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是一种很诡异的东西。过去的人,有的会以为距离很近,有的却感觉很久远,而他们却是同一年代的人。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的同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
说起来,这些“超时空”的历史事件,还真是不胜枚举。
文 | 樵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首发于2020年4月30日,原标题为《张学良听过周杰伦的歌,光绪帝亲政时任天堂成立:有哪些历史让人感觉“时空错乱”?》,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说:“之前看了个采访,张学良管家说,张学良去世前段时间,在收音机听到过周杰伦的歌,还问他是谁唱的。”此言一出,网友哗然,在大呼魔幻之余还非常疑惑:确定不是张学友?
2000年,周杰伦出道,同年11月7日发行首张个人专辑《Jay》。所以,如果张学良听华语电台,是很有可能听到当时最流行的音乐作品的。不仅如此,周杰伦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于2001年9月发行,张学良也是有可能听到的。不知道,他如果听的是《上海一九四三》,能否回忆起自己过往人生的画面。
张学良的一生虽有争议,但东北易帜,推动国家统一;发动“西安事变”促使国共共同抗日,仍然值得肯定。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直到1990年才恢复自由,并于1995年侨居美国夏威夷。
说起来,张学良的“超时空”行为很多,比如他喜欢喝可口可乐,每天要喝三四瓶。宋子文时不时给张学良送来整箱的可口可乐。到美国后,还想去尝尝纽约大街的肯德基。是不是跟一些都市青年的口味很接近?
关于感觉上相差很远,实际上相差无几的人与事,历史上还真是层出不穷。
秦始皇(前259-前210)和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同一时代的人。而在秦始皇出生三年后,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出生在沛丰邑中阳里。另一位与他争天下的霸王项羽(前232-前202),却比他小了二十四岁。
唐伯虎(1470-1524)和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1452-1519)是同一时代的人。一位幼时便记忆力超群,读书速度能“每夜尽一卷”,画作在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一位在绘画、建筑、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等多领域都成绩斐然,被公认为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此外,牛津大学成立时(1096),中国正处于北宋时期;
努尔哈赤攻并董鄂部时,剑桥大学出版社开始印刷书籍(1584);
哈佛大学成立时(1636年),中国正处于明朝后期,同年皇太极将“后金”国号改为“大清”。当时的哈佛大学只研究人文和神学,到18世纪上半叶,开始开设天文、物理以及化学等课程。
1928年,由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合作伙伴伍培·埃沃克斯创作的米老鼠动画片(注:此处米老鼠的创作源头后世存在争议)出现在美国人的电视机上,而同一时期,我国国民政府还在收拾多年军阀混战留下来的烂摊子。
1940年,由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动画片《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在美国首播,而我国正处在抗日战争初期。
201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编排了一出名叫《寇流兰与杜丽娘》的戏,这分别来自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人物,是为纪念于1616年同年逝世的两位戏剧大师。
3
除了张学良听过周杰伦的歌,还有许多时空碰撞令人称奇。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1792年5月17日,24位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外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梧桐树协议,协议规定了经纪人的“联盟与合作”规则,通过华尔街现代老板俱乐部会员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级商品,这也宣布了纽交所的诞生。
纽约城市银行由纽约州政府特许设立,许可资本200万美元,给付资本80万美元。同年9月14日,城市银行在纽约市正式开业,为纽约商人服务。民国时期,花旗在上海外滩附近开设分行,门口插着美国国旗。当时上海人觉得读“citibank”英语太别扭,但联想到这是一家美国银行,美国国旗又好像一块蓝红相间的碎花布,久而久之,人们就干脆把Citibank叫成“花旗银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1875年,刚刚登基的光绪皇帝年仅4岁,在经历了慈禧14年的垂帘听政后,终于在18岁这一年——公元1889年正式亲政。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任天堂成立了。从历史表象来说,游戏公司的成立带来了新的商业形态;从历史内涵来看,这样现代化的生活娱乐方式,催生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城市现代性。
创立于1889年9月23日的任天堂,最初以生产花札骨牌起家,从最初创始人山内房次郎沿袭至其孙山内溥时,经过一系列改革,一举占领市场60%的份额,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任天堂逐步成为如今的产业巨头。
此外,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可口可乐成立;清宣统三年(1911年),IBM公司成立。
这些商业实体对于如今的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除此以外,明清时期的“超时空”事件,更多出现在科学领域。
明弘治五年(1492年),在明孝宗朱佑樘治理下,明朝出现了的短暂而辉煌的“治世”局面,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就此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明嘉靖元年(1522年),迷信方术,痴于修道的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在位早期也曾开创“嘉靖中兴”的局面,但后期因崇信道教、宠信奸臣,导致朝政腐败。同年,麦哲伦舰队完成环球航行,开辟了新航线,也证明了地圆说。世界各国的联系就此加强,“地球村”时代马上到来。
清康熙四年(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时发现了植物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细胞壁)。九年后,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利用这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开启了人类使用仪器来研究微观世界的纪元。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比康熙大11岁的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系统阐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出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此外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同年拉瓦锡《化学基本论述》出版,只比乾隆小21岁的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清咸丰九年(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一年后,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圆明园,将其变为废墟,而在美国林肯当选总统,一年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清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同年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介绍了其狭义相对论……
事实上,这一部分的“新旧”差异,比起前述的感觉上相差很久但确实在同时发生的事件而言,“超时空”感并不那么强烈。而此处之所以有差异感,是因为我国同欧洲在近现代史年代的定义上有所不同。欧洲的近代约从16世纪前后开始,到19世纪晚期就进入现代。而中国近代史则迟至19世纪开始,到1949年才进入现代。因此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1911年之前的中国,仍是“古代”。
当然1840年以来的晚清时期,在西方侵略势力的渗透和洋务运动带动下,国内已经出现许多先进器物,比如慈禧太后坐过汽车、李鸿章的军队用的是“洋枪洋炮”、清朝派出最早的留学生等。只不过换汤不换药,晚清政府终究摆脱不掉“古代”标签。
所以这样算下来,欧洲的近代和中国的“古代”有三四百年重叠,时空错觉感也就难免发生了。
历史上的各类事件之间,除了毫无关联的“同时”,还有起承转合的“古今”——1957年,人类在南极洲发现了地球上“最后一块陆地”伯克纳岛;同年,人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历史车轮从未停止,人类究竟是无所不能,还是终将一无所获,唯有时间知道答案。