电力可以释放到陆地电网上去。其实对核动力大舰来,有源源不断电能而不能对外输出,比没有外来电力帮自己启堆更难受!这也是罗斯福号在关岛面临超级窘境的一个根本原因。如果罗斯福号有关岛军港泊位上的巨型配电系统为其长期停船不停堆提供密切配合的电网,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各种舰长、舰员和海军总部之间的各种G血连续剧了。而到今天,罗斯福号还是既没停堆又没联网放电。因此闹剧还要继续下去。
全球一流的大海军建设,并非仅仅生产400万吨的各种水上和水下大舰就已经大功告成。其实后面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恐怕要投入几十万亿才行。从船厂的船坞基本建设到配套的钢铁工业的基础性投入;从航道的挖深到泊位的扩容。因此到目前,全球超过20万吨的大型干船坞和船台有65个,超过50个在谁谁家。全球可以接纳30万吨级以上大船的深水泊位和超过20米的近海航道。85%也在谁谁家。而继续号称唯一超级大国的这家,到现在也没有哪怕一个可以开进40万吨级矿石船的深水泊位,这就叫差距!如果超级大国在海洋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哪怕想达到目前谁谁家的三分之一,让其三分之一的港口和航道设施现代化,也至少要投入20万亿美元。相当于超级大国一年的总GDP 或者目前80%的债务。可见这种规模的投入,对超级大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
也正因为综合基础设施短时间内不会改善,甚至未来也不会改观。因此超级大国海军只能把自己的航母满排吨位限制在11万吨之内。而且因为基础全电科技并没有突破,即使船体造出来了。也看不到服役的具体日期。现在超级大国宣布要裁减2艘航母,有人说是战略忽悠,而狼山认为这必然会成为事实。一叶知秋,已经进入加速破败阶段超级大国的海洋基础设施,已经完全不能再承载10艘以上的10万吨级航母。进入2030年代以后,他家的下一代航母萎缩到5到6万吨其实更现实。因为越来越淤塞而且无钱维护的航道和泊位。已经难以接纳大量吃水在12米的超级航母,搞中大型航母更靠谱。而现在用美国级代替尼米兹级在重点海区招摇撞骗,已经显示了这个苗头。当然并不是航道和码头的淤塞会立即导致超级大国航母舰队规模全面的缩小。而这种淤塞和整体破败,并非仅仅表现在自然界的航道和码头上,更表现在这个所谓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国力的方方面面都在继续淤塞和破败。最终都要体现在航母的单舰吨位和全部舰队的总规模上。
既然对手在消,那么谁谁家必然要长!目前的本土海洋基础设施,已经完全可以容纳标排11万吨以上,满排15万吨级的全新电磁弹射的大平板。而电磁弹射线的最佳长度是125米到135米。135米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这个长度正好配合满排15万吨,全甲板面积在2万平米的全新设计。如果限制在满排11万吨,那么甲板总面积只有1.8万平米,机库总面积只有7000平米,不算辅助的飞机和直升机,主力载机就只能限制在48架。而如果甲板面积放大到2万平米,机库面积同步放大到8000平米,则可以把主力载机再增加12架,相当于增加2个攻击波次。这12架可以搭载作战半径超过2000海里的大型特种无人机。也可以是45吨级别的重型有人舰载机,这都是目前10万吨级别的航母做不到的。实际上早在1950年代,尼米兹上将就有50吨级超级舰载机上舰的计划。只是当时的技术条件实现不了而作罢。未来30年,整体萎靡的超级大国的海军更难实现。不过谁谁家海军可以帮他圆梦。因此15万吨级满排的大平板,可以实现10万吨级航母2倍的战斗力。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首艘大平板的模块亮相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接近30个月,仍然不见其他同型舰的模块出现。因此可以认为目标舰大概率不是现在的大平板。按照这几年的规律,凡是被认为是阶段性目标舰的新设计,比如洞55或者洞95,都会一出一大堆。如果是单个出现的新型号,那么更多的目的还是技术探路。结合某盆地的模式D已经试验大功告成来看。15万吨级的目标舰很可能在20XX年已经下单。202X年大概率会见到模块,首批应该是双数甚至是双双数。一旦亮相,再说自己不是超级大国都不行了,因为全球就认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