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因为主导这场战争的毛主席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所以才有了后人的各种分析。
在《那年那兔那些事》这部动漫中,有一段内容叙述了这件事:当朝鲜(北棒)抵挡不住“联合国军”的攻击后,向苏联(毛熊)和中国(兔子)求救的时候,中国觉得是应该帮助朝鲜。
兔子说道:“我是这么寻思的,既然北棒看不住场子了,咱们做兄弟的,还是要拉一把嘛。”
从这段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苏联是打算出兵的,但是被中国给拒绝了。理由就是担心苏联出兵后,会对我们的东北不利。
所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说“中国害怕苏联出兵会对中国东北不利,所以拒绝苏联出兵的提议”是有道理的。
关于这点,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在《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和《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也有分析:
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并非是慑于斯大林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考虑。 …… 除了从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利益的担心外,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 问题在于,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
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 毛泽东更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 很有可能,“东北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 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所以,从国家安全和主权层面上来说,中国必须要出兵朝鲜援朝,而且还不能要苏联出兵。
当然了,除了上面这点,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
关于地缘政治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以前的文中已经给大家做过非常详细的分析了,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图片:
至此,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已经非常清晰了: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层面上来说,中国都必须出兵朝鲜,而且还不能要苏联出兵。
下面,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抗美援朝真的靠“人海战术”?
关于这点,其实是不需要多说的,不可能采取“人海战术”的。
为什么?
因为那时早已是热兵器时代了,人海战术没有用!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也被称为“马克沁重机枪”。
1893─1894年,英国军队与非洲罗得西亚的苏鲁士人的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在美军强大的武力面前,“人海战术”没有任何意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既然志愿军不可能采取“人海战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以为中国采取的是人海战术?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一些人的“想当然”。
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共产党的装备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很难直接和对方“硬碰硬”的,所以我们主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
于是,很多人可能就是把“集中优势兵力”理解为“人海战术”了。
事实上,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是有条件的,必须是我们处于有利条件的时候才采取这种战术的。
关于这点,在1946年9月16日的时候,毛主席专门写了一篇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这个旅(或团),应当是敌军诸旅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 我军以少数兵力牵制敌军的其余各旅(或团),使其不能向被我军围击的旅(或团)迅速增援,以利我军首先歼灭这个旅(或团)。得手后,依情况,或者再歼敌军一个旅至几个旅……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的说。
比如,我们占据了有利地形,把敌人包围在山谷里了,由于我们的装备比较差,如果采取相同的兵力,那么可能吃不掉。这时,我就采取5倍、6倍兵力,在山头上,一人放一枪也能把你灭掉。
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并不是什么“人海战术”。
第二,西方记者的宣传。
在战争的过程中,有些记者并没有真正的上战场,都是依靠自己的“想当然”在写文章。
甚至,有时为了宣传的需要,为了夸大对方的伤亡,故意那么写——因为“人海战术”的伤亡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事实上,在朝鲜战争中,我军常用的是“三三制”的战术:士兵三人为单位,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为一个班。战斗小组中,三个士兵各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士兵在前、组长在后。一个班的士兵呈三角形进攻、防御。
在朝鲜战争以后,很多关于战争书籍的描述都证明了这些。
比如,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写道:
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不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 中国人确实采用成排成连的人海战术,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的说法,其情况是这样的:
记者们总喜欢谈到“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再没有比这更不真实的了。实际上,中国人很少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甚至这些行动也通常缩小到似乎是无休止的排的渗透。中国红军之成为可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
莫里斯·艾泽曼在《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中写道:
当美国的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军队令人敬畏,不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
……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说这么多?
因为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对后面真实的伤亡比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你的心里始终会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至于战争中的伤亡,双方经过多年的核实,也基本确定了。
从上世纪末开始,“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民政部下发通知,民政部派员下到除西藏外的全国480多个地级市2670个县区单位进行核对和统计。
2014年10月,中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其中包含阵亡、伤死、病死和失踪估计死亡的人数。
那么联合国军呢?
1995年,美国官方在华盛顿修建了朝鲜战争美军死亡者纪念碑,将每个战死的美军名字都刻在墙上,共计54246人。
除此以外,美军还有失踪人口8177人(一个美军只要没看到尸体,即使失踪几十年,也不算成死亡),而这些“失踪”的人几乎都是阵亡了。
这样加起来,美国的总死亡人数应该在6.24万左右。
另外,韩国军队阵亡22.78万人,其他联合国军成员共阵亡2597名。
这样算起来,志愿军阵亡为19.8万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阵亡29.28万人。
这就是最接近事实的数据。
事实上,解放军在建国后的历次战争中,损失都是远比对方要小的。
无论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的伤亡都远小于对方的。
朝鲜战争:志愿军阵亡19.8万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阵亡29.28万人。最终,把美军打回到38度线。
对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6月至11月,中国阵亡722人,印度阵亡4383人。虽然战争持续时间仅有3个月,印度的伤亡人数不高,但是这场战争彻底击溃了印度,以至于今天的印度仍活在那场战争的阴影中走不出来。
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牺牲8500人,击毙越南3.88万人;1984年~1989年老山轮战各部队的牺牲总人数约2190人,击毙越南至少4万。这场战争彻底浇灭了越南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也打击了苏联的扩张态势,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这里我们要声明一下,在这场战争中,全世界仅有朝鲜和民主柬埔寨是公开支持中国的,其它国家要么看热闹(美国等)、要么谴责中国(苏联等)。
另外,还有规模比较小的珍宝岛战役、西沙保卫战等……
下面,我们就剩最后一个问题:抗美援朝有哪些重大的意义?
这场战争的重要的意义,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
它不仅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还为中国从农业大国快速向工业大国奠定了基础。
沃尔特·G·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到的帐笼和战斗前线》一书中写道: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己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新加坡李光耀在其回忆录《风雨独立路》中写道:
所有华人都为毛泽东政府的成就感到万分自豪。一个政府能在五年内革除贪污腐败,使它顶得住美国人在朝鲜的武装力量,这样的政府是值得大力称颂的。
台湾陈永发在《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中写道:
中国从1842年鸦片战争兵败以后,从来没有真正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八年抗战也只是“惨胜”而已。中共却能把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打到必须讲和,这实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尤其是许多亚非小国,都羡慕不已。
……
其实,我们无需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就行了。
朝鲜战争以后的不久,中苏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恶化了。苏联入侵了珍宝岛,中国进行了反击,正是因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爆发出来的强大战力,让苏联没有敢冒险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没有敢和中国发生全面战争;
在美国入侵越南,陷入战争泥潭的二十年中,始终不敢越过中国给美国划定的“红线”,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1964年,美军借口北部湾事件,公然介入越南内战。中国随即通过巴基斯坦转告美国,如果美国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美国的轰炸波及中国,中国会视为全面战争。
美军之所以不敢无视中国的警告,就是因为在朝鲜战争之前中国发出“美军不得越过北纬38度线,否则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警告。美军不信,结果在朝鲜战争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珍宝岛等一些列对外战争,在国际上,中国或许会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不可能是一个政治强国,因为没有铁血战争、没有鲜血的洗礼,别国不可能对你有敬畏之心!
当今的世界强国,没有一个不是通过战争奠定的:今天的俄罗斯在经济上已经衰弱了,但是没有人敢轻视它,只因它有强大的武力;今天德国军事上已经废掉了,但是也没有人敢轻视它,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它挑起来的……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还让我们从苏联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让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
在抗美援朝的过程,苏联决定向中国援助156项工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两国之间转移全套工业体系”。
关于这“156项工程”的具体由来,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
有人说,这是因为苏联老大哥对我们的照顾。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也不符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原则。
“156项工程”不仅仅是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人类工业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任何一个项目里面的知识产权都是几十万项,需要的钱都是天量的。
更何况,有些东西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想想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
就算中苏感情再好,苏联也没有理由那么大规模的援助我们。
也有人认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的不错,帮助苏联在东部牵制住了美国,让苏联可以专心的在欧洲方向和美国争霸,所有斯大林一高兴就给了中国156项工程。
我觉得这种说法已经接近事实了,但是可能还不是事实!
试想:今天,如果中国把所有的工业体系都无偿的转移给和我们关系最好的巴基斯坦或朝鲜,大家会有什么反应?
那是给自己增加一个强劲的对手啊!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所以,我认为: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一定是中国单独出兵朝鲜苏联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中间可能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协议。
这个协议或许还没有被解密,或许根本就只是一个口头的协议,没有正式的文件。
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即双方拥有一个口头协议,没有正式文件!
那么,有没有证据呢?
有一个间接的证据。
在1958年4月和7月,中国要求苏联提供承诺给予的核武器和核潜艇,但是苏联没有给,想要以此从军事上控制中国,然后中苏就闹翻了。
毛主席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道:“事实上同苏联闹翻是1958年,他们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我有理由怀疑,苏联向中国承诺提供的核武器和核潜艇也是作为156项工程的一部分,是苏联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就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一个正式的协议?这不符合常理啊?
我的分析认为,导致没有协议的根本原因只有三个字:来不及!
事实上,直到今天,关于朝鲜战争的很多东西都是分析出来的,而不是有公开资料详细说明的。比如,上面我们和大家说的:苏联为什么不出兵?毛主席为什么要出兵?
这些都是分析出来的,没有明确的文件说明。
为什么?
因为朝鲜战争发生的太突然,转折变化太快。
1950年3月25日,斯大林把金日成召见到莫斯科,他们俩秘密决定发动朝鲜战争。这件事,苏联和朝鲜根本就没有和中共沟通,毛主席根本就不知道。
直到战争发动的前一刻,毛主席才知道这件事。而且战斗打响以后,朝鲜以摧枯拉朽的姿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差点就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朝鲜由于战略上的失误,让美军在仁川成功实施登陆,战局瞬间逆转。
朝鲜溃败的速度,远远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毛主席……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中苏紧急商议,最终决定由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由于时间异常紧迫,来不及对很多事情做出详细说明,也来不及签订正式协议,所以一切只能从简。
于是,就出现我所说的“中苏双方肯定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协议”,这个协议很可能是双方最高决策层的口头协议。
这个从中国参加抗美援朝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时候,很多部队都是长距离的抽调,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甚至连入朝作战的棉衣都没有……
由此可见战局变化之快、战事之紧迫。
那么,是不是说苏联援助中国就完全是“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苏联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我认为,也不是!
因为156项工程从1949年朝鲜战争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开始商议了。
只不过,援助项目数量没有那么多。
关于这点,在1950年代,当时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明确说道:“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所以,我们也不能无视苏联对我们的帮助和感情: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老大,苏联和中国确实曾有过超越国界的感情。
也正是有了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这才让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的转变。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与抗美援朝不无关系。
抗美援朝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抗美援朝,中国的工业发展就不可能这么快(想想印度);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国人今天这样的自信……
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开国伟人们的谋划、无数革命先烈舍弃生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更不能忘记在那场战争中付出生命代价的革命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